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永登满城建立的著名历史事件

时间:2013-05-13 08:00来源:鑫报综合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满城旧城墙(资料图片)

满城旧城墙(资料图片)





永登古称庄浪,地处兰州、西宁、武威等西北大中城市之间,是兰青、兰新铁路、高速公路的空港围合之地,是西部走廊的门户,也是自古至今的交通要道,乃兵家必争之地。这里曾是古代少数民族如羌、戎、月氏、匈奴、鲜卑、吐蕃、回鹘、女真等少数民族群雄逐鹿、嬗变更迭、融合汇通之地,留下了经久不衰的多元民族文化。满城正是至今保留在此地最完整的古代军事防御建筑之一,至于为何在此地建立一座规模如此宏大的满城,就让我们从一些著名的历史事件来追根溯源。

    永登满城的修建及简要历史回顾

    永登满城,俗称平番满城。乾隆二年(1737年),清政府的正白旗副都统色尔古楞率满蒙汉协领、佐领、防御步兵尉及八旗骁骑1000多人,步兵400人前来驻守庄浪,并在第二年征调大批的农民和兵士在县城南大约2.5公里左右的地带修建城堡。四年后竣工,于是官兵家眷等便入住此处长期驻守。该城南北长752米,东西宽527米,呈长方形,面积约39万平方米,比北京故宫的一半还要多。城墙底宽10米,顶宽8.5米,高11米,除了长度外,城墙所有的规格都高于故宫的城墙。墙外包砖两层(后全部剥落,只剩土墙)。该城原建有内外8门,有门楼8座,角楼4座,铺楼16座,军房50间,兵房2442间。东门外有一开阔平地,辟为教场(操练和检阅军队的场地),并建牌楼1座、演武厅1座。城内东西、南北两条大街,有纵横数条小道相同,大十字建有关帝庙。全城设计合理,布局整齐。满城建成后,远近行商的汉民逐渐前来贸易,加之满城位于丝绸之路古道,又离县城很近,便很快形成南、北门(现柳树乡复兴村、城关镇满城村)街市,曾繁华一时。

    乾隆初年,在满城居住的正白旗满族有506户,2000多人。正白旗是八旗中的上三旗之一,也是皇帝亲统之一。《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就是正白旗人。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调西安满营部分兵力前来驻防,裁副都统,设城守尉。下设佐领5名,防御5名,笔帖士(为满语“儒士”,一说是汉语“博士”的音译)1名,云骑尉3名,领催30名,共官兵840名。道光初年,满城官兵有835人。光绪年间,庄浪满营共计有前锋领催马甲680名,步甲64名,炮手10名,养育兵75名,弓箭铁匠15名,马320匹。到宣统时,有满族147户,721人。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裁城守尉。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甘肃提督张广建强令城内满人迁往坪城满洲营耕种自食其力,城内满人从此分散谋生,少数仍留在城内西侧。到了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满民亦遇凉州镇守使马廷勃之西军烧杀,更使城内一片荒凉,破败不堪。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驻防武威的骑五师马步青部韩起禄旅在满城内东部建营驻防。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国民党中央税务总局又利用满城营房集训缉私总队。到1952年,人民解放军某部进驻满城,城内剩余的10余户满族全部外迁。

    清康熙年间,庄浪满城尚未建造时,清政府就曾多次对西北用兵,八旗军兵及汉族绿营兵就多次驻扎庄浪地区。

    征讨策妄阿拉布坦

    策妄阿拉布坦,清代准噶尔部首领,号额尔德尼卓里克图珲台吉,系准噶尔部原首领僧格长子。僧格于1670年被暗杀后,其弟噶尔丹自西藏返回,在达赖喇嘛以及和硕特首领鄂齐尔图车臣汗的支持下登上了准噶尔大汗之位,策妄阿拉布坦遂率部众依附噶尔丹。随着统治权力的扩大,策妄阿拉布坦与清朝政府的矛盾日渐加剧。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他派兵袭击哈密北境五寨;两年后,又开始密谋反对西藏掌权者第巴桑结嘉措。1717年,策妄阿拉布坦派策凌敦多布率6000军从和田出发,自西路入藏,一举击败拉藏汗。12月2日,远征军攻占拉萨,杀拉藏汗,在全藏建立了统治。

