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网讯 (记者 王志俭)1月11日下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甘肃省“十四五”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规划》解读新闻发布会,省应急管理厅党委委员、副厅长洪涛,为大家介绍《规划》制定的背景意义、主要内容及亮点特色等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出席发布会的还有省应急管理厅规划财务处处长季普东,省应急管理厅新闻宣传处处长王宁德,省应急管理厅研究室副主任刘文天。
省应急管理厅党委委员、副厅长洪涛介绍《规划》有关情况时说,今天是应急管理部门首次以新闻发布会的形式,向全社会发布我省“十四五”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规划。
(一)编制背景
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担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十三五”时期特别是应急管理部门组建以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安全发展和综合减灾理念,统筹推进应急管理事业发展,风险防范和灾害监测预警能力明显增强,应急救援能力大幅提升,应急宣传教育广泛开展,社会协同应对能力有效加强,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应急管理机构改革成效逐步显现。“十三五”全省生产安全事故总量持续下降,未发生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2020年各类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和受伤人数较2015年分别下降84.9%、59.45%和84.82%,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十二类车辆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煤矿百万吨死亡率较2015年分别下降48.48%、42.4%、26.59%,全省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十四五”时期我省受传统和非传统、自然与非自然风险交织叠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国内外发展环境等不确定因素趋多的影响,应急管理工作将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安全风险防范任务更加艰巨。全省危化、煤矿、非煤矿山、冶金工贸等高危行业企业基数较大,大型商业综合体、高层建筑、老旧居民小区、城镇燃气管道、油气长输管道、城市轨道交通、建筑施工等危险源点多面广,地震、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易发区点多、线长、面广,灾害风险的系统性、复杂性、突发性日益凸显。二是安全生产基础依然薄弱。安全生产领域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结构性问题仍然突出,风险源头化解、预警研判、决策评估和防控协同机制尚未健全,风险隐患辨识评估和隐患排查治理专业水平有待提高,风险管控、监测预警智能化应用手段尚显不足。三是应急处置能力有待提高。应急管理体制机制仍不健全,地方配套政策法规体系不完善,“统与分”“防与救”关系尚未完全理顺,应急救援力量仍显薄弱,群防群治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公众自救互救意识和能力有待提高。
(二)面临的形势
“十四五”我省总体上处于多重发展机遇的叠加期、深化改革开放的攻坚期、弥补基础短板的突破期、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缩小发展差距的窗口期,应急管理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面临新的机遇。
一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为应急管理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摆在前所未有的高度,为解决深层次矛盾问题创造有利条件,为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二是重大发展战略深入实施为应急管理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利契机。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共建“一带一路”、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机遇,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社会治理能力不断提高,为推动应急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提升应急管理能力提供了良好发展环境。
三是经济结构调整和科技创新深入推进为应急管理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新旧动能转换,卫星遥感、人工智能等深度集成应用,落后工艺、技术、装备和产能加快淘汰,为大幅提升风险管控、监测预警、监管执法、辅助指挥决策、救援实战水平将发挥重要作用。
(三)规划目标任务
“十四五”时期,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甘肃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强风险防范、应急处置和综合保障等应急能力建设,着力健全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推动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到2025年,全省应急管理工作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显著增强,应急响应、指挥、处置能力全面提升,应急管理科学化、专业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切实提高,基本建成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应急管理体系;到2035年,重大安全风险防控水平明显提升,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形势更加稳定可控,依法应急、科学应急、智慧应急水平达到新高度,实现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四)规划主要内容
《规划》分为现状与形势、总体要求、主要任务、重点工程、保障措施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现状与形势。全面总结了“十三五”特别是应急管理部门组建以来应急管理工作取得的成效,认真梳理了各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深入分析了应急管理事业面临的风险挑战,科学归纳了影响未来五年应急管理发展的重大机遇。
第二部分总体要求。以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为切口,以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为主线,围绕“全灾种、全要素、大安全、大应急”要求,提出了“十四五”我省应急管理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必须遵循的5项基本原则,明确了未来五年需要实现的1个总体目标、5个分项目标和11项主要指标。
第三部分主要任务。依据“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我省“十四五”规划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应急管理的决策部署,提出了深化应急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与风险管控体系建设、推进自然灾害防治与风险防范体系建设、加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加强科技与信息化体系建设、加强应急管理基础能力建设、加强全民安全防灾教育培训体系建设7项重点任务,并设置了8个专栏对重点任务进行补充和明确。
第四部分重点工程。紧扣应急管理发展需求,聚焦解决短板弱项问题,全面梳理各方意见建议,以重点工程推动整体发展,确定了今后五年需要重点实施的管理创新、风险防控、巨灾应对、综合支撑、社会应急5类能力提升工程、19个具体项目。
第五部分保障措施。为确保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能够如期完成,《规划》提出了加强组织领导、加大保障投入、强化督查考评3项保障措施,要求各级政府全面加强对应急管理工作的领导,大力支持应急管理事业发展,切实把应急管事业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统筹推进,确保《规划》落实落细落地。
扬帆起航正当时,砥砺奋进谋新篇。我们将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应急管理部的精心指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重要论述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推动实施一批重大工程,带动应急管理水平整体提升,确保一以贯之抓落实、一张蓝图干到底,不断开创应急管理事业发展新局面。
记者问答
中国日报记者现场提问
为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我省“十四五”期间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方面有什么谋划?
