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风云雷雨坛”堪称武山的地标。
它曾是居民区内神秘的“大土堆”。(翻拍)
在同样是钢筋水泥丛林的武山县城,我们无法找寻古宁远的遗韵。
一次穷究细节的调查,使一段尘封了千年的历史真相浮出水面。
它不是烽火台,也不是古城的城门,岁月流转、风雨侵蚀,它却屹立不倒,似乎整个武山县城都在它的庇护之下……
木梯寺悬崖上的白皮松、拉梢寺的菩萨造像、鸳鸯镇温润可鉴的夜光杯、西旱坪隗嚣已消散的王气,这都是我曾最喜欢的武山意象,唯独好像冷落了武山县城——这座已有现代气息的城镇。尽管我知道在历史上它也曾古意浡郁其间。
武山县城古称宁远城,城在老君山北麓,渭河南岸,此地为渭河峡谷隘处,红峪河与渭河交汇于城西,屏山临渭,有“一夫万关”之势。每当夏秋,城北渭水暴涨,拍打城基,凭山远眺此城,若大水行船,飘然欲动。
按照武山的地方志记载:宁远城始建于北宋乾兴初年(1022年),初为宁远寨隶属秦州。宋崇宁三年(1104年),宁远寨割离秦州,并入巩州,升寨为县。
明洪武二年(1369年),宁远知县刘冕修建半圆城,依山临渭,东西两门,周长1.8里,墙高1丈9尺,厚丈余。正德十二年,知县江万玉避水改修城郭,新辟南北2门,为四门修建城楼,东门景明,西门景阶,南门景仰,北门景涧。崇祯初年,渭水浸噬北城,是时李自成一部逼近,监军张公兆以木栅天桥、泥垛口工事堵塞城垣,使城获全。
清顺治九年(1652年)、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城垣曾几经维修,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是宁远城最后一次维修。
宁远城址原城垣周长2500米,高约8米,基宽8.5米,墙夯层厚7到17厘米,可惜的是现在几乎找不到一点点痕迹。
于是城东宁远大道尽头的这座夯筑的土台适时地出现在我们面前。
宽敞笔直的宁远大道在它面前也不得不从两边绕行,可见它在武山民众心中的分量。
据同行的武山青年作家聂中民说,起初这处遗址只是城东家坡村的居民院落中无意发现的“大土堆”。起初有人推测它是“烽火台”,也有人说它像是宁远古城东门残存。
2009年,武山县按照“北扩东延”的城区发展战略进行旧城改造拆迁,这座土遗址逐渐暴露于大众视野。它所在之地在居民拆迁前东、南、西三面都有连片的民居,仅北面临316国道,它到底具有怎样的文物价值,应该不应该为人们的出行让路,一时成为争论的焦点。
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为查清它的真实身份,文物局的工作人员走访了周围群众、退休老干部、武山县志编撰人员等进行调查,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予以查证,终于看清了古城遗迹的“庐山真面目”,它既非“烽火台”,亦非“东城门”,而是一座修建于宋代的祭坛——“风云雷雨坛”。至此,沉寂千年的古坛,在差一点被拆除前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
武山旧志丛编《明万历宁远志·文庙》残本记载:“风云雷雨坛,在县城东。”《清康熙宁远县志》上册残本记载:“风云雷雨山川城隍坛,在县东。古代祭祀风、云、雷、雨之神,以保风调雨顺,与城隍合祭。”“风云雷雨坛”:“在城东郊外,祭用春秋二仲上巳日,设三坛,风云雷雨居中,山川居左,城隍居右,陈设与社稷同,城隍庙与风云雷雨坛合祭。”
祭坛处在城东 “坛坪上”,其名缘自 “风云雷雨坛”。依古时律例,建县城时必须同时建儒、释、道寺庙和四方祭坛,以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它是古宁远县城四大祭坛之一(原县南社稷坛、县西八腊坛、县北邑厉坛均已消失)。据此推测,“风云雷雨坛”为宋代所建。
省内郎树德、魏文斌等十多名知名文物专家对“风云雷雨坛”遗址实地考察,进行了文物价值评估:“风云雷雨坛”高13米,共分三层,顶层一周有围墙,以下为两层夯筑土台,夯土层8到12厘米不等,其间夹有大量的红陶片、灰陶片和彩陶片,东北角底部暴露有灰层。每层间均有大放脚,西、南两侧有登坛坡道。上层仅保留南边墙体,墙体留有明显的火烧痕迹,墙顶有垛口,根部有圆孔,墙体高1.8米,厚0.9米,长6.7米。东边仅存与南墙相接的1米墙体,西边仅剩0.5米长的墙体与南墙相接。中层顶部长宽各9米,高4.1米,顶面平整。下层顶部东西长15米,南北宽14.5米,底部东西长15.5米,南北宽15米,高7.1米。整座祭坛古风浓厚,杂草丛生,保持了历史的真实性和原始风貌,除底层东面部分墙体剥落,顶层墙体毁坏严重外,整体保存较好。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