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长城
图为朝鲜归侨王莹与父亲接受采访
甘肃,很少有人会把这个地处祖国大西北的地方与华侨联系起来。然而事实上,甘肃却有自身独特的优势。这里与中亚各国之间不仅有古丝绸之路的历史渊源,还有一个独特的群体——“东干人”将大家紧密相连。
“东干人”的传承
“甘肃是最贴近中亚五国的,也是汉文化圈向西的前沿。”西北师范大学国际合作交流处处长权晓辉指出,甘肃地处中国与中亚文化交流和经济合作的通衢要道,是中国境内少数民族尤其是穆斯林的主要聚集地之一。
“中亚各国的‘东干人’,很怀念祖辈在甘肃、陕西生活过的地方,也努力保持先祖的文化传统。”西北师大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武和平介绍说,面向中亚各国开展汉语教育、筹办东干华裔子弟汉语本科学历班将是西北师大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的工作重点之一。
2012年6月,国务院侨办在西北师大挂牌成立了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并挂靠在国际文化交流学院。该校目前已经招收培养了来自34个国家的外国留学生1100多人,并与国外高校合作建立了2所孔子学院。武和平指出,国侨办西北师大华文教育基地设立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华文教育,维系中亚各国“东干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及其与故土的联系。
紧密联系故土
“东干人”对故土有深深的眷恋。虽然在中亚定居了100多年,但是他们仍然保留了陕西、甘肃的方言土语、生活习惯、饮食文化、婚丧嫁娶等特色。在过去,为保留中国的文化,“东干人”还创出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字——用俄文字母拼写出的东干文。近些年,“东干人”与故土的联系也愈发紧密。
2011年,中国国务院侨办、中国海外交流协会举办了“海外东干杰出人士故乡行”。来自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以及俄罗斯的51名“东干人”回到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寻根问祖、探亲访友。侨胞纷纷表示希望更多“东干人”到甘肃学习中国的语言与文化,并表示愿意努力加强中亚各国与中国在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交流。
在甘肃省籍的海外侨胞中,少数民族多是其显著特点。据甘肃省外事侨务办公室副主任樊向勤介绍,甘肃省归侨侨眷近10万人,海外华侨华人及港澳同胞亲属10余万人。目前,甘肃省籍国外少数民族侨胞约1.5万余人,主要分布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16个国家和地区。甘肃省内少数民族归侨侨眷约有1.5万余人,主要分布在临夏回族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州和酒泉市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等地。
凝侨心聚侨力
甘肃的确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侨乡,但是它无疑正在努力让自己成为新的侨之家园。
“在招干、分房等方面,我都得到了照顾,都是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作为华侨子女,我的女儿在高考时还加了分。”朝鲜归侨王莹(下图)目前是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法院信访室主任。她说,回国后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祖国的关爱。在甘肃,像王莹这样得到贴心照顾的归侨侨眷很多。事实上,甘肃省近些年从各方面都加强了归侨侨眷合法权益的保障。比如,2008年以来,甘肃省外侨办受理海外华侨华人、归侨侨眷来信来访1000多人件(次),结案率达90%以上。而且,从2011年开始,甘肃省财政每年拨付240万元作为贫困归侨侨眷生活补助专项经费。
另一方面,甘肃也在努力加强与海外侨胞的联系。2011年,甘肃省外派教师工作突破了零的记录,先后派遣24名老师赴国外任教。而且,在“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活动中,美加、澳大利亚等国家的200多名华裔青少年到甘肃亲身体会了伏羲故里的美丽。
甘肃,正在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展示着华夏文化的魅力。
小贴士:
“东干人”主要聚居在中亚地区的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国,绝大多数为140多年前陕西、甘肃回民起义军失利后撤退到中亚地区的后裔,现约有12万人,是中国海外穆斯林侨胞中最大的群体之一。140多年前,当这些回族百姓迁入中亚被问及来自哪里时,他们说“东甘”。经学者考证,“东甘”即指甘肃东边或“东边的人”。1942年苏联政府正式将这部分来自中国的回族命名为“东干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