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5月29日电 《参考消息》近日刊发文章《中国西北优势产业新丝路上结硕果》。全文如下:
在“中国石油工业摇篮”玉门市,王进喜的“铁人精神”深深激励着年轻的非洲石油工人韩丹;源自甘肃的牧草种子漂洋过海,在中亚、南亚牧区落地生根,惠及当地近两万户牧民家庭;甘肃制造的太阳能泵站,帮助多个国家和地区解决灌溉难题……
自西汉张骞出使西域以来,古丝绸之路横贯甘肃全境,甘肃成为中国和西方沟通的重要枢纽。千百年来,来自中国的丝绸、瓷器、印刷术、造纸术等沿着这条通道向沿线国家和地区传播,造福当地民众。
2000多年后的今天,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持续推进,在石油炼化、太阳能开发、旱作农业等方面积累大量经验的甘肃省,充分发挥地缘优势,持续加强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技术合作。这些技术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居民增收,成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生动写照。
“石油摇篮”育非洲人才
“中国的长城雄伟壮观,王进喜的事迹感人至深。从古代中国人修筑长城,到‘铁人’王进喜为中国石油奉献一生,中国人努力奋斗、坚韧不拔的品格值得我们学习。”非洲小伙韩丹说。
中国石油乍得公司员工韩丹(左一)在玉门油田总部开展石油原油相关实验。(王铭禹 摄)
今年27岁的韩丹来自非洲乍得,他曾在中国东北石油大学学习石油工程专业,2023年6月大学毕业后,他被中国石油乍得公司录用,在采油工艺技术部从事原油液面测试工作。今年2月,玉门油田举办的中非技能人才培训项目将他再次带到万里之外的中国。
穿上白大褂实验服,戴好口罩,紧盯测量仪上的刻度表……在位于中国甘肃省酒泉市的玉门油田总部实验大楼里,韩丹聚精会神地对刚采出的石油原油进行密度分析,以判断这批原油的质量。
玉门油田中非技能人才培训项目于今年2月在酒泉市举行开班仪式,首批19名来自乍得的员工在这里接受了为期35天的培训,内容包括技能提升训练、跨文化交流、安全应急强化等。
开发建设于1939年的玉门油田,被誉为“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85年来,玉门油田先后在土库曼斯坦、阿塞拜疆、阿尔及利亚等11个国家开展海外业务,向外输送1200多名技术和管理人才,参与了50个海外项目的技术支持和管理工作。
2023年8月24日,在中非领导人对话会中,中方表示愿实施“中非人才培养合作计划”,计划每年为非洲培训500名职业院校校长和骨干师资,培养1万名“中文+职业技能”复合型人才。
近年来,中国和乍得不断推进多领域合作,能源合作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积极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技术转移、人才培养等,促进当地能源产业发展。
玉门油田乍得公司副经理蒋锐介绍说,在中非友好合作的大背景下,玉门油田依托长期对口支持乍得采油、炼油的资源和技术优势,率先加入“中非人才培养合作计划”,并与中国石油乍得公司携手合作。
帕特里克·伯里曼已经在中国石油乍得公司工作4年,但像这样系统的技能培训,他还是第一次参加。
“培训内容主要是相关仪表的维修。上午学习理论知识,下午进行实操演练。我们的培训师有十多年工作经验,教得非常认真。从他身上,我学到了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他说,他会将学到的内容应用到工作中,为国家的石油工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除了技能培训外,玉门油田还安排学员参观王进喜纪念馆和嘉峪关长城。首批参加培训的乍得籍员工经过考核后全部合格,并拿到中国石油初级职业技能证书。
“中国石油乍得公司采油和炼油板块共有上千名乍得籍员工,我们计划在4至5年内完成所有乍得籍员工的培训工作,在当地逐步推广中国石油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为非洲技能人才职业晋级和发展提供基础支持。”蒋锐说。
太阳能技术普惠民众
一张光伏面板、一块控制器单元、一个小型水泵……在甘肃自然能源研究所太阳能光伏产品展览室,一座由上述三个零部件组成的太阳能泵站格外引人关注。虽占地不足1平方米,它却是甘肃省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开展太阳能民用化合作的典范。
“别看这个太阳能泵站体型小,却有很大能量。”甘肃自然能源研究所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研究室副主任乔俊强说。与常见的水泵站不同,太阳能泵站可以根据地形随时调整移动,且水泵能源全靠顶部的太阳能光伏板。只要有光照,就能通过光伏系统不间断发电,驱动水泵提水,把井水、河水泵到百米高的山间耕地上,用于农田灌溉。
乔俊强介绍,该所于2017年8月研制了这款产品。随后,通过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分别向巴基斯坦农业研究理事会和尼泊尔农业研究理事会的示范农场输送了一套该产品。
巴基斯坦和尼泊尔以农业为主,太阳能资源丰富。农作物灌溉、人畜饮用水等用水量大,但电源不稳定,农网、水利设施建设不完善。“太阳能泵站日均可抽水16吨,能满足8亩农田灌溉或320人的饮用水需求,在当地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乔俊强说。
