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丨甘肃河西种农向南飞

时间:2024-08-12 21:40来源:大西北网 作者:《瞭望》 点击: 载入中...
  ◇王秀萍在家里种的25亩玉米,都是一个品种,到了育种基地却发现,一行一个品种,“每行多宽多长,还得用尺子严格量分。”
 
  ◇“张掖种农”劳务品牌实现扩大就业规模的新突破,有赖于流动更有序、匹配更精准的跨区域劳务协作机制
 
  ◇“每周,我们要保证把所有务工基地走访一遍,一天跑600至700公里的路程都很常见。”
 
  ◇拥有核心竞争力,是农民向产业工人转化,从而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关键,也是“张掖种农”在劳务市场上做大做强的决定性因素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何问
 
 
  前往海南务工的甘肃省临泽县“候鸟式”产业工人排队乘车准备出发(2023 年10月20日摄)受访者供图
 
  春夏,在西北的制种田里忙活;秋冬,去往海南的育种田里务工。53岁的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鸭暖镇曹庄村农民王秀萍像“候鸟”一样,往来于作为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的张掖,与种业科技创新的大本营“南繁硅谷”之间。
 
  王秀萍实现全年稳定增收的背后,是围绕一个“种”字,由临泽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创立,名叫“张掖种农”的甘肃省省级劳务品牌。
 
  依托我国现代种业“南繁北育”功能布局,巧打“时间差”,国家级玉米制种大县临泽,通过政府搭台牵线、供需协同对接、服务完善保障等举措构建起更加精准高效的跨区域劳务协作机制,不仅拓宽了冬季农闲富余劳动力就业渠道,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也为广大农村劳动力提供了一个“看世界”的窗口。
 
  “候鸟式”输出
 
  地处河西走廊的张掖市,气候干燥、光照充足、隔离条件好,被誉为“天然的种子生产车间”。作为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之一,张掖玉米制种面积常年稳定在100万亩左右,年产种量4.5亿公斤,供种量占全国大田玉米用种量的50%以上。
 
  张掖农民几乎人人都是“技术员”,熟练掌握包括科学播种、灌水施肥、间苗定苗、花期观测、去雄等成体系、标准化的玉米杂交制种栽培管理技术。
 
  每到冬季,土地封冻,加之当地进入旅游淡季,农民增收成难题。据临泽县人社部门统计,冬季农闲时,全县富余劳动力约为2万人。
 
  而西北的冬闲时节,恰好是海南种子孕育的旺季。“南繁硅谷”集聚了一批种业创新科研单位和企业,全国各地的育种科研人员汇聚于此开展育种工作。
 
  2021年,首届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在海南省三亚市举行。会议期间,临泽与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三亚国际种业科创中心签署《区域合作协议》,探索将有就业意愿、懂技术、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村劳动力输往海南三亚务工。
 
  临泽县劳动力市场中心主任王兆华介绍,将南繁育种的用人需求与临泽技术工人的高质量充分就业需求相结合,创新定向输送“候鸟式”育种工,既有助于临泽富余劳动力增收,又能缓解三亚等地用工短缺问题,还有利于拓宽“张掖种农”劳务品牌长期稳定的劳务输出渠道。
 
  收完制种玉米,打点行装,乘飞机……两年来,每到秋冬季节,临泽就分批次将劳动力定向输送到三亚种业、瓜果种植业等相关企业务工。待到来年3月的玉米播种期,“候鸟”北归,“无缝衔接”制种工作。
 
  “下地就能干活,冬闲变成冬忙,实现劳务协作的基础是产业联动。”王兆华说,临泽先后组织输出了354名“候鸟式”育种工到海南务工。
 
  王秀萍第一年没抢上名额,第二年紧盯消息早早就报了名。2023年10月下旬,她被安排到甘肃五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南繁基地进行育种工作,每天工作8小时,3个月共收入13500元。
 
  种农“南飞”,淘“金”又淘“经”。“活儿不累,但要求非常精细。”王秀萍在家里种的25亩玉米,都是一个品种,到了育种基地却发现,一行一个品种,“每行多宽多长,还得用尺子严格量分。”
 
  工作初期,王秀萍将两个区域的种子记混了,“一对一”指导的技术员差点要求换人。“后来,我更加细心,再也没有出过错。”她说。
 
  “订单式”输出
 
  其实,玉米制种劳务产业在张掖早已有之。随着当地土地向制种企业、种植大户流转,劳务需求越来越大,大量农村劳动力成为了玉米制种产业工人。
 
  据了解,张掖现有90家玉米制种企业、20个现代化玉米种子加工中心,辐射带动就业10万户以上。为更好服务玉米制种产业发展,当地以县级零工市场为枢纽,镇设零工驿站为延伸,为劳动者和用工主体提供招工候工、政策咨询、信息推介、现场招聘等一体化服务。
 
  “尝试将本地农民送到外地当产业工人,尚属首次。”王兆华介绍,“张掖种农”劳务品牌实现扩大就业规模的新突破,有赖于流动更有序、匹配更精准的跨区域劳务协作机制。
 
  每年种农“南飞”前,临泽会成立由县政府相关负责同志带队,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农业农村、文旅等部门及各乡镇组成的考察小分队,赴我国种业龙头企业中种国际种子有限公司设于乐东黎族自治县的种业基地、昌江黎族自治县的火龙果基地,以及甘肃五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南繁基地等进行实地走访考察,联系用工需求,深入挖掘和收集就业岗位信息。
 
