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靖河湟打醮:请巫齐作胡旋舞

时间:2011-12-27 23:27来源:兰州晨报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颇具艺术和观赏性的法神舞

  中国的民俗中,有“二月二,龙抬头”之说。因为是黄道吉日,各地都会有不同的民间喜庆活动。在地处河湟地带的今永靖县境内,有一种独特的庆典———河湟打醮,也叫做河湟鼓舞。就是请法师跳巫舞,属于民间祷神祭礼,主要是祈求上苍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日前,记者在永靖参观并采访了河湟鼓舞神会,其场面壮观,锣鼓喧天,令人振奋。法师们不仅以鼓点取悦观者,更为生动的是用单鼓变换许多花样,或在腋下蜿蜒转环,或双手夹鼓,使单鼓飞旋,鼓环琅琅作响,颇使人眼花缭乱。在黄河岸边,这群以祈雨为主的舞者及围观群众排成的欢欣的长阵,令人真有“祥龙一日从地起”的感觉。

河湟打醮与农耕文化有关

  独特的河湟打醮习俗

  据当地民俗文化研究专家石林生介绍,河湟地区一般都有在春秋两季举行打醮的习俗。春季打醮为青醮,从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开始,意思是说庄稼种在了地,就交给上天了。秋季打醮叫黄醮,是在麦子黄了的秋天举行,庄稼的丰收全靠神灵的护佑,设坛打醮,是为了感谢神灵。

  农历二月春风吹拂,大地返青,春耕从河湟两岸陆续开始。农民们满怀喜悦,以娱神的方式祈求众神及龙王爷的保佑。

  根据传统,民间的河湟打醮要请法师12名或24名主持,其仪式有献牲、祈祷、念唱与舞蹈。歌舞之兴始于古代巫术,古代之巫,实以歌舞事神、娱神为职业。《周官、司巫》中:“若国大旱,则帅巫而舞雩”,就明显是一种祈雨的巫术仪式。河湟打醮的法师就是集唱、舞、乐一体的巫,属于民间艺人。

  河湟地区的法师主持寺庙竣工仪式,塑神开光、安神、庙神装脏等工作。法师以父子传承或师徒相传而延续至今。他们散存于广袤的乡村民间,每一个班子基本固定活动于一个地区。河湟法师设坛作法事时,祭坛上主要供奉有诸龙王牌位,两边有“雨自九重天上来,龙从百丈潭中起”的对联,横批:“兴云布雨”。供奉的除了方神外,还要唱《请神歌》:既有道教的老君、真人,也有佛教的菩萨、罗汉,还有原属自然神的雷公、风伯、山神、土地,还有历史人物神如姜子牙、郭大将军、金毛童子等。总之,天上、人间、地狱的神仙鬼怪应有尽有,共有一百多位。多神的存在,反映了文化交流中的多样性和融合性。

  打醮时,各庙所属“牌封”(一种以庙为中心的乡民组织,其性质近似于祠堂,但并不一定是同族同姓)共同筹集资金和粮食,请法师打醮,唱法歌,跳法舞,娱神酬神。凡一个“牌封”打醮,便家家酿烧酒、蒸酥盘、杀猪宰羊,准备好吃好喝的,邀请亲朋好友前来看“醮”,人神同欢。每个“牌封”打醮一般两天两夜,鼓声不停,舞蹈不重,说唱不断。

表演打醮的老人怡然自得三皇神鼓迎喜神

  河湟一带,村村都有福神庙,一般建在附近的高山顶上。供奉三眼二郎(杨戬)、川皇二郎(李冰父子)、九天圣母、王母娘娘、常山盖锅(常遇春)、山神、土地、黑池龙王等的神像。一通鼓响,人们从庙里抬出木雕神像穿村过户,让神踏看他管辖的一方百姓生活景况。接着在农场上,由牌头同法师一起进行迎喜神的仪式:法师手握麻鞭,给神开路,神轿左转右旋,前后倒退;人神狂欢,喜气满场;抬轿者争先恐后,轮流换抬;数台神轿在鼓声、鞭炮声、欢笑声中绕场几周后,前往早已扎下的帐篷里。老人们跪端供盘,手持长香,肃然恭候,请众神前来享醮、娱乐、观看巫舞。

  在打醮中使用的三皇神鼓,是法师们的主奏乐器、主要舞具,又是宗教活动的主要道具,也是我国种类繁多的鼓的始祖。古代文献把伏羲、神农、燧人称为“三皇”,是中华民族走向文明社会的开拓者。据石林生考察,三皇神鼓的来历有多种传说:一是皇帝命巫咸制作;二是古代羌族端公(巫师)去西天取经,经书被羊吃了,神人指点,把羊杀死,吃其肉,将皮制鼓,一面敲击一面背经,终于念出全部经文,遂有神鼓留传了下来;三是羌民为驱赶旱魃,求得风调雨顺,制成羊皮鼓而敲击,终于制服了旱魃。因打击时要旋转作态,遂有“旋鼓”的俗称。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