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也需“转型升级”

时间:2012-11-20 09:25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有媒体报道,在北大举办的某次活动中,于丹被呛声。因为她太有名了,连带着这件事被炒得火热,一来二去就成了网上的热点,引来不少人围观。但是,围观之后似还可思考一番。

  这些年,国学火了,讲国学的专家也火了。过去,柳敬亭“一日说书一回,定价一两,十日前先送书帕下定,常不得空。”(张岱《陶庵梦忆》)。今天,于丹四处演说,频繁出书,赚得钵满盆满。

  但是,读者、观众在成就了他人的辉煌后,自己得到了什么呢?当年于丹刚开始讲《论语》时,有人说,就算她讲得不对,起码能让百姓对经典著作产生兴趣。几年下来,于丹的书依旧热卖,可元典的公认好注本如杨伯峻的《论语译注》还是乏人问津。看来,读文本和听解读不是一回事,要真正想到彼岸,还得小马过河。

  中国人的阅读率一直不高,这是有调查数据为证的。很明显的表现是,在高铁上、飞机里、排队时,大家要么枯坐,要么看手机,极少有人翻书,更别说看《史记》、《汉书》了。

  是因为国学太长吗?《老子》不过五千言。是因为国学难懂吗?《悯农》唱诵至今。是因为国学没用吗?对了,症结大概在此了。看一遍《荀子》能赚钱?读一通《诗经》能升官?这些年流行的是:学《孙子兵法》要与商战联系,看“三十六计”要与经营挂钩。

  看起来,国学火了;其实,国学远没有火。当然,国学本也不需要火。只要你愿意,有光、有空、有书,就可以学国学了。闷声发大财可以,闷声学国学也可以。

  当社会浮躁时,推波助澜不需要,启蒙清源正当时。供给满足需求是经济学公理,但需求如果低俗,那供给就不会高尚。提升需求者的品位是长期过程,提高供给方的水准是现实可行的。这方面或许可向台湾艺术家林怀民学习。林怀民的“云门舞集”在演出前首先说好,演出中不许拍照。人家花钱来了,拍个照都不行?真不行,只要有人拍照,林怀民马上停止演出。一来二去,观众逐渐不在演出中拍照了,开始认认真真、专心致志欣赏演出了,从而完成审美过程,提升自己。

  于丹被呛声,是一件尴尬事。但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我们的文化产业,跟中国经济一样,亟待转型升级,当务之急是不再去一味用所谓的“心灵鸡汤”去迎合市场需求,而应该积极主动培育市场,脚踏实地地提升国人的审美体验和审美质量。(熊建)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文化产业发展迎来新红利
  • 举国造“韩流”启示振兴文化产业之道
  • 举国造“韩流”启示振兴文化产业之道
  • 文化产业,民营企业的新大陆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