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艾滋病” 系列报道之二 “艾滋孤儿”求学记

时间:2015-12-04 11:26来源:大西北网- 作者:施耀花 刘萍 罗玉 点击: 载入中...
     大西北网白银讯   会宁南部某乡村。
  
  山大沟深,是这里乡村的标签。远远看去,散落在山坳里的村落显得有些苍凉,在黄土地的底色映衬下,显得格外空旷而寂寥。
  
  沿着一条蜿蜒的土路而上,便是被疾控中心工作人员称为“艾滋孤儿”的小嘉、小禾的家。除了他们俩,家里有年过七旬的爷爷,步入而立之年、不幸感染了艾滋病的爸爸李军。世上尚有亲人,却被称为“孤儿”,主要是因为姐弟俩被妈妈遗弃,因为得病,李军又无力照顾孩子,加上村里人在得知李军感染艾滋病后的对他们孤立抵触,虽有亲人在侧,姐弟俩却比孤儿还“孤”。
  
  这个原本苦难的家,随着7年前他们妈妈的离开更加寥落。妈妈离开的那一年,小男孩小禾年仅1岁,嗷嗷待哺。小女孩小嘉也只有4岁。对于他们而言,妈妈就是爸爸电话里偶尔传出的陌生声音,还有旧照片上模模糊糊的一个影子。
  
  小嘉、小禾的妈妈走了几年后,爸爸李军也去外地打工了。从此,两个孩子就跟着年迈的爷爷相依为命,几亩薄田,就着咸菜馒头,爷孙仨苦度日月。生活清苦,妈妈离家出走,爸爸远走他乡打工,和爷爷相依为命的平静日子,却充盈着姐弟俩最美的童年记忆。
  
  几年后,外出打工的爸爸突然回家了,却老是生病,身体甚至不如老迈的爷爷,去年还去县城的医院住了一个月的院。没有了打工的收入,还花掉了1万多元钱的医药费,这个原本窘迫的家庭雪上加霜,日子越发难过了。
  
  年幼的孩子们不知道爸爸得的是什么病,几次追问,爸爸总说是肝炎。他们根本就没想到,爸爸感染的是人人谈之色变的“艾滋病”。
  
  最为不幸的是,李军感染上艾滋病的事情不知不觉中竟在村子里秘密流传着。他们一家在村民的眼里渐渐成了异类,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远远地躲着他们。这让年仅8岁,对世事还处于懵懂阶段的小禾感到有些无助。“为什么以前的小伙伴们不和我一起玩了?”这是他常常问爷爷的话。
  
  11岁的姐姐小嘉却要成熟坚强很多,在她幼小的世界里,除了上学,每天最重要的就是骑自行车匆匆从离家10余里的学校赶回来给家里人做晚饭,风雨不改。做晚饭时,小嘉做菜和面,9岁的小禾则抱柴烧火。小禾在离家很近的教学点念书,教学点只设一到三年级,加上乡村生源越来越少,2015年秋季已不再招生。这就意味着小禾在家门口已无学可上,只有和姐姐一样去离家10余里的小学念书。
  
  但是小嘉和小禾的爸爸李军却有更多的顾虑。村子里有关他的风言风语或多或少传到了耳中,在这片他生活了40多年的故土上,街坊邻居们都互相认识,谁家出了什么事,不用一天就能传遍村头巷尾,更何况是人人闻之色变的艾滋病。
  
  在感染艾滋病之初,李军感觉天塌下来了,躺了几天,不吃不喝,满脑子都是寻死的念头。想到年迈的父亲和年幼的儿女,他不忍心抛下亲人就这么走了。他不再求死,但是感染上艾滋病后日子越来越难过。不能出去打工没有了收入,加上不知怎么走漏消息后,虽没有村民公开驱赶他,也没有在表面上像躲瘟疫一样对待他,但明里暗里他都会有一种被疏远、被隔离、被孤立的感觉,在沉重的心理压力下,李军虽一直坚持治疗,但心中郁郁难安。自感染后,他一直都是瞒着家人,如今村里有了关于他感染艾滋病的传闻。稚子无辜,如果两个孩子听见后,不但会被村里人嫌弃,还会背负起很重的思想包袱。思来想去,他决定背井离乡,带着孩子们去县城求学。
  
  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将“真我”隐去。对于李军而言,这无疑是无奈之举。一个身染艾滋病的病人,两个年幼的孩子,县城里无亲无故,甚至还没有一份赖以养家的零工可干,进城求学的想法显得疯狂而大胆。百般无奈下,他想到了一位一直与他保持联系并帮助他的县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
  
