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清晨,刘长海和妻子宁兰玉起了个大早。离春节不到一周,按老家习俗,要炸油馍、煮腊肉,红红火火迎春节。她在院子里支起油锅,取出发面,夫妻二人一个搓面、一个守油锅,不出半小时,金灿灿的油果果就装满一盆。
1月25日,在兰州新区舟曲避险搬迁安置点家中小院,宁兰玉炸油馍、煮腊肉。新华社记者范培珅摄
对于刘长海一家来说,今年最大的事莫过于“搬家”。他和宁兰玉都来自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果耶镇真庄磨村。这是一座“挂在”山上的村落,背靠着大山,脸挨着悬崖。
真庄磨村几乎年年遭灾。只要下暴雨,村民们彻夜难眠,害怕房子“滑”走。每年过年回家,刘长海拨出孩子们的学费、生活费,便将剩余的钱投在房子上,修修补补再加固。然而,暴雨过后,房子还是顺着山坡往崖底溜。
这是1月24日拍摄的兰州新区舟曲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点(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范培珅摄
就在他陷入消沉之际,好消息来了:为彻底摆脱连年受灾、重复受灾的困境,2021年6月,甘肃省启动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程,将灾害多发地群众分批次搬到兰州新区。
去年8月,刘长海一家人千里“挪窝”,搬进了兰州新区避险搬迁安置点的一个小院落,在这里开启了新生活。
舟曲县地质灾害避险搬迁第一临时党支部书记那有布介绍,截至目前,共有850户3495人搬至兰州新区,其中,近1500人实现就近就地或外出务工就业,600多名各学段随迁子女已全部入园入学。
1月25日,在兰州新区舟曲避险搬迁安置点,刘长海(左)、宁兰玉(右)和孩子一起在家中吃饭。新华社记者范培珅摄
为了迎接在新家的首个春节,夫妻俩忙活了半个月。刘长海掏出年货清单,打算周末再去附近超市买点新鲜蔬果。最近几天,宁兰玉每天都要拿着扫帚,一遍遍地扫平整的小院落。
1月25日,在兰州新区舟曲避险搬迁安置点,舟曲地质灾害避险搬迁第一临时党支部组织书法家给搬迁群众送春联。新华社记者范培珅摄
当天,舟曲县地质灾害避险搬迁第一临时党支部在搬迁安置点组织大家写春联。火红的正丹纸洋溢着节日的喜庆,刘长海很快锁定了一副春联,乐呵呵地捧着回家,上下联分别写着:“福照家门迎春到,喜迎宝地感党恩”。(完)
(责任编辑:张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