省应急管理厅研究室副主任刘文天:
“十四五”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规划是应急部门组建以来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我们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管理的重要论述,持续深化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一是健全完善应急管理运行体制。建立完善各级应急指挥机构,细化应急指挥机构职责,统筹风险研判、灾情会商、抢险救援、转移避险、灾害救助、损失评估、恢复重建、信息发布等全过程管理,健全分级响应机制,明确各类灾害事故响应程序,建立平战迅速切换的指挥响应机制,强化专业指挥,构建规范有序、协同高效的应急管理运行体制。
二是优化完善应急协作联动机制。建立重大安全风险防范化解协同、灾害事故处置应对协助、跨区域应急调度和突发事件处置应对协同机制,完善应急协同指挥程序、内容和方法,定期开展联合行动协同指挥演练,提高应急协同指挥能力,有效衔接“防”与“救”责任链条。建立军地联合应急保障机制,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共用,做到统一指挥、部门联动、军地协同、处置高效。
三是加强政策法规标准制度建设。修订完善我省应急管理政策法规,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地方标准,推动企业标准化与安全生产治理体系深度融合。结合示范城市创建需要,建立涵盖城市安全运行相关重点领域的应急管理标准规范。完善常态化普法教育机制,形成符合省情、覆盖全面、科学严密、有效衔接的应急管理法治体系。
四是加强应急预案管理体系建设。指导市县修订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各层级事故灾害专项应急预案,形成上下对应、相互衔接的应急预案体系。推动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建立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建立健全应急演练制度,常态化开展跨部门、跨系统、跨区域的综合应急演练;实行应急演练评估制度,及时评估预案执行的合理性及可操作性。
五是深化应急管理综合执法改革。整合应急管理综合执法职责,组建市(州)、县(市、区)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实行“局队合一”体制。加强执法制度建设,优化执法工作机制,联合实施行政检查,提高监管执法效能。加强执法监督,健全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严厉打击安全生产领域违法犯罪行为。落实“互联网+执法”机制,积极推行移动执法,利用信息化提高执法的精准性。
工人日报记者现场提问
加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提升应急救援能力和水平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这个方面,请问应急管理部门有什么具体措施?
