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春耕好时节。在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武南镇下中畦村的一处高标准农田,集开沟、播种、铺设滴灌带为一体的播种机,在北斗导航系统控制下,穿梭往来,在麦田上画出一道道“五线谱”。种粮大户李双学双手叉腰站在地头,看着全程机械化作业的场景,宛若这场春播交响曲的“指挥”。
凉州区是甘肃重要的小麦主产区,今年小麦播种面积超过30万亩。当地近两年推广的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借助可控压力系统或地形自然落差,使水肥相融后,通过管道和滴头形成滴灌,均匀、定时、定量,浸润作物根系发育生长区域。既能提高劳动效率,又能节水节肥、抗旱保收,深受种粮户推崇,带来一系列新突破。
这是在甘肃武威市凉州区武南镇下中畦村拍摄的麦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王朋 摄
李双学今年流转了1200亩土地,种植小麦和玉米。“采用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的种植模式,劳动效率明显高了。”他说,这项技术实现全程机械化作业,一次可以播种13行,一天作业面积可达100亩,并且通过优化播幅,小麦抗倒伏的表现更好了。
与传统种植模式不同,这项新技术要求小麦条播的播幅由5厘米扩大到10厘米,行距由15厘米增加到20厘米,播种深度3到5厘米。“过去为了增加产量,种植密度大一些;现在种粮更科学,调整了播种的深浅、间距,可以增加农田通气性,减少病虫害,小麦抗倒伏性更好。”李双学说。
当地市场还推出了9行、19行的播种机,种粮户可依据实际购买或者租用。近几年,下中畦村推出农机社会化服务,李双学成立的合作社购置了各类农机超过40台(套),每年的土地托管服务收入超过35万元。
去年,凉州区遭遇较严重旱情,部分水库见底。“正常年份,每亩地浇一次水就要300立方米。”李双学说,水源有限,他只在小麦灌浆期浇了三次水,每次每亩浇水30立方米。
“当时心想坏了,麦田浇不上水,今年白干了。”李双学说,他预估减产超过五成,让他没想到的是,去年收获后只减产二成。
区里的农技人员告诉他,这项技术采用滴灌模式,水资源利用效率比大水漫灌更高,即便水源有限,也能保产。李双学也算了一笔账,按照往年,小麦全生育期每亩地需水量约600立方米,采用这项新技术后,只需要200多立方米,不仅节水,抗旱保收的效果也很明显。
这是在甘肃武威市凉州区武南镇拍摄的春耕场景(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王朋 摄
今年年初,区里组织农技人员深入一线举办培训班,武南镇的种粮大户王志平听说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效果不错,今年也采用这项技术,种植了600亩小麦。
王志平说,这项技术的节肥效果不错。过去春播和小麦生长期施肥,多是人工将肥料埋在地里,然后灌水;现在施水溶肥,特别是小麦拔节期、开花期,一次施肥量在10公斤左右,过去仅配方肥一次就要15公斤。“采用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后,整个生育期,每亩小麦节省肥料成本10%-15%。”
凉州区农业农村局依据去年示范基地生产情况做了统计,采用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后,示范基地小麦平均亩产550公斤,较常规种植每亩增产10%左右,亩均节水超过50%,节本增效20%左右。
不少种粮户反映,这项新技术的应用离不开高标准农田建设。近几年,当地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平整、集中连片,水利配套设施不断完善,为这项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更广阔空间。
凉州区农业农村局局长陈彬德说,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当地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有益探索。截至目前,凉州区小麦播种面积30.5万亩,其中采用该技术的有2.6万亩。下一步,当地将在具备水肥一体化条件的区域有序增加覆盖面积。(记者王朋)
(责任编辑: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