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保障房”背后的数字之谜

时间:2012-05-15 09:38来源:央视网评 作者:邓海建 点击: 载入中...

  
  1000万套保障房的任务中,武汉分到11.8万套的任务量。根据记者的调查,本应该建设保障房项目的武汉市东湖高新区茅店村却没有动工。一座已建成十多年的学生公寓,被钉上了“公租房”的牌子,并称是去年开建的。去年武汉市住房保障与房屋管理局曾以报纸广告专版的形式刊登文章,称“保障性安居工程目标101.98%圆满完成”。(5月9日《新京报》)


  保障房不够,旧公寓充数。此类伎俩,不过走的是“无根树”、“无根菜”的路线,或欺骗遥感技术,或蒙蔽监管耳眼。反正能李代桃僵,别说“保障性安居工程目标101.98%圆满完成”,就算小数点后移,也非难事。一两桩乱象也就罢了,但从去年保障房建设立下军令状以来,各地骗术不断、骗局连绵——而在前几日,国务院办公厅还专门下发《关于建立保障性工程统计制度的通知》,八部委联合监控保障房建设,封杀数据造假。然而,将教师宿舍、企业员工宿舍,甚至学生宿舍等“筹”进保障房账单“充数”之弊仍难禁绝,症结何在?


  有些冠冕堂皇的数据,早已突破了人类的想象极限。按国务院要求,去年11月底前, 1000万套保障房要全面开工。据住建部数据显示,去年5月底,全国保障性住房开工340万套——然而仅仅4个月后,“全国保障房已开工986万套”,已完成年度计划的98%。这突然多出来的600多万套保障房从何而来?这样的速度,令业内人士颇为瞠目。也就是在此般“喜人增速”之后,“填数”的猫腻不断被媒体轻飘飘揭穿。


  2012年初,国务院保障性安居工程领导小组在北京首都大酒店与各地方政府签订2012年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责任书,确定了当年度开工700万套以上、竣工500万套以上的工作总任务。此前,住建部部长姜伟新多次提醒各级地方政府,尽管开工量较2011年有所下调,但在建量2012年将是“历史上最大的”。最大的数量压力之下,如果没有最严苛的“防水”措施,难保不会有最大、最泛滥的“注水”创意。


  对保障房不上心的理由,主要有三:一是楼市调控风声趋紧,有效抑制涨价势头的同时,也伤了“土地财政”的心,保障房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任务重、资金紧,矛盾突出,作假看似也算“情势所迫”;二是目标责任制约束偏软,早在2010年7月,住建部就表示“将对各地的保障性住房开工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的督促检查,检查结果不好的,要通报批评”,但及至去年3月,580万套保障房未完成情况仅仅向社会做了一下通报,之后便不了了之——有了这样的“前车之鉴”,如何挡得住敷衍塞责的心?三是糟蹋蹋的保障房质量似乎无人关心。数字作假还是小问题,质量作假就是对事故隐患的放任与放大。去年底,武汉市硚口区面积最大的经济适用房项目紫润明园爆出多处地基下陷、墙面开裂、楼房漏水等问题,被称之为“楼脆脆”。吊诡的是,这样一个“问题项目”,不仅顺利通过质检、消防、特种设备检测、环保、规划等多个部门的层层验收,获得了武汉市建筑工程黄鹤奖银奖、武汉市结构优质工程,还头顶“保障房项目建设样板工地”的光环,供其他建设单位观摩学习——保障房质量安全如斯,数字上掺水何足为奇?


  一样的房子,命运冰火两重天。譬如江苏扬州市房管局推出政策,购(精装)房最高可享受房屋合同价款千分之六的财政补贴,尽管地方部门说辞多多,但这一新政还是被业界认为是宏观调控下的“救市”政策,有刺激市场需求之嫌。对保障房不上心,对商品房偏心,“山寨保障房”背后的数字之谜,说穿了,还是地方部门趋利行为无约束、民生保障无底线,挤干水分也许容易,真金实银为保障房埋单却殊为困难。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郭夏:开放创新“金砖+” 命运与共亚非拉
  • 博论|“主旋律”蕴含巨大精神力量
  • 四个自信”系列之二《理论之光》
  • 【地评线】守护“第五空间”,增进民生福祉
  • 从“闲人免进”到“城市客厅” 常州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有效破解
  • 【地评线】中国外贸为何“韧性”十足“逆势”而上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