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谁为我们看病

时间:2014-03-19 09:50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因为工作原因,与医生、护士接触很多。最近明显感到一个变化是,医务工作者的职业热情在下降。在一些县乡,“楼起来了医生走了”的现象也较普遍。想起两会上一位政协委员的担忧:“这些年,我负责大学招生,发现‘医学’不再是一流高中毕业生青睐的热门专业。”不管是医院留不住人,还是职业吸引力下降, “医生去哪儿了”,这个问题需要我们认真面对。
  平心而论,“白大褂”们着实不易。本科医学生毕业最少需要5年,博士医学生最少需要8年,执业要求高,工作压力大。许多医生每天接诊数十人甚至上百人,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在不少人眼里,学医、从医不仅是件苦差事,而且风险不小。最近频频发生的伤医事件就引起广泛关注。仅2月,暴力伤医事件就发生七八起。某医院有个内部调查,发现不愿子女从事医生职业的比例竟高达80%,上述情况正是主要原因。
  虽然基层医生的流失涉及资源配置失衡的问题,但我们不能不正视,如果任由医生“出走”、“医荒”蔓延,任由医患关系越绷越紧、优秀人才远离医学之门,那么医疗改革如何获得持续的动力?明天,谁来给我们看病?当下,我们的医疗资源整体还比较短缺,资源不均衡较为突出,而医疗资源供需矛盾还在加剧,仅从“银发族”看,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已达2亿,20年后将达4亿,超过美国总人口,如不未雨绸缪,看病问题届时将更加突出。
  如何唤回“白大褂”的魅力?怎样找到医患关系的和谐平衡点?这些问题均指向医疗领域的深层积弊。目前,我国药品和耗材价格虚高,医疗技术服务价格偏低,“以药养医”困局仍未破解。比如,做一个胃癌手术,一般需要3位医生、2名护士和2名麻醉师,历时约3小时的努力,手术费只有几百元,严重背离了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怎么弥补收入?只好从其他方面想办法。业内人士透露,有些耗材在国外售价仅200美元,到了中国可以翻几倍。不少医院就是靠药品、耗材、仪器检查来获得主要收入。创收导向和经济考量之下,加上医患沟通渠道不畅,导致医患双方缺乏信任,容易“擦枪走火”。
  一位医生感慨,实现医生的价值,就是要让医生静心看病。没有公平合理的利益机制,缺乏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的劳动收入,医者难以静心,患者也难以安心。正是鉴于这一点,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健全医务人员等适应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为重建医患信任铺垫“地基”。
  实现“病有所医”是一个系统工程,诊治医疗行业自身的沉疴痼疾,必不可少。深入推进医改,理顺医药价格,还原医疗技术服务价值,让医生靠技术吃饭,拿“阳光收入”,才能重塑职业价值,让医生行医有尊严,让医患之间多一些顺畅。(李晓宏)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明天,谁为我们看病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