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时节,河西走廊上,一望无际的制种玉米丰收在望。
今年是种业振兴行动由“三年打基础”转向“五年见成效”的关键一年。记者来到有种业“黄金走廊”美誉的甘肃河西走廊地区蹲点了解到,与三年前相比,这个玉米、蔬菜、花卉种子年生产量均占全国用种需求50%以上的种业高地,又取得三个新变化。
变化一:“田”字田变“口”字田,高标准农田建设为“金种子”厚培“沃土”。
在张掖市甘州区沙井镇五个墩村,制种玉米田长势喜人,配备水肥一体化设施的制种田刚刚完成今年第八次浇水。
“再浇两次水,玉米种子就到了收获季。”54岁的村民张宗祥说,两年前,村里1.2万亩制种农田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田”字田变“口”字田,地块大了、集中连片,更方便机械化作业,水肥一体化技术也提升了制种田的抗旱能力。
这是8月17日在甘州区沙井镇五个墩村拍摄的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制种田。新华社记者王朋摄
五个墩村村委会副主任贾军说,为了保障基地制种生产,今年村里还建成了一座储量2万立方米的蓄水池。
不仅如此,制种机械化程度不断提升。“现在播种、收获均有制种机械可用。”张宗祥说,就连过去依靠大量人工的去雄环节,也能实现机械化作业。
记者从张掖市种子管理局获悉,张掖市玉米年制种面积稳定在100万亩以上,截至2023年底,张掖市玉米制种基地建成高标准农田超过107万亩,较2021年增加超过22万亩。
变化二:育种周期缩短一半,科技创新助力种业高质量发展。
记者在酒泉市肃州区部分企业、现代种业产业园、敦煌种业研究院看到,近几年新投入的分子标记、基因编辑实验室陆续投用。
这是8月16日在敦煌种业研究院拍摄的利用单倍体选育手段创制的新材料。新华社记者王朋摄
“分子标记、基因编辑等生物技术的应用,标志着育种手段从杂交育种阶段向分子育种阶段迈进。”敦煌种业研究院高级农艺师罗致春介绍,分子标记、单倍体选育等生物育种手段,不仅能提高育种选择精度、目的性和效率性,还能克服遗传障碍,更好创制新材料。
8月16日,在敦煌种业研究院,研究人员正在做玉米产量性状考察。新华社记者王朋摄
酒泉市华美种子有限责任公司育种研发技术负责人他志民介绍,常规育种创制新材料需要6年时间,通过分子标记育种手段,3年左右就可以创制新材料,大大缩短育种周期。
肃州区现代种业产业园管理办公室主任芦克明说,产业园去年建成基因编辑、分子标记、土壤检测、病理检测、质量检测5个中心,并成立了3个攻关小组,分别对洋葱、胡萝卜、菠菜三种“卡脖子”作物联合攻关。
变化三:从“成吨销”到“按粒卖”,品牌影响力和附加值双提升。
“过去受限于烘干、加工、包装短板,本应按粒卖的玉米种子,多打包成一吨装的吨包袋,运往东部省份。”张掖市种子管理局局长张东昱说,现在当地小包装加工销售能力不断提升。目前张掖市建成现代化玉米种子加工中心20个,玉米果穗烘干线57条,籽粒烘干线70条,小包装加工线245条。
“包装加工环节的提升,不仅有利于‘张掖玉米种子’品牌推广,还能提升全产业链综合产值。”张东昱说,2023年张掖市玉米种子小包装加工量占玉米种子总产量比重42.5%,玉米制种产业全产业链综合产值102亿元,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较2022年增长近15亿元。
这是8月16日在敦煌种业研究院拍摄的保藏的种质资源。新华社记者王朋摄
种子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甘肃省农业农村厅种业管理处二级调研员张昳说,河西走廊推进种业振兴行动,“三年打基础”效果明显;下一步需继续在种质资源利用、育种创新等方面,集中力量破难题、补短板、强优势、控风险,尽快实现“五年见成效”。(记者王朋)
(责任编辑: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