除了太阳能水泵外,甘肃自然能源研究所还通过国家和省级各类科技专项、政府合作类项目等,持续研发太阳能路灯、太阳能景观灯、太阳能移动电源等各类太阳能产品。截至目前,已先后在巴基斯坦、尼泊尔、塔吉克斯坦建立了4个太阳能光伏技术应用示范点,累计在尼泊尔、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三个国家示范与推广一体式太阳能路灯90套、可折叠式太阳能锂电池移动电源600余套。
甘肃自然能源研究所党委书记魏军说,技术和产品的不断示范推广,强化了甘肃省太阳能技术产品国际化输出成效,拓宽了太阳能先进实用技术产品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转移转化的发展空间,在技术产品化和国际国内科技合作交流方面取得了新突破。
太阳能技术培训也是甘肃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的重点合作项目。据了解,自1991年以来,甘肃自然能源研究所一直承担国内、国际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培训项目,截至目前,甘肃自然能源研究所承办商务部、科技部、国家发改委、外交部的援外国际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培训项目102期,为130多个国家培训了2500余名技术人员和政府官员。
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研究所专家曾远赴非洲,在埃塞俄比亚和突尼斯举办太阳能适用技术培训班,在吉布提等国进行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技术培训等。
农牧业合作落地生根
兰州大学生态学院龙瑞军教授的办公室里,悬挂着一幅“一带一路”沿线全景地图。多年间,他的足迹遍布地图上多个国家和地区,沿途播撒农业合作的种子。
“我们团队每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致力于推动国际农牧业合作。”龙瑞军说,甘肃和南亚、中亚等地区在气候、地形地貌等方面有诸多相似之处,这为双方达成互惠互利项目、落实“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便利条件。
2017年,龙瑞军在巴基斯坦山区进行农业考察项目时发现,当地农业生产模式落后,农作物和饲料品种创新少,且冬季饲料短缺导致畜牧业发展不足。
“甘肃具有相对先进的山区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也有多种农作物和饲料品种。这些集成技术和品种可以通过‘一带一路’合作转移到巴基斯坦,帮助当地农牧民解决饲草短缺问题。”他说。
依托山地生态农业甘肃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龙瑞军团队陆续向巴基斯坦和不丹等国提供苜蓿、燕麦、红豆草和黑麦草等多个优质牧草品种。据他介绍,部分苜蓿和燕麦品种在产量方面较本地品种得到显著提升,目前正在积极推广示范,惠及巴基斯坦和不丹广大山区约2万户养殖家庭。
20多年来,龙瑞军团队陆续在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尼泊尔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作物推广、健康养殖、技术转移、生态保护等合作。在他们的努力下,来自甘肃的马铃薯、牧草等“希望之种”正在更多国家落地生根,惠及当地民众。
加强农业科技交流与成果共享是“一带一路”合作的重要内容。11年来,中国不断加强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的农业科技合作,分享农业发展经验,共享农业实用技术,有效提升了当地农业生产效率、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水平。
中国农业农村部国际合作司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中国已向70多个国家和地区派出2000多名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向多个国家推广示范1500多项农业技术,带动项目平均增产40%至70%。
不久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可持续发展国际合作科学计划”召开项目启动会。会议期间,龙瑞军就“环喜马拉雅草地植被多样性对牦牛择食特征及其泌乳性能的影响”项目汇报了研究内容和工作计划。
“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等国高寒山区的居民都有养殖牦牛的习惯。项目计划通过开展实地研究、开办培训班、技术转移等方式,为南亚山区带去先进的发展理念和养殖模式。”他说,这对保障当地粮食安全和营养安全意义重大。
一批又一批中国科技人员带着“中国技术”“中国经验”,成为古丝路上的新使者,推动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的技术合作不断走深走实。“下一步,应持续加深平台搭建、技术培训、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促进中国西北优势产业‘走出去’,不断扩大‘朋友圈’,实现产业优势互补、共同发展。”龙瑞军说。(记者 文静 王铭禹)
(责任编辑: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