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街头即将失传的职业系列报道之三
大西北网讯 32年,陈翠兰从一个26岁的年轻女子变成了接近花甲的老人;32年,陈翠兰从服装厂学徒开始,依靠娴熟的手艺开起家庭式裁缝店,后来随着服装业的变迁,生意大不如以前的她成为一名街头缝补工……如今,32年过去了,但陪伴陈翠兰的,依然是从公公手里传承下来的苏联进口的蝴蝶牌缝纫机,她如宝贝一样稀罕着这部老物件,也热爱着她从业了大半辈子的裁缝职业。
量体裁衣时代已经远去
昨日中午,永昌路北口还是一如既往的车来车往,在紫金百货大楼旁边的巷道口,58岁的陈翠兰撑开一把遮阳伞,熟练操作着那台老式缝纫机,伴随着缝制衣物“滴滴答答”的声音,针脚分明布料的从她的双手间划过。
肤色有些黝黑,干起活来毫不含糊的陈翠兰就这样坚守在街头,从早上11点坚守到晚上7点,忙碌在缝裤边、换拉链、大衣裁小等琐碎的缝缝补补中。
“今天生意要比平时好,改了几个裤边30元,一个大衣改小40元……”细说着一天的生意,陈翠兰一脸平静地说,现在生意大不如从前量体裁衣的时代,一天平均收入只有30元,只能勉强糊口。
早在32年前,大量成品服装还未面世,很多兰州人还延续着“量体裁衣”的传统,为了谋到职业,打小就喜欢缝缝补补的陈翠兰前往兰州大众市场的王荣康西服店学习手艺,在那个员工规模超过百人的大型服装店里,王翠兰逐渐学会了当时最为流行的中山装、西装、军便服的制作,后来在省舞台美术厂,她又参与了3年的戏剧服制作,裁缝手艺进一步见长。
“我还参与过我省经典舞剧《丝路花雨》舞台服的制作呢。”说起此番经历,陈翠兰显得很是激动,当时在省舞台美术厂,虽然“是流水线作业,自己只负责做花边等 手工活”,陈翠兰不记得当时做了多少套衣服,但她“真正坐在台下,看着演员们穿着自己制作过的服装”,展现绚丽的舞台魅力时,陈翠兰的心里同样美滋滋的。
1985年,王翠兰家门口的永昌路从目前的武都路到滨河路全是以布料和裁缝生意的铺面,生意很是红火,依靠这一成熟的市场,学成裁缝手艺的王翠兰也挪出自家一间房屋开起了裁缝店,完全依靠顾客的口碑接揽生意。
“带了两个徒弟,一天从早忙到晚上一两点,一月收入超过800元。”回忆起当时“量体裁衣”时代的辉煌,陈翠兰仿佛回到了过去,一脸的笑容。
但这样红火的生意,随着整个服装业的发展而彻底改变,大量成品服装面市,对于“量体裁衣”的裁缝店面形成了很大冲击,1993年,由于房屋拆迁,加之生意不景气,陈翠兰结束了开裁缝店生活。
两个徒弟都先后改了行
在度过了在家零零碎碎接些小活的5年光景后,所在社区木塔巷社区为王翠兰免费提供场地,她重操旧业,在街头摆起了临时缝补摊,这一干就是整整5年时间。
而多年时间过去了,陪伴王翠兰的依然是那台老式缝纫机,这台公公在五十年代花了100多元工业券购买的苏联进口蝴蝶牌缝纫机,如今机身完好,整个木制台面油漆已经脱落,用其60多年的时光,无声见证着王翠兰的职业生涯,也见证着整个个人缝纫职业的兴衰。
用手抚摸着缝纫机的各个部件,王翠兰依然是那么爱不释手。“用的时间长了,也就有了感情。”提及眼前的“宝贝”,王翠兰介绍了起来,“机身上图案完好着,还有拼音,机架子上还有5个带锁的木制抽屉呢,只可惜我后来拉断了一个架子,重新更换了”。
多年的时间里,王翠兰就是依靠这台老式缝纫机,大人小孩的衣服全部亲手裁制,为顾客制作一件件得体漂亮的衣服。又一次,一个房管所的职员拿着布料和一时尚挂历来到店里,要求王翠兰按照图上的服装样式给自己裁制一件漂亮的裙裤。制作完成后,得到了顾客“王裁缝做的比店里买下的还好看”。
正是这些顾客的信赖,给了王翠兰很多动力。“干了一辈子,重复着同样的活儿,从来没有为当初的选择后悔过。”王翠兰很是庆幸自己眼睛还好,干活不戴眼镜子,“缝补工作给了我一份自力更生的职业,并且为更多的人提供了方便”,使自己的个人价值得以体现。
“现在的年轻人们,缝纽扣这些小活也不会干或懒得干……”王翠兰说,她所从事的缝补职业是个服务行业,目前有市场,但很少有年轻人接替,她自己先前带出师的两个徒弟,也在现在改了行,一个开启了饭馆,一个在皋兰当地另谋职业,后来,因为职业的不起眼,她再没带过徒弟……
面对未来,王翠兰这样说,只要身体允许,能干几年她就多坚持几年……(更多详情请点击大西北网河北频道http://www.dxbei.com/n/hebei/)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