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既要往有利于增添发展新动力方向前进,也要往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方向前进。”习近平总书记近日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三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鲜明提出了“两个有利于”的改革方向论,深刻阐述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全面深化改革、落实新发展理念之间的关系。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于我们有的放矢推进改革,实现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改革是我国发展的强大动力。我们过去发展成就的取得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依然如此。如果说,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推进改革,用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谋划改革,就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化改革最鲜明的特征。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全局和历史的高度,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布局,实现了改革理论和政策的一系列重大突破,形成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战略思想。现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改革的“两个有利于”,意义十分重大,既具有高瞻远瞩的战略视野,也带有鲜明的问题意识;既是治国理政和深化改革经验的深刻总结,也厘定了新的发展起点上改革的基本方向。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经济发展的最大特征就是进入新常态,适应和引领新常态,增添发展新动力,最重要的任务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理念引领新发展,新发展呼唤新动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全面深化改革、落实新发展理念本质上是相通的,核心都是体制机制创新,最终目标都是形成经济增长新机制。改革要往有利于增添发展新动力方向前进,毫无疑问应该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重要突破口。一方面要围绕经济结构的制度性问题推进改革,梳理推进“三去一降一补”需集中出台和落实的改革举措,打好组合拳,使各项改革措施同向发力;另一方面要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财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等,发挥其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性作用。
“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改革必然伴随利益的深刻调整,但一定要往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方向推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不论处在什么发展水平上,制度都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证。改革就要构建这样的制度,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这是改革的最终目的,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为此,必须坚定不移把改革总体设计中有关社会事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改革要求落到实处,加快推进有关健全就业创业体制机制、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重点任务。同时,要关注群众多方面、多层次需求,创新方式方法,多用善用会用多予少取、放活普惠的办法推进改革,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认真分析归纳民生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列出清单,拿出措施,每年办成几件实实在在的事情。
改革开放30多年,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关系,始终是重大课题。作为两组关系延续的“增添发展新动力”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该如何正确处理?从根本上说,这两者并不矛盾,也不可偏废,在实现共享发展的方向上高度一致。在本次深改组会议上,无论是规范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行为,还是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或者是深化公务员分类改革、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立和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等,无不回应了人民期待,既着眼于增添发展新动力,又着眼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目的都是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这一切正应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
“一了千明,一迷万惑。”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个有利于”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方向和指针。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和排头兵,广东要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继续走在前列,全省上下必须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矢志不移地推进改革朝着“两个有利于”的方向前进,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的改革获得感,为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总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