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民俗古今谈(一)(2)

时间:2011-12-27 23:54来源:中国甘肃网 作者:张怀德 点击: 载入中...

  三、早年的“文房四宝”

  人们一般把笔墨纸砚称为“文房四宝”。在今天看来,这几样东西都极为平常,且普遍为人们所使用。但在半个多世纪前的那些年月,这类东西不但在市面上比较少,而且价钱不菲。民国时期,在酒泉市面上出现的纸张种类并不多,大体常见的也就是麻纸、红白纸、牛皮纸、毛头纸等。而毛头纸在当时来讲算是上品,寻常人家一般用不起。

  那时的私塾学校很注重学生毛笔字的训练,但大多数学生又买不起纸,教书先生们便发明了一种练习书写的工具———“水牌”,以供学生练字。“水牌”其实是书本大小的一块木板,在两面都涂上“桐油”,即可用毛笔蘸上红土水在上面写字,写完字还可用水洗掉,这样就可以反复使用。红土在酒泉到处都有,这就不用花钱。但正规写毛笔字必须有墨,而那时市面上卖的墨锭价钱也是很贵的,于是有人便想出了一些土办法:把锅底灰弄到碗里,研细后倒上黑醋熬好,做成一种“土墨汁”,不但可以写大楷,还可刷黑板。

  过去酒泉不产毛笔,而市面上从外地购进的毛笔价钱很贵,学生们自然买不起。但当地人还是有自己的办法,用旧笔杆或空心木棍栽上羊毛,自制毛笔。这种笔虽然不是很好使用,但让学生练字还是没有问题。

  那时想买一方砚台,一般人根本办不到。据说在民国中期,一方普通砚台至少都值四五石麦子的价钱。于是人们就动脑筋就地取材,用青砖或磨刀石自制砚台使用。好在后来市面上大量出现了本地所产墨锭,这就方便了众多学子。

  常言道:“吃尽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回味早年间人们就地取材自制那些“文房四宝”的情形,真是精神可嘉。这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似乎有点不可思议。但时势造英雄,逆境创佳绩。毕竟人的智慧和力量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动力。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酒泉金塔金秋胡杨
  • 潮湖林场美丽胡杨林
  • 中韩合作兴建的乾陵黄土民俗村
  • 旬邑县唐家民俗博物馆风情
  • 纳顿庄园观土舞
  • 赤金峡水利风景区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