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河艄工与渭水的生死故事

时间:2011-12-27 19:27来源:西安晚报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自从渭河大桥建成之后,渭水上的渡口、渡船、船工,都已成往事。曾经那些穿梭往来于渭河南北的船工、摆渡人的生活是什么样子呢?

  一旦船搁浅,无论冬夏,

  艄工都要下水

  在草滩街道柳树林村,记者找到了渭河艄工、摆渡人的后代赵书记老人,他为我们讲述了最后一代渭河船工的故事。

  赵书记的父亲赵根有,生于清朝末年,从12岁起,他便离了家,开始了渭河行船的生涯,从此,赵根有与船结下了一辈子的缘分。

  赵书记说:“我父亲本是渭南合阳县人。因为草滩镇当时是渭河上最大的码头,父亲常到这里,后来便定居于此。”赵根有从少年时便生活在船上,锻炼下非常好的水性,到了十几岁时,便成为货船上的艄工。赵书记曾经听父亲说,从清代到民国,在渭河上航行的货船很多,一般的货船能载重20吨,而最大的货船则能载60吨。货物全都是从北边、东边往西安运,所以,一路都是逆水而上,而行船的动力,全靠沿途岸边纤夫拉纤。船上的艄工则负责掌握货船行驶中河水的深浅,防止船搁浅。做艄工要有很好的技术和水性,而且,由于艄工非常辛苦,所以挣的工钱也相对较多。

  赵书记说:“小时候,曾经听父亲讲过跑船的经历。渭河的水,深浅不明,必须随时掌握水深,如果水太浅,船就有可能搁浅。一旦船走不了,无论冬夏,艄工就要下水,用篙把船推到深水区去。过去,渭河水大,一年四季都能行船。不过,如果河突然涨水,水流太急,就不能走船了。”

  严冬里他喝下两斤白酒,

  下水捞起一百斤的货物

  虽然常年的行船经历,使赵根有对渭河的脾气了如指掌,可意外还是会发生。赵书记告诉我们:“父亲年轻时,有一年冬天,他随船运送一批油渣(当时的一种肥料),那时的油渣都被压成圆捆,一捆足有一百多斤重。在一处水急的河道,船没行稳,一捆油渣掉到了河里。作为艄工,除了下水打捞货物,别无选择。当时正值严冬,河水冰冷,父亲便喝下一斤白酒,暖暖身子,跳下水去。渭河水很浑浊,在水下无法睁眼,只能用手摸,父亲虽然摸到了货物,可是怎么也拉不上来,于是他回到船上,又喝下一斤白酒,再一次跳下河去,这才把货拉了上来。”这样的故事,在我们今天听来,似乎有些难以想象。不过,这并不是赵根有最惊险的经历。

  “由于常年在草滩下货,父亲在这里认识了我母亲,便在草滩安定了下来。”赵书记说,“由于家里没有地,父亲便以渡船运送渭河南北的旅客为生。”

  在一次摆渡的途中,赵根有差点丢掉了性命。赵书记说:“过去,渭河里的鱼很多,听村里的老人们讲,大概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一次父亲在渡船的时候,看到一条巨大的鲶鱼向小船的方向游过来,如果这条鱼碰到小船,船一定会被打翻,为了船上旅客的安全,父亲便跳下水去,用竹篙来击打鲶鱼,可是一不小心,竹篙尾端的铁钉挂在鲶鱼身上取不下来了,父亲就这样被这条大鲶鱼拖拽着,一直从草滩,被拉到了灞河口。不过,大鲶鱼最终被父亲制服。当时村子里的人都说,老赵这下肯定完了,谁知过了不多久,父亲竟然背着一条比人还高的大鲶鱼回来了。这件事情之后,父亲便犹如英雄一般,他的故事在当地几乎人人皆知。”

  赵书记回忆,当时父亲摆渡的小船并不是自家所有,而是渭河对岸梁村船老板的。后来,赵根有与人合伙买下一条小船。当时,买下一条能坐四五人的木船,需要一千多斤棉花。然而后来,由于家中经济情况不好,赵家又将小船卖掉了。

  赵书记说:“解放后,国家给各家各户分了地。从此,父亲便不再跑船了。不过,渭河上的摆渡人解放后仍然有许多,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渭河大桥建成后,摆渡人便彻底消失了。”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位于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过渡地带的化隆县
  • 娘娘山与老爷山对峙
  • 榆中县与临洮县交界分水岭——马衔山
  • 莫高窟里与飞天相遇
  • 猪驮山大佛与日月同辉
  • 平遥:繁华尽处的静谧与沉思
  •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