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板街 钟楼脚下“白菜心”

时间:2011-12-27 17:58来源:西安晚报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今日案板街。
  案板街北口路西是易俗大剧院。
  案板街边唐城大厦后面的小巷。

  案板街,顾名思义,因出售案板而得名。得名始于清朝顺治年间。有老西安记得,解放前后,那里还是售卖案板的马路市场。如今,整条街上早已不见案板踪影,昔日的皇城、王府更是痕迹全无。但是街上林林总总的店铺,依然延续着旧时的繁华。

  案板街之前的名字叫南巷

  案板街位于东大街西段北侧,与骡马市隔东大街相望,南起东大街,北至西一路,长235米,宽8米。案板街整条道路很短,距钟楼很近,步行两三分钟的路,属于西安城的“白菜心”。

  地处繁华市中心的案板街历史久远。从唐皇城与今西安地图的对照来看,在唐代,案板街的位置属于皇城之内。据西大历史系退休教授张永禄介绍,唐皇城为中央机关所在地,案板街那里是被一个叫都水监的中央机关所使用。所谓都水监,就是国家水利工程管理机关。唐末以后,长安城缩建,案板街附近才开始成为居民区,临街开店的景象开始出现。张教授认为,案板街真正形成街巷也应该始于长安城缩建之后。

  到元代,案板街这块地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据西安地名专家葛慧老先生介绍,在元代,案板街叫做南巷。这块黄金地段被当时的统治者看中,要建立起一个大的蒙古贵族居住区和元朝中央驻西北七省御使行台衙门,俗称台察院。台察院是政府的监察机构,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检察院,有监察、纠弹地方官员之责。为了腾地方,这块区域及附近的原住居民就被迁向了城外,进行屯田,被迁走的居民有二千余户、一万余人。

  不过,对于案板街附近成为蒙古贵族居住区一说,张永禄教授有不同意见。他表示没有看到过相关历史资料。他说,迁走居民去屯田之说或可能有,但对这里变为蒙古贵族居住区的说法不认同。根据查询,张教授认为,在元代,案板街一带非常繁华,人气极旺,根据《马可波罗游记》中有关描述,应该是“人生所需之物城中皆有”,所以,那里应该是百姓居住区,不可能仅是蒙古贵族居住区。

  到了明洪武初年,案板街附近成为了明秦藩贵族居住区,北边建起了朱元璋次子秦王朱樉的秦王府。张教授说,现在案板街的北口,就刚好在这座秦王府的外城墙之外,紧邻城墙。后来朱樉的第三个儿子朱尚煜的保安王府,就建在现在案板街的位置上。

  据资料显示,案板街这个地方真正出现销售案板的商户,是从清朝初年开始的。

  临潼有个南巷村

  当年从案板街附近迁出的一万多居民去了哪里?葛慧介绍,这些人被迁到了栎阳(即在今临潼一带)屯田。《元史·兵志》和《长安志图·屯田》里记载,元至元十一年(1274年),设栎阳屯田府,迁移府城居民二千余户、万余人去栎阳县屯田。在这次为栎阳屯田迁走的人中,基本都是当时住在案板街附近的居民。

  屯田,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组织劳动者,在官地上进行开垦耕作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元朝虽然是游牧民族建立起来的一个中央王朝,但是在治理中也秉承了先前中央政府进行屯田的这一做法。幅员辽阔的元朝,各卫、行省,都设立屯田。

  迁到异地的居民,在新地方开始了辛苦劳作。虽然一切重新开始,但有些东西依然不变,他们把原来居住地的名字也带走了。如,元朝的北大街东部有马巷(即今天的西一路,西一路西口解放后还叫马巷口)、有南巷,所以,后来栎阳的屯田村村名就有叫做南巷、马巷的。