  每隔一段时间,李军就会去县疾控中心领取国家免费的艾滋病治疗药物。这是他与县城唯一隔绝不断的联系。在这里,他可以把感染艾滋病后的心理重负找人宣泄出来,疾控中心工作人员的耐心开解,也成了他继续走下去的精神慰藉。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他首先想到的,也是这些县疾控中心里熟悉的陌生人。
  
  了解到李军的诉求后,县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积极和教育部门联系,为了确保李军艾滋病感染者的信息不泄露,他们甚至还通过私人关系为孩子们入学四处找路子。最终,在县疾控中心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李军找到了愿意接收两个孩子的学校。
  
  进城读书让小嘉和小禾很兴奋,“我要去的学校是不是电视上那样干净漂亮的楼房,玻璃亮晶晶的,操场是彩色的?”小禾总是这样念叨着。安静懂事的小嘉,也在为进城做着力所能及的准备,她早早就拆洗好了被褥,收拾好了书包,悄悄为她和弟弟生命中的第一次远行准备着行囊。
  
  如今,李军带着两个孩子在县城里找到了安身之处,孩子们也如愿走进了理想中的漂亮学校。而横亘在这个苦难家庭面前的,还有很多的沉重的现实问题。如何在城里养活孩子、供他们念书?习惯了乡野的孩子们能否适应城市的节奏?那遥不可及的未来,出路到底在何方?这些问题的答案,李军依然在苦苦求索。
  
  记者手记:
  
  稚子无辜 勿让歧视再度创伤幼小心灵
  
  按照艾滋病专业术语,受艾滋病影响儿童是指艾滋病致孤儿童、父母一方感染艾滋病或因艾滋病死亡的儿童、携带艾滋病病毒或感染艾滋病的儿童。小嘉、小禾就属其中。
  
  上学难不仅是小嘉、小禾的难题,而是几乎所有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难言之痛。记者查阅公开资料显示,我国目前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50万。由于父母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经由母婴传播,一出生就受到感染的儿童也并非少数。不幸中的万幸,小嘉、小禾没有感染艾滋病,但他们的生活却时时笼罩在艾滋病的阴影下。
  
  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能否享受法律赋予的受教育权成为一个不得不正视的问题。针对这些孩子在入学、就医等方面遇到的种种困难,我国相关部门已出台过诸多帮扶政策。2004年,我国政府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实施“四免一关怀”政策,其中包括“对艾滋病患者遗孤实行免费就学”。2006年,国务院颁布了《艾滋病防治条例》,其中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享有的婚姻、就业、就医、入学等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国家卫生计生、教育、民政、财政等多部门曾先后印发多文件,其中均对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就学、就医、生活救助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加强权益保护,保证受艾滋病影响儿童接受学校教育。”
  
  2014年年底,国家卫生计生委等三部门联合发布了通知,要求“进一步落实受艾滋病影响儿童接受教育的合法权益”,要求“各地依法加强对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隐私保护”,泄露艾滋病感染儿童信息将严处。但通知中却没有明确要求普通学校不得拒收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只是规定“对少数入学困难的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各地教育部门要妥善安排”。
  
  虽然受艾滋病影响儿童享有平等入学权利的规定早已写入相关文件,但由于公众对艾滋病缺乏足够了解,“谈艾色变”的现象仍然存在,受艾滋病影响儿童不得不面对入学难问题。
  
  消除对艾滋病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和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社会歧视是一道任重而道远的考题。阴霾的背后,也有那么多的温暖和关爱存在。在2013年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习近平主席强调:“做好艾滋病防治工作,关系人民生命健康、关系社会和谐稳定,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这足以证明了该项工作的紧迫性。然而,防治艾滋病是个综合性极强的工程,需要全社会各个层面的通力合作,如果光靠医疗机构的专业防治,显然是远远不够的。那才是最根本的一步。特别是,消除社会歧视,是防治艾滋病的关键一步。 
  
  面对艾滋病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影响儿童,当每一个“小我”不再吝啬爱和微笑,伸出双手接纳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掌心的温度和爱的甘露,这份宽容就会像一团星星之火,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对所有笼罩在艾滋病阴影下人们的关爱定将形成燎原之势。
  
(责任编辑:张云文)
>相关新闻
  • 温暖中国丨白银会宁西川社:村民自编“春晚”健康快乐过年
  • 白银会宁:猜疑前妻与人有染男子砍死“情敌”自杀未遂
  • 男子KTV寻衅滋事“砍人” 白银会宁警方及时追捕嫌犯
  • “微天使”公益30个爱心家庭走进白银会宁县贫困山区帮扶
  • 白银会宁举办长征胜利80周年“OTO”洽谈大会
  • 【来自基层的报道】白银会宁“爱心年货”暖心窝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