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关于“兰州大教梁公交车站名改为了兰州水车博览园站”的微博引起了网友的围观和讨论。(详见今日鑫报A08版)
一个小小的公交站名的改变为何有如此反响,鑫报认为,其深层次的反映出了人们对兰州这座城市历史文化的关注。
城市被称之为,人类除了语言之后的第二大创造,是历史文化产物,是人类文明的象征。说到城市就绕不开城市的地名,地名起源很早,与人类的语言、生产社会活动同时而生。人们的活动范围或视野到达哪里,地名便出现在哪里,是人类认识自然和生活环境的社会历史产物,是城市历史人文的浓缩和基因。
到一个城市人们最先接触到的应该是城市的地名。西安和北京是古代京师,这两座城市的地名就很能体现城市的历史和记忆。西安有后宰门、端履门、大差市、洒金桥、案板街等。北京就更不用说了,王府井、公主坟、花市大街、灯市口大街、珠宝市街,玉作胡同等,光从字面意思就能读出这两座城市当时重要的政治地位和繁荣的手工业、商贸业,它们厚重的历史和人文积淀是能通过这些老地名感知的。兰州自古以来是东来西去重要的关隘和黄河渡口,其地名主要表现在军事设施和码头滩涂,像军事方面的有金城关、王保保城、西固城等,码头滩涂的有白马浪、中山桥、雁滩、段家滩等。当然还有像盐场堡、草场街、箭道巷、贡元巷这样的其他城市功能设施。
老地名是特殊的文化符号,是城市特征和个性的重要体现,一个老地名,它的名称不仅仅是标识地理位置的符号,而是千百年来的历史沉淀和文化遗产,是城市非常珍贵的地方文化财富。冯骥才在《地名的意义》一文中曾做过这样的描述:地名有着和生命一样丰富和深刻的含意,一个地方自有地名才算是真正的诞生。地名中潜在一种凝聚力、亲和力,还有复杂的情感。地名是一个地方文化的载体,一种特定文化的象征,一种牵动乡土情怀的称谓。地名虽然只是一种城市文化现象,但它所蕴含的现实意义不容忽视。
城市管理者将“大教梁站”改为“兰州水车博览园站”,无非是想通过站名推介水车博览园这一旅游景点,但这恰恰反映出兰州发展旅游经济急功近利的心态。大教梁是由老兰州城东教场派生出来的,位于东教场西端,原来包括在东教场内。据《皋兰县志》载:清乾隆时期二次扩建教场的时候、“尽辟教场之隙地370亩,筑周垣以缭之”这就是大教梁的来历。据兰州市民政局统计显示,兰州城区现存的老地名大约有24个,大教梁就是其中之一。水车博览园是为了发展城市旅游经济,近年来新建设的兰州特色的人造景观,不可否认,它也是兰州的一个文化符号。但完全由它来取代大教梁,是不合适的。城市文化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但不能因此而推倒、摧毁历史文化遗产。作为古代兰州城市功能设施的大教梁,随着城市的变迁已不复存在了,却以地名形式延续至今,成为城市历史的载体,见证着城市的沧桑变迁。这种简单的取代是对城市历史的割裂,是对城市的一种软暴力,是一种建设性的破坏。
一座有深厚历史遗存和人文积淀的城市,才是有韵味有魅力有竞争力的城市。没有人文根脉的城市,就是一堆水泥建筑,是没有归属感和凝聚力的城市。城市文化所形成的竞争力,才是最持久、最有效的城市竞争力。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我们不断毁掉真实的历史遗存,强调城市的现代感,造就了千城一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认识到了,城市文化是一个城市赖以成长的根系,是城市发展的无穷动力。当今社会城市间的竞争也逐渐由单纯的经济竞争,转向以城市文化为代表软实力的综合性竞争。包括兰州在内的许多城市,现在又不得不重拾丢失的记忆,花费很大的代价去保护它、修复它、还原它,以彰显城市文化内涵和底蕴。
文化是城市的名片,地名是一个城市文化品位的体现。
随着城市快速发展,许多老建筑老街区被拆除,大量新的建筑不断诞生,地名问题正越来越突出地摆在人们面前。某些地名改动的理由就当时来看,或许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将其放到历史长河中看,一个地名消失便中断了一段历史的脉络。
从这个意义上讲,保护老地名就是保护城市文化,在这方面不能简单的破旧立新,而要在传承的基础上推陈出新。这是个精细活,最忌急功近利,它需要雕琢、打磨。对于这一点,城市管理者应当有清醒的认识。对于老地名的保护和新地名的产生,要结合城市建设现状和发展规划,着眼城市的长远发展和现实需要,广征意见,科学编制地名规划,多层次、多侧面、多角度地反映现实城市文化内涵。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