  “以往进行劳务对接时,主要是根据就业岗位数量进行‘粗匹’。现在,已经精确到特定岗位对性别、夫妻档模式,以及专门技能的要求。”王兆华介绍,为保障劳动者就业质量,岗位薪资、工作环境、吃住保障、发展空间等都是考察内容。
 
  岗位实行竞聘上岗,能者才能居之。一些在张掖布局扩繁基地的制种企业,会针对将赴企业南繁基地务工的技术工人进行面试、择优录取。
 
  优选优供引来了“回头客”。有的种农连续两年冬天在海南的同一家企业干活。“第一年,是政府鼓励去的。第二年,又接到了老板的邀请电话。”王兆华说,一些干得好的工人已经就地“升级”成了技术员。
 
  “保姆式”服务
 
  种农“走出去”的同时,政府服务也“跟得上”。
 
  “为了让育种工们便利往来、安心务工,我们力争为大家提供‘保姆式’的保障服务。”临泽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姚虎表示。
 
  据了解,当地为“南飞”的“张掖种农”劳务品牌从业人员报销部分路费,并为稳定务工3个月以上的工人提供奖励性补助,以调动参与积极性。此外,还提供全链条跟踪服务和保障。
 
  姚虎介绍,在劳务输出过程中,各乡镇的务工队伍都有带队人员陪同,由考察小分队的驻守干部负责接机,并输送到确定的务工企业。驻守干部将在务工期间继续为工人务工提供全程保障服务,围绕服务质量、劳动维权、食宿等问题与企业保持沟通。
 
  鸭暖镇副镇长罗英南每年都要在海南驻守月余。“每周,我们要保证把所有务工基地走访一遍,一天跑600至700公里的路程都很常见。”他说。
 
  罗英南介绍,临泽育种工在海南最不习惯的是饮食,驻守干部们便与企业协商,为工人提供10至15元的餐食补助,让他们自己做饭。现在,为了改善住宿条件,他们正对接海南有关部门建立务工人员定居点。
 
  “我们工作的基地比较偏远,干部们还会帮我们采购日用品,并督促企业按时发放工资。”王秀萍说。
 
  闲暇时间,罗英南会与更多企业对接用工需求,为扩大劳务输出规模做准备。“比如,海南特色的槟榔加工、鲜果处理等行业用工缺口大,住宿工作环境和工资待遇也不错,由短期务工向稳定就业转变大有可为。”他说。
 
  增强人的竞争力
 
  “工人踏实肯干能吃苦,掌握熟练技术,到了南繁基地直接就能下地干活,还干得好,这是其他劳动力不能比拟的独特优势。”甘肃润丰源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行政部主任贺成功对“张掖种农”赞赏有加。
 
  该公司是河南省豫玉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设在张掖的全资子公司,其600亩南繁基地近两年聘用的临泽育种工占到临时用工人数的一半以上。
 
  在王兆华看来,因为临泽具有玉米制种、旅游业、戈壁农业的产业发展基础,且注重日常职业技能培训,“一专多能”的临泽育种工才能迅速适配海南岗位需求,实现自由流动和职业拓展。
 
  “制种玉米种植对技术的要求比较高,县里农技部门年年搞培训,开展田间指导。”据他介绍,目前,临泽已开展玉米制种生产技术培训超过30万人次,全县8.1万名劳动力中,熟练掌握玉米制种技术的种农有五六万人。
 
  2022年,旨在搭建南繁产业供需平台的首届南繁北育产业职业培训班在三亚开班。60多名临泽“候鸟”育种工和30多名来自三亚崖州区的农民参加培训。
 
  “拥有核心竞争力,是农民向产业工人转化,从而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关键,也是‘张掖种农’在劳务市场上做大做强的决定性因素。”王兆华认为,构建“培训一批、输送一批、就业一批”的完整劳务协作链条,有助于“张掖种农”劳务品牌提质升级,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和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海南务工的经历,让今年52岁的临泽县新华镇富强村村民宋海萍第一次走出了张掖,亲身感受到世界的宽广:那里有霓虹,有浪涛,从未见过的玉米品种数不胜数;冬天能吃到的新鲜水果品种繁多;金发碧眼的外国人随处可见……
 
  2022年春节,宋海萍选择在海南过年。为了增加收入,在完成河南豫玉种业南繁基地的育种工作后,她自己对接了短期护工、建筑小工等工作。
 
  她发现,有些工作的日工资甚至比她擅长的工种高两三倍。她逐渐萌生了提升自己的想法,甚至开始后悔自己当初曾因为农忙错过了乡镇组织的很多职业技能培训机会。
 
  “老公问我什么时候回去,我跟他半开玩笑说不想回了。”宋海萍告诉记者,她想动员老公一起“南飞”,组个“夫妻档”,多学技术多赚钱。
 
  (《瞭望》2024年第33期 )







 
(责任编辑:郑文)
>相关新闻
  • 瞭望|甘肃跑出数字政府建设加速度
  • 瞭望 |南佐遗址将带来怎样的黄土高原史前文明风貌?
  • 瞭望 |搬离山窝窝后,他们生活有哪些新奔头
  • 兰州市罗九公路沿线九州台瞭望塔改造提升项目获批建设
  • 750千伏河西电网加强工程(甘肃河西第二通道)首基铁塔组立试
  • 甘肃河西走廊葡萄酒产业VR全景巡展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13000024号-1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