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林村位于临洮县南屏镇西南5公里处,村庄依山而建,群众傍水而居,辖区内自然资源丰富,洮河水流经而过。近年来,锁林村探索谋定“12345”发展思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坚持“一条主线”贯穿始终,把稳乡村振兴发展之舵。以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为主线,找准发展总方向。一是统筹谋划抓发展。持续深化党支部标准化建设,规范落实村级民主议事决策制度,统筹谋划发展和民生两件大事,重点谋划总投资400多万元的乡村建设项目,为全村经济社会发展提质增效注入了新动力。二是紧盯项目抓推进。扎实推进书记党建项目,村党支部书记认真履职,盯抓乡村建设、风貌提升和产业培育等工作,14项重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三是示范带动抓落实。始终坚持干部做表率、党员走在前、群众齐跟进的良好氛围。在生态治理、产业发展、乡风文明、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方面,党员干部示范先行,成效显著。
实施“两大项目”强化支撑,夯实乡村振兴发展之基。一方面,通力配合促进湿地公园项目建设。大力推进区域内湿地恢复保护及河沟道环境整治,累计恢复湿地220余亩,有效促进了湿地公园项目的建设里程,为本村乡村旅游发展创造了优势条件。另一方面,大力实施乡村建设示范项目。积极争取资金400万元、吸引社会资金30万元,实施乡村建设项目和村庄风貌提升工程,累计完成巷道硬化、护坡修建、路面维修等工程项目6项。今年规划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发展等项目8项。打造党建宣传、法治建设、乡风文明、乡村记忆、石龟文化等5条廊道,栽植花木6.7万余株,营造了生态宜居的美好乡村氛围。
培育“三大产业”互促共进,凝聚乡村振兴压舱之源。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锁林村坚持“守祖业、强主业、育产业”的理念,以山坪小麦、药材加养殖,川地花木、旅游促劳务为产业发展架构,打造融合性产业,助推经济增长。一是挖掘文化资源,守住文化传承“祖业”。深入挖掘奇石文化、非遗文化、百年古塔传说、神龟护经传说、双龙洞传说、海甸峡传说及甘南农民起义领袖王仲甲驻留地等人文历史文化,融入乡村旅游,让优秀文化资源在保护和传承中发挥价值。二是保护耕地资源,强化传统农业“主业”。坚守2301亩耕地,以保障粮油作物种植为前提,实践推广柴胡蚕豆兼作套种技术,全面提升传统农业质效。三是用好旅游资源,培育群众增收“产业”。利用毗邻湿地公园的大好优势,打造最具吸引力的旅游廊道,引导群众开办特色民宿、农家乐等经营性产业。持续优化调整玫瑰、牡丹、芍药花卉种植结构,发展农特产品的加工销售,实现生态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蜕变。
建立“四个机制”凝聚力量,提升乡村振兴工作能效。以《党员示范引领机制》建设为统领,持续建立健全《社会治理网格化管理机制》《公益性设施共管共享机制》《人居环境红黑榜评比公示制度》,以制度促规范、以规范促提升、以提升谋发展,形成党员使命在心,人人责任在肩的干事创业氛围。
开展“五项行动”强化治理,树立文明和谐浓厚乡风。全面加强“三治”融合,常态化开展“五项行动”。一是定期见面行动。定期组织召开村民大会和村民小组会议,进行法制宣传、民意收集、政策讲解和民主议事,做到干群常见面、有事能交心。二是矛盾化解行动。充分发挥网格员作用,及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切实做到小事不出社、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三是村民自治行动。严格执行民主议事制、公益性设施共享共管制、红白理事制、人居环境红黑榜评比制,全面提升村民自治水平。四是关爱服务行动。自主搭建村级关爱服务站1个,坚持长期对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和特困群众进行关爱帮扶。五是群文水平提升行动。积极组织开展非遗展演、社火表演、广场舞比赛等文体活动,不断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引导群众摒弃不良习俗、提高文化素养、倡树文明新风。
下一步,镇村两级将持续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充分发挥基层战斗堡垒作用,抢抓乡村振兴利好机遇,多方筹措资金,大力实施生态治理工程、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不断壮大特色支柱产业、持续淳华社会民风、提高社会治理效能,建成“生态宜居、生产高效,生活美好、人文和谐”的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高标准打造集四季有绿、三季赏花、休闲娱乐、康养度假、餐饮小吃为一体的乡村旅游胜地。
(责任编辑:张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