省应急管理厅规划财务处处长季普东:
全省应急管理系统始终把应急救援能力水平的提升作为完善和加强应急管理救援体系的重要任务,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取得了一定成效,应急救援能力和水平全面提升。但与应急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的现代化、与我省多灾的现实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十四五”时期,我们将按照“全灾种、大应急”的要求,统筹推进综合应急救援队伍、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和社会救援队伍建设发展,强化机制建设、装备建设和能力建设,确保应急力量指挥有方、协调有序、联动有力、救援有效。
从救援力量结构上说,一是协调统筹推进国家综合队、专业队和社会救援队的建设。根据灾害类别和工矿商贸业的生产分布,合理规划布局,推进国家“两支”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强化空中救援应急体系建设,加强省综合救援队伍建设。二是推进建设矿山、危险化学品、建筑、地震、水利、气象、医疗救护、交通运输、电力、通信等专业救援力量。三是推进矿山、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物品、冶金、核能等高危生产经营单位建设专业的应急救援队伍,规模较小的,建设兼职的应急救援队伍。四是进一步加强市县级应急救援力量建设,推进应急管理人员的专业化。突出基层一线应急力量建设,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实现早应对,小应对,能应对。五是支持社会救援队伍建设,壮大民间组织的救援力量。形成以国家队为主力,地方专业队为辅助、社会队伍为补充,结构合理、门类齐全、能形成单独作战的应急救援队伍。
从建设方式上说,财政资金保障建设的救援队伍要坚持以养人、养装向购买服务、配备必需的特种装备转变,适度拨离救援队伍的后勤保障功能,压减通用装备的建设。对专业队伍建设,研究制订完善相关政策,引导其以专为主建设,鼓励向综合性应急救援发展。对社会救援力量建设,通过培训、补助运维费用、协议等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鼓励支持企业和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发展壮大。加强装备和业务能力建设,按照专用、通用、多用的功能需求,研发配备实用的救援装备,开展经常性的应急救援演练,为完成应急任务奠定坚实基础。突出思想作风建设,按照“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和“纪律部队”建设要求,加强各队伍的政治思想和作风纪律等建设,锻造始终为民服务、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应急救援队伍。
从建设方向目标上说,国家综合队要以应对较大灾难和区域性较重灾害为目标,合理规划布局,建设专、精、尖的区域性队伍。地方专业队伍建设,结合工作实际,坚持平时参与经济社会活动,战时调集使用的方式进行建设,尽量避免资源的浪费。企业和社会救援队伍建设要向与老百姓日常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事故灾害方向发展,突出一般的交通事故、溺水、被困、走失等的大概率小影响的灾难灾害的应急救援。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现场提问
“十四五”期间如何考虑进一步提升全省上下、社会各个层级的安全防灾能力?
省应急管理厅新闻宣传处处长王宁德:
开展全民安全防灾教育,加强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安全培训,培育应急管理人才队伍是凝聚全社会安全发展共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工作。面对应急管理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加快构建具有甘肃特色,符合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管理特点规律,全民参与、资源优化、高效务实的全民性安全防灾教育体系显得尤为迫切。我们将在四个方面“打造一个矩阵、建设三个基地”。
一是打造省级应急安全宣传信息服务平台。整合利用甘肃公共应急频道、省应急厅门户网站和新媒体平台,完善文章、图集、视频、专题、直播等全媒体内容生产服务,打造覆盖省、市(州)、县(市、区)应急系统信息资源共享和便民服务、政民互动平台,实现多渠道一次采集、多种生成、一键发布、多终端传播,形成宣传矩阵效应。
二是建设安全防灾宣传教育培训基地。推动各地因地制宜整合现有资源,分期分批次建设涵盖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防灾减灾、森林防灭火等重点领域的体验馆、安全教育展馆、主题公园和安全文化长廊的安全防灾宣传教育培训基地,组织开展体验式安全防灾教育培训,积极向社会公众普及安全防灾和应急管理知识技能。
三是建设甘肃应急管理学院实训基地。以提升从业人员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风险识别能力为目标,推动甘肃应急管理学院实训中心项目建设,打造产教研融合型专业实训基地,建设风险隐患排查、应急演练、消防救援、安全应急科普、防灾减灾救灾等实训模块和安全生产实训基地,以实景服务实战,以实训促进实践。
四是建强安全生产培训考试示范基地。在全省各市(州)、兰州新区、甘肃矿区至少建成1个满足当地安全生产“三项岗位”人员培训考试需求的示范基地。加强与人社、住建、消防、市场监管、退役军人事务等部门协作联动,支持示范基地整合优化培训资源,拓展相关行业领域培训业务,打造一批综合门类齐全、专业优势突出的综合培训示范基地。根据当地人口总量、经济总量、产业机构、地域分布、企业数量等,优化全省安全生产培训机构和考试点布局,实现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达标建设、高效便民。
(责任编辑:张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