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当地有关部门对外公布的专家初步结论,按照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规范,房屋底层承重砌体结构不设防潮层,使用过程中,造成砖基础长期处于雨水浸泡,使墙体潮湿,引起承重墙体风化严重,导致底层墙体强度不足引起倒塌。
但社会公众普遍认为,这个客观因素绝非是悲剧的唯一原因。因为,房子早在十多年前就出现了问题,担心房屋有危险的居民近几年数次向街道和住建部门反映情况。但遗憾的是,居民的反映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街道曾经组织专家进行鉴定,结论是这样的房子“还不符合危房的标准”,因此没有采取进一步措施。但铁的事实是,关乎18户人家43个人生命安全的6层楼房轰然倒下了。
痛定思痛,我们需要对楼房倒塌背后的许多疑点加以追问:是居民楼房建设交付使用时就存在安全隐患,还是居民居住过程中护理不当出现了问题?接到居民反映后,有关部门没有足够重视的症结在哪里?专家得出楼房“还不符合危房的标准”的结论是否经过认真鉴定?如果居民在反映楼房问题时就能够得到及时重视,有关部门及时介入准确鉴定,防患于未然,这样的悲剧是否可以免于发生?但这些问题目前依然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要使追问不落空,还需要启动追责倒逼机制,毫不回避地剖析这些事故深层次原因,对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疑点、每一个环节进行全面排查,对负有责任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问责。还要举一反三,建立相关机制,按制度行事,用制度管人,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增加安全责任意识的“提前量”,不让每一个生命遭受伤害。陆波岸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