  在如今的临潼区交口街办,仍然有叫南巷的村子。葛慧说,这个南巷村,应该就是元代那次设栎阳屯田府时形成并保留下来的。

  6月29日,记者通过采访得知,现在临潼的南巷已不是独立的村子了,而变成了临潼区交口街办郭阳村下辖的组。据郭阳村村支书梁雪梅介绍,曾经,南巷是一个自然村,大约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划归到郭阳村,分南巷一组到五组,位于交口街办的北部。南巷组现在约有村民二百余户850多人,人们仍然靠耕地为生,生活安静、踏实。对于专家考证出的南巷来由,梁书记坦言自己还没听说过。而村里的其他人也都不知情。梁书记说,这可能是因为历史太久远了,信息没再传下来。而在此之前,大家还以为这里是因为在清河之南,村里又多巷道,所以得名南巷的。没想到竟然是从繁华的西安城迁出来的,还和钟楼脚下的案板街有此渊源,大家觉得很有意思。

  清初时因买卖案板而得名

  案板街一带在历经了几轮变迁之后,到清顺治年间,这一片改建成满城。葛慧分析说,明末清初时期,商品经济萌芽出现,这条满城中的南巷因卖案板,而由此改名为案板街。

  关于案板街在清代时的商业信息,历史的记载几乎是一片空白。但是,遥想案板街在清初顺治年间既然能以案板作为取名因素,可想当时这条街上售卖案板的绝不止一两家,想必是因为案板经营相对较为集中,形成了一定规模及影响,从而留下了这一独具特色的街名。

  虽然清代时案板街的销售状况我们不得而知,但据现在一些年岁长的老西安回忆,直到解放后,案板街还有销售案板的店铺。据72岁的李福安老人讲,在解放前,案板街上还有卖案板的,一些南山的农民用“地老鼠”小推车把案板、板木等生活用具运到城里来卖。那个年代,街景比较空旷,路边有一些平房院子和一些搭的棚子住着居民。来做生意的买卖人就集中在道路边。那时销售货物大多没有固定的店面,早上,卖东西的人将货物带到市场来卖,到了晚上,集市就散了。那是自由市场,好像也没人收税。有时,案板当天卖不完,他们晚上就不回去,沿街睡下,第二天接着卖。这些生意人生活窘困,回去时,往往还捡些菜叶带上。五十年代以后,案板街两侧慢慢开始出现店铺。

  对案板街随后的发展,50岁的张静女士有记忆。张静生在西安、长在西安,家住得离案板街较近,她记得,那时候的案板街远没有现在宽,像个小胡同,两边是些小楼房,“土坯房、带房梁的那种。”沿街的房子一层用作店铺,那时的店铺没有华丽的门头,都是在门口挂个牌子,上面黑字写上经营的内容。在她小时候,案板街还有一些小木器店,卖搓板呀、月饼模具之类的小件木制器具,“我们家的搓板就是在案板街买的,用了好多年,最后都磨得没有棱角了,还舍不得扔掉”。

  案板街这个街名,是清光绪《西安府城图》就有标注、现在仍存用的清满城内街名之一。1966年,案板街改名工农街,1972年恢复案板街名称。

  商业与文化气息共存

  短短的案板街不但具有商业气息,还具有文化气息,多家文化单位先后落户这里。

  案板街一带现存的最老单位,非西安易俗社莫属,它已经历了百年岁月。易俗社的存在,为案板街带来了戏曲艺术的神韵。百年来,不管是古香古色的易俗社剧场,还是气派现代的易俗大剧院,都留下数不清的秦腔名家、戏剧大师演出的身影。年逾九旬的张世德老先生介绍,早期易俗社占据了案板街这一带大片地方。那时演戏的舞台比较简陋,易俗社的围墙还是土墙。有些小孩子常翻进墙去看戏。有一次看戏的人多,还把一处低矮的围墙给挤倒了。

