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这一民间艺术的发展,60年代曾数次举行皮影调演,并对民间皮影班子进行组织、管理和领导。“文革”期间.传统的皮影剧目遭到禁演,许多民间艺人被迫改行。改革开放后,陇东皮影获得了新生。80年代后,陇东皮影在演出方式、音乐道具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改革,演出效果得到进一步加强。庆阳地区曾多次举行皮影戏调演,对优秀艺人和演出单位进行表彰。如今在庆阳地区有许多皮影班子,活跃在陇东城乡,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皮影剧目和艺人。陇东皮影以其灵活多变的演出方式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赢得人们的喜爱。
三、 民歌
陇东人善唱民歌,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他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劳动实践创造出大量脍炙人口的民歌,在民间广为传唱。语言朴实,曲调流畅,且明快易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勤劳智慧的陇东人民又不断创造出新的作品,使陇东民歌更加丰富多彩,千姿百态。无论是农夫、脚户(生意人)、牧童、工匠、学子、先生,还是老翁、小伙、姑娘、媳妇,张口就能哼上几句自己心爱的民歌。 陇东民歌,有独唱、对唱、领唱、齐唱等演唱形式,以小调为主,兼有大量的信天游。在劳动中演唱的主要有各种劳动号子,如耕田号子、打夯号子、碾场号子、放羊歌等,伴随劳动的节奏自唱,借以协调动作,鼓舞情绪,消除疲劳。情歌是陇东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有《马五子》、《梁山伯与祝英台》、《交朋友为什么这样难》等。反映了人们对爱情生活的赞美和期盼。反映被压迫阶级痛苦生活和向封建统治阶级发出抗争的民歌,有《卖婆娘》、《遭年成》、《磨妇妇》、《长工谣》等,观点明确,思想性强。在陇东民歌中,数量最多,流传最广的是反映民俗生活的民歌,如《光棍哭妻》、《织手巾》、《折花椒》、《打马萝》、《出嫁》、《秃子尿床》、《赶集》等,每一首都描写一个生活侧面,抒发人们对生活的深切感受。
早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随着革命斗争的发展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陇东民歌也发展到了高潮,其内容主要为歌颂共产党,歌颂革命,赞美新事物,唤起民众,如《南梁来了刘志丹》、《红军活在咱心上》、《穷人喜欢苏维埃》等。1944年,环县农民孙万福创作的《高楼万丈平地起》,在陕甘宁边区政府召开的边区劳模大会上演唱。轰动延安城,《解放日报》作了详尽介绍和高度评价。后经贺敬之修改,并改名为《咱们的领袖{毛泽东》,在全国传唱,至今不衰。
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陇东民歌吸引了众多音乐家、艺术家到庆阳地区采风,从中吸收艺术营养,并对其进行了大规模搜集整理,先后出版了《陇东民歌》、《庆阳地区民间歌曲选》等,使这一民间艺术奇葩放射出更加亮丽的艺术风采。
四、 道情
陇东道情由陇东民间说唱演变而来,以皮影形式盛行于陇东的庆阳、环县、华池一带。清代,环县著名道情艺人解长春就曾带着他的道情皮影班子到宁夏、内蒙古、陕北一带活动演出。
陇东道情唱腔属板式变化体,主要板路有“慢板”、“飞板”、“大开板”、“大哭板”、“弹板”、“菩萨祭子”、“卖道袍”等。其演唱形式主要以“嘛簧”为主,“嘛簧”又称“帮腔”,一人唱,众人合,是陇东道情的突出特色,这在其它剧种中极其罕见。演唱时在每句或每段唱腔的末尾,根据固定的唱腔,由全体演职人员和观众随之合唱,台上台下融为—体,气氛热烈,声势宏大,被戏称为“吼塌窑”。其声腔特点是说唱性强,节奏自由灵活,板眼局限很小:以字求音,以音行腔,具有自然语言的韵律:演员独立吟诵、演唱,不用伴奏,只在过门和嘛簧的地方才有乐器加入,从而形成鲜明的地方特色。
建国后,陇东道情得到进一步发展。1954年,环县道情艺人史学杰等,带着这一古老的乡土艺术,出席了全国第一届民族民间音乐舞蹈观摩演出大会,赢得了首都观众的好评,并由中国唱片社录制了唱片,从而受到了广泛关注。
如今,只要你来到陇东,不论做客农家窑洞,还是漫步大街小巷、田间地头,就会欣赏到那巧夺天工的剪纸,或许还能看到一场风格独特的皮影戏.听到那时而高亢激越、时而委婉含蓄的道情和丰富多彩的民歌,从中领略到黄土文化厚重的历史感和那独特的民俗风情。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