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兰州呆了近三个月,时不时会有一两件事令人感触良多。如果说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应该是关乎学童补课的两件事。第一件发生于一个夜晚,大约十点左右。我行走于张掖路上,听到一阵儿童的哭闹声。于是我驻足望去,看到一名大约三四年级的男孩档在他的父亲面前大哭大闹。首先我惊讶于这名儿童基本教养的缺乏,而他的父亲更是对于孩子的哭闹听之任之。此时我听到孩童哭闹着说:“你为什么不让我补课。”刚开始我还以为自己听错了,因为在我的意识里,儿童应该是逃避学习的。但是在又听了几遍后,我确定那名儿童确实在质问自己的父亲为什么没有让他补课,犹如在质问他的父亲为什么剥夺他受教育的权力一般的亢奋。另外一次事例发生在周末的公交车上。我发现当天车上的几乎所有人都与补课有关,他们要么是家长和孩子在前往补课的途中,要么是刚从补课回来。此时几名低年级的儿童坐在椅子上,机械性地在车厢内毫无顾及周围的人的感受,大声地背诵着关乎道德的文章。他们的家长则站在车厢内,欣赏着自己孩子背诵道德经文能力。
只是从两个事例中,我并未被这些儿童和家长学习的热情而感动。因为我突然意识到,当有一天这些儿童长大后,他们关乎童年的所有记忆,也许仅仅是关乎补课。于是这又让我开始思考另外一个问题,他们为什么补课?
于是这种站台式的人生设定只会造就一个世代的没有童年记忆的人们。这些人对于童年的所有记忆,只会是关乎补课与学习。但是人生本因远比这些丰富多彩,而关乎童年的记忆,也应该是蓝天,大海,茂密的森林,金色的麦田,朝阳,和对于自然的探索和想象。因为人生,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就是一个人童年所能折射出的景象。
也许在目前中国的教育体制下,去谈论人生的宽度已经太过于奢侈。但是我又不得不去怀疑目前学童们的补课的初衷。我越发地开始觉得,这种补课其实和学习无关,而是关乎学生彼此之间的攀比。也许这就是为什么那个在张掖路上的孩童,会质问自己的父亲为什么没有让他补课,因为也许他要求补课的原因与学习无关,仅仅是因为来自同学的压力。于是,我们这个社会所培养出的人不仅没有想象力,同时又是虚伪的,所以还不如给他们一个美好的童年。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