    1718年,清政府自四川出兵西藏,但是被策零顿多布击败。次年,再度出兵征讨策妄阿拉布坦。康熙任命其第十四皇子恂勤王允禵为抚远大将军,并全权负责,年羹尧为四川总督负责后勤保障。10月16日,策凌敦多布兵败逃走,清朝建立了对西藏的直接统治。之后,清朝向准噶尔本土发动了攻势,一度占领乌鲁木齐,但不久后因为康熙帝去世而撤回。1723年,策妄阿拉布坦又支持罗卜藏丹津在青海发动叛乱。这次征战在允禵的奏折中可见一斑,“臣等二月初六日至恒城渡口,追及第二队伍,于初十日一起安抵宁夏。臣等拟将马匹休息五六日,带领第二队至庄浪,由彼第二队派至凉州喂养马匹。拟令第三队在后休息,至庄浪喂养马匹。其都统旺乌哩、副都统伊哩布即无议商,拟令带领第三队留守。臣等由庄浪带领第一队前往西宁。”可见,此次用兵分三队出发,三队均先到达庄浪,再由庄浪调往凉州、西宁各地,第三队留守庄浪。到达庄浪后,1719年三月初五日的奏折中又描述道:“臣于三月初一日至庄浪卫。据将军富宁阿派来护送使臣之笔帖式喇特那报称‘使臣等于初二日至凉州’等语约于初四日至庄浪卫。臣拟将由西安路来之第一队兵、臣所带第二队兵、后行之第三队兵以及自西宁前往凉州之兵、自兰州前往甘州之兵,并未约集,而均在庄浪卫会齐。其署理甘州提督总兵樊世杰、凉州总兵李钟岳、西宁总兵王益谦等,各带绿营汉兵来迎亦在庄浪卫会齐。”奏折中讲到上述三队八旗兵虽并未约集,而均在庄浪卫会齐。另外,甘州(张掖)、凉州(武威)、西宁等地的绿营汉兵“亦在庄浪卫会齐”。庄浪成为此次用兵各路军队的会师处。可见,这次军事行动选择在庄浪为会师之处及调度中心并非偶然,完全是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考量。

    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

    罗卜藏丹津清代青海和硕特蒙古贵族首领,顾实汗之孙,达什巴图尔的儿子。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承袭其父的亲王爵位,成为青海和硕特部蒙古贵族的最高首领。

    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清朝廷令罗卜藏丹津与右翼贝勒察罕丹津、达颜等,统领青海和硕特蒙古右翼,以平衡青海蒙古各派势力,这使罗布藏丹津深感不快。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罗布藏丹津作为和硕特贵族的代表,参加了清军护送七世达赖喇嘛入藏坐床的行动。清廷却将功劳归于察罕丹津,封其为黄河南亲王,这又进一步激化了罗布藏丹津的不满。从西藏返回青海后,罗布藏丹津暗中约定准噶尔部策旺阿剌布坦为援,组织叛乱。这时,康熙皇帝去世,镇守西宁节制各路进藏军队的皇十四子允禵,离开西宁回京奔丧。雍正元年(1723年),罗卜藏丹津胁迫青海蒙古各部贵族于察罕托罗海会盟,发动武装割据叛乱。清政府闻变后,立即命年羹尧、岳钟琪等率军镇压,很快将叛乱平定。罗卜藏丹津逃往准噶尔部避难。清政府平定叛乱后,对青海地区的行政建制作了重大改革,使青海完全置于清朝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之下。

    历时十月之久的罗卜藏丹津的叛清活动被清军平定,但是这次以青海为中心,沿边数千里蒙藏僧俗同时并起的反清活动也反映出清廷对这一地区的控制是极其松弛的,因此,平定叛乱之后,如何加强对和硕特势力所及地区的控制消除当地潜在的动乱因素就成为清廷面临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这对后来清政府决定在庄浪修建满城的决策中不无影响。雍正二年(1724年),清政府在议复年羹尧奏《青海善后事宜十三条》时总结了战乱原因时指出:“边外自黄河入中国之处,至于河州、西宁、兰州、中卫、宁夏、榆林、庄浪、甘州等,其间水草甚佳,林麓茂密,乃弃此不守,以致蒙古等占据大草滩之地,将常宁湖为牧厂,是以各处相通,竟无阻碍。”据上则史料看出,清政府认识到青海蒙古问题的产生与此前放弃西宁、兰州、宁夏、庄浪等战略位置有很大关系。《青海善后事宜十三条》显然是主张在这些地区增派军队而接下来在庄浪驻兵及创设满城也就水到渠成了。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坐北朝南的连城鲁土司衙门
  • 灵秀青龙山公园
  • 猪驮山大佛与日月同辉
  • 永登发现元代《大藏经》珍贵版本
  • 永登薛家湾:神秘的中国“吉普赛人”村落
  • 永登薛家湾:神秘的中国“吉普赛人”村落(二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