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秦直道之六

时间:2011-12-27 18:28来源:西安晚报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麻池古城城墙遗址。
  东胜市1989年立的秦直道遗址碑。
  秦直道终点麻池古城遗址。

  撰文/供图 徐伊丽

  探访阳周古城

  一大早,我们驱车去靖边县杨桥畔镇龙眼古城考察,据考证,此处便是现在有着重大争议的阳周古城遗址,也是秦直道所经的重要地段。

  阳周城在秦朝时为秦的上郡所辖县之一。我们眼前的阳周城遗址面积非常大,现存的我们能看见的城墙也很宽广。此城内外残砖碎瓦成堆,据当地的农民说时常有“五铢钱”、王莽“大泉五十”等钱币出土,他们也经常在此周围能捡到这些钱币、箭头等物品。

  此地与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有着紧密的联系。秦始皇的大将蒙恬就是蒙冤、最后囚死于此处的狱中,阳周还是秦汉时抗拒匈奴的前沿阵地,因而秦直道从这里经过就一点也不足为奇了,只是此处秦直道遗址被毁坏了。但是据当地的一个著名学者马杨先生说,他还能辨认出秦直道的路面以及走向来,甚至还能认出自靖边县向北直道经过沙漠的路线来,可是我一直没能跟他实地去认证。

  阳周古城在西汉仍就是上郡的一个县治,到西汉以后消失,我们在古城旁边发现大量的秦砖汉瓦,瓦上有着跟我们前几天在其他地方秦直道上发现的瓦片上一模一样的花纹,也是细小的绳纹。我们还拾到了几块青砖和板瓦。其中青砖有现代砖头的三到四个大,板瓦内面有云纹痕迹,行家认为应该是秦汉之物。

  直道边上的统万城

  在靖边广袤的毛乌素沙漠中,静静地躺着一片白色的建筑物,在深蓝的天宇下,黄色的沙海中,那建筑物像是外星人遗弃的巨大的白色飞碟。当地人都叫它白城子,它就是赫赫有名的五胡十六国时期的大夏国都城统万城遗址。

  统万城是由匈奴铁弗族首领赫连勃勃亲自选址而建的都城。我感到很是奇怪,为什么赫连勃勃要把都城统万城修在了秦直道边上?这不是很容易遭到打击吗?仔细一想,也对,秦直道在当时应该是一把双刃剑,你汉族人的骑兵可以迅速地通过秦直道出现在匈奴人的面前,匈奴的骑兵也可以通过秦直道迅速地出现在关中地区,甚至直抵长安城。我认为赫连勃勃当时修统万城的时候是有雄心大志的,统万城风水好,是他决定在这里修都城的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是他想利用秦直道进攻对手,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后来他在秦直道的原有路基上修缮秦直道,命名圣人条,而后长驱南下,直捣长安,一举攻破刘裕占据的长安,并很快拥有了秦岭以北的广大土地。秦直道往往为少数民族政权入主长安起到了重要作用。

  秦直道如何跨越古长城

  镇北台是古长城上最大的烽火台,位于榆林城北四公里的红山顶上。镇北台属于万里长城防御体系之一的瞭望观察所,是长城三大奇观(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之一,有“天下第一台”之称,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坚强毅力的结晶。

  上了镇北台能眺望北方的沙漠和西北方向的红石峡水库。突然,在我们视线的前方出现了一个我们感到十分熟悉的建筑,仔细一看,那原来就是秦长城,它的残垣蜿蜒前行,它舒展得特别利索,特别刚劲。秦长城的中间部分穿过陕西北部,把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划分开来,成为防御外族入侵,巩固中央政权的一道重要屏障。千百年来,人们一直是以防御为主的形象来看待历朝中央政府,可由南向北,蜿蜒而出的秦直道却打破了人们固有的概念,在这里秦直道与长城形成了T字形的交接,作为防御性质的长城和具有攻击能力的秦直道就像武士手中的盾牌与长矛,形成了攻防兼备的完善的战备体系,攻守在这里寻求到了平衡点。

  这里现存的古长城遗址的土质特别坚硬,最高处约3米,蜿蜒的断断续续的长度约十几公里,当年的雄伟依稀可见。秦直道和长城在榆林境内亲密接触,至于古直道如何跨越古长城,这对我们来说成为一个谜。榆林境内的秦直道已经被沙漠覆盖,找不到痕迹了,而古长城也多半被掩埋在黄土、黄沙层下,要想非常准确地判断出它们的交会处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鄂尔多斯高原上壮美的秦直道

  秦直道在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上的走向为:乌审旗北——伊金霍洛旗西(掌岗图)——鄂尔多斯市(东胜)漫赖乡海子湾二倾半村——达拉特旗昭君坟——包头九原郡遗址(今包头市郊麻池古城)。