  在易俗社之后,1946年钟楼电影院、1984年陕西美术馆也相继在案板街一带建成落户,小小的案板街文化味越来越浓。陕西美术馆副馆长娄根领介绍,美术馆与当年的唐城百货大厦共用一栋主体楼,位于案板街东侧路边,东大街上有它的正门,案板街里还藏着它的后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他和同事们大多是骑自行车、摩托车上下班,正门东大街上没有存车处,他们都把自行车、摩托车骑到案板街,走那里的小门。街上热闹嘈杂,但是一进入美术馆,就顿时安静下来,有份闹中取静的自在。

  案板街南口边的钟楼电影院,珍藏着多少西安人美好的记忆,很多西安人,就是从这座影院开启了自己的电影之旅。钟楼电影院党委书记兼副经理余女士介绍,在电影市场鼎盛时期,许多影片放映时钟楼电影院都出现过观众爆满盛况。她还清楚地记得,当年的《泰坦尼克号》《生死抉择》等电影放映时,除了每天上午的两场外,从下午到晚上都是满场。

  这里的繁华很低调

  现在的案板街,距钟楼近在咫尺,和最繁华的商业街东大街相交,隔东大街与热闹的骡马市相邻。既然身处城市最宝贵的黄金位置,寸土寸金的商业定律对案板街同样适用。

  不过,与对面的骡马市相比,案板街的繁华显得有些“低调”。许多人不知从案板街走过多少次,却不能像记得骡马市那样报出案板街的名字。

  虽然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和八十年代,案板街先后有过平安商场、唐城百货这样在全市名列前茅的百货卖场,成为那个时期人们的购物天堂。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案板街渐渐没有了大家耳熟能详的大商场,反倒是林立的各种小店铺活跃其间,经营的内容也变化较大,百货类基本退出,餐饮、通讯类唱起主角。这些不声不响的变化,正在演绎着新时期案板街的发展。

  民间记忆

  40多年前街口曾有

  24小时营业食堂

  60多岁的高捷女士是东大街的老住户,对案板街一带很熟悉。

  高阿姨回忆说,上世纪六十年代,案板街西侧有当时西安城最大的商场之一的平安商场,商场里经营布匹、鞋帽等百姓需要的各类商品。这种老式商场只有一层,顶很高,砖地,里面是一道一道的柜台,营业员和顾客之间隔着柜台,营业员站在柜台里面,顾客看上什么东西,要通过营业员来拿取。商场之外,有许多卖小吃小喝、小人书的小摊点安营扎寨,并借助着平安商场的人气,逐渐又形成了一个露天的市场,人们习惯上就叫它平安市场。在街东侧,高女士对案板街煤场、生意兴旺的徐家稠酒,还有那北口的电车公司(今公交公司前身)印象深刻。在案板街与东大街交会处,东有照相馆、红旗妇女商店,西有食堂、食品铺子。值得一提的是,这个食堂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还是24小时营业的日夜食堂。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左右,平安市场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1984年左右,名噪一时的唐城百货在之前街口照相馆的位置矗立起来,“走,逛唐城去!”成为很长一段时间里,西安人购物的首选。

  住在案板街十几年

  最爱去剧院看戏

  贾巧玲是陕北人,在案板街1号院住了十几年了。今年61岁的贾巧玲阿姨性格开朗爱笑,让和她说话的人感觉很亲切。对于自己住的这个地方,贾阿姨挺满意,因为去剧院看戏是她的一大爱好,而这里又是如此的方便!

  在跟记者聊天时,贾巧玲已经算不清这些年总共去看过多少场戏,但是不管是易俗大剧院,还是易俗社剧场,都留下了她和同伴的欢声笑语和喝彩声;一场场秦腔、越剧、歌舞剧里精彩的表演,也深深印在她的脑海里。贾阿姨还喜欢看电影,当然,近在咫尺的钟楼电影院是首选。贾阿姨期待新的影院早日改造好,到时她再去那里看电影。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世界最高寺庙——绒布寺
  • 铜人原 骊山脚下藏金人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