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王家堡教育集团的综合实践基地里,老师正在向学生们讲解农具知识。(受访者供图)
“这个老物件,同学们都认识吗?”
“织毛衣的!”
“用来纺线的!”
在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王家堡教育集团的综合实践基地里,参加暑期实践的小学生们热烈抢答,现场传来阵阵笑声。
“同学们,这个物件叫作转拨舵,是过去用来捻毛线的工具。”基地负责人马世成向七里河区大水子小学的学生们详细讲解每一件旧农具、老物件的故事。
走进农具展览室,镰刀、柴刀、犁、耙、谷箩等农具在墙上有序排列,算盘、老式钟表等生活物件在展柜上一一陈列。10岁的小学生张惠茜边参观边将农具的名称和用途记在笔记本上。“看到这些老物件,我觉得很新鲜,也感受到农民的辛劳。”张惠茜说。
2021年2月,为了加强劳动教育、传承传统文化,马世成和几位老师分头收集旧农具、老物件,并将闲置校舍改造成综合实践基地,又将一处已经废弃的旧操场改造为劳动园区。孩子们可以在劳动中体验农耕文化的乐趣,感受传统民俗的魅力。
中午时分,大水子小学老师陈佳蓉带着学生们来到劳动园区,介绍并演示过去农村烧土锅灶的技巧。“土锅灶也称地锅锅,农民过去劳作歇息时,会用这种方法在田间地头烧洋芋吃。”陈佳蓉说。
听着老师的讲解,同学们迫不及待地干起来。大家分成小组,先在地埂边挖了一个简易锅台,再用一块块土坷垃垒起一个圆锥形的“烟囱”,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烤洋芋。
在王家堡教育集团综合实践基地,参加暑期实践的孩子们正在尝试垒土锅灶。(受访者供图)
在等待美味出炉的过程中,同学们也没闲着。大家分头参与了滚铁环、耍木刀、打沙包等农村传统游戏。
为促进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基地将废弃的旧操场复垦成面积3亩的五谷园和面积1.5亩的蔬菜园,并取名为“劳动乐园”。大水子小学校长李自文说,学校在基地开展了暑期采摘实践活动,在春季播种、施肥,夏季除草、灌溉等劳动实践教育的基础上,带领孩子们体验秋收的喜悦。
学生们正在采摘蔬菜。(受访者供图)
大水子小学五年级一班学生崔博文高兴地挥舞着自己采摘的小葱。“我体会到了下地干活的快乐,同时也学会了关于农具、苗木等很多相关知识。”崔博文说。
“我们尝试利用现有条件为孩子们打造‘记得住乡俗、留得住乡情’的劳动教育基地,将农耕文化与劳动教育相结合,不仅丰富了劳动教育的内涵,也传承了传统民俗文化。”马世成说。(记者白丽萍)
(责任编辑:张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