  在鄂尔多斯高原上修直道比在陕西和甘肃要容易一些,这里没有山,只有一些塬,修直道如果遇到沟壑只需用红沙石土填平即可。内蒙古境内的秦直道是很有特色的一段,这一段直道南北贯穿鄂市全境,以漫赖乡海子湾二倾半村到城梁段保存最为完好,很值得一观。高原上极目远眺,直道像一条黄龙,气势十分壮阔。

  在东胜吃过午饭,于中午沿109国道向北疾行,过罕台镇,在路边相继看见两通当地政府多年前立的秦直道遗址石碑。站在碑前朝南北眺望,山梁正脊或坡脊开凿的4个垭口遥遥相对,连成一线,垭口宽约30米。

  “堙谷”痕迹在这里也十分明显,道路经过的丘陵鞍部都作了填充。由于没有专家和向导,我们也不敢确认这到底是不是秦直道的垭口,我们察看了曾被大水冲开的断壁上的路基断面,确定“堙谷”部分路基底宽最多有60米,路顶宽25到40米,残存的最厚的垫土厚度有5米多。路基的土质应该是取自当地的红黏土和沙岩的混合物,并层层填垫,很是坚硬。在这一段秦直道遗迹的东面由南至北还分布有大顺壕、苗齐疙尖、城梁三座古城和亭障遗址。其中城梁古城遗址1989年12月9日被东胜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秦直道终点:麻池古城

  包头是秦直道的终点。由于包头北依阴山,南临黄河,扼守着“石门谷”这一阴山通道,控制着“秦直道”与“固阳道”之咽喉部位,因此,秦、汉时期均在此设郡,秦称九原,汉称五原。

  车到包头,我们一下高速公路便迷失了方向,遇到了一个骑摩托车的男士,此人很热心,说刚好跟他同路,让我们紧跟在他摩托车之后。

  日暮黄昏时我们急急赶到了坐落在包头麻池乡西北角的麻池古城去凭吊怀古。现在留存的麻池古城建于汉代,是包头地区保存较好、规模最大的古城郭遗迹,被确定为内蒙古自治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据史料记载古时在此有13个沤麻池,村庄因而称为麻池村,古城坐落在村后,后人就以村名为城命名。这里没有一点秦直道的踪影,甚至连个介绍秦直道的文字也未曾见到,但此处的确是秦直道终点。秦时这里为九原郡,汉代在直道终点又修建了这座城,这座两千多年前修建的一个巨大的城池现在依旧屹立在大地上。秦直道发挥真正功能是在汉代,因而直道沿途留下的汉代文物较多,人们肯定取其大而忘其小,再说此处秦直道被一些大大小小的古代与现代建筑物给覆盖,古城却还在,所以没几个人知道此处还是秦直道终点。

  刚走进麻池古城有一个现象吸引着我们的好奇,在古城境内有两个大土包,跟远在千里之外的甘泉宫里所发现的一样,这难道是巧合吗?是汉代的产物是毫无疑问的了,那么这两个土包又是干什么用的呢?它们又叫什么名字呢?我们无从知晓,根据其他资料,也可能是瞭望或者是祭祀天地用的吧!因为汉武帝当时是比较信奉神灵的。

  如今的麻池古城遗址内是一片片的麦田,还有许多树木。我们还了解到,古城内及其周围先后出土了大量云纹瓦当、文字瓦当、五铢钱、陶戳等西汉遗物。1954年在麻池召湾16号墓曾挖掘出金、银质的虎、豹、骆驼形镂空饰片,出土了有狩猎图案的筒形器等,具有鲜明的匈奴文化特色。有专家将当年秦直道的路线以及王昭君远嫁匈奴的路线相比较,结果竟然相当吻合。考古工作者还在这里发现了刻有“单于和亲”“千秋万岁”和“长乐未央”等文字的西汉末期的瓦当。显然这是为纪念昭君等一批汉代公主出塞而制作的。在古秦直道沿线,有不少与王昭君有关的遗迹和传说,如昭君坟、嫱湖等,这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说明,昭君孱弱的身影就是随着漫漫无尽的秦直道渐渐北去的。

  这样看来不光是王昭君远嫁匈奴走的是秦直道,汉代所有和亲的公主当时走的都是秦直道,文姬归汉走的也是秦直道,战争和贸易、民族间的融合等等应该都离不开秦直道,可见秦直道在汉代是相当重要的道路,使用频率相当高。

  我们站在坚固的城垣遗址上,暮霭下的古城朦朦胧胧,使人产生无限遐思。

  秦直道延伸了近八百公里,终于在这里到达了终点。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中国秦腔博物馆内宝贝多
  • 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翠华山
  • 景教寺院——大秦寺
  • 建设中的兰州新区
  • 秦始皇陵兵马俑
  • 人像彩陶罐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