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长曹军荣获“第二届甘肃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称号
9月16日,由甘肃省人社厅、住建厅、自然资源厅联合组建的甘肃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评选表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了《关于表彰第二届甘肃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的决定》。共有十一位专家获得表彰,兰州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曹军作为唯一市属单位人选,以综合评选第三的成绩荣获“第二届甘肃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称号,也成为甘肃省城乡规划专业首位规划大师。
曹军.
曹军长期从事规划理论研究与规划编制实践的复合型规划专家。学术理论扎实,专业知识丰富,在理论研究、专业实践等方面都有较高造诣,在甘肃省城乡规划行业内都有较大的影响。并先后入选兰州市“222人才工程”、兰州市“151人才工程”人员,兰州市第四、第五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兰州市第一批、第二批骨干人才和甘肃省“555”创新人才,是甘肃省第一批、第二批和第三批(第二层次)领军人才,兰州市首席专家,第三届中国中西部地区土木建筑杰出工程师。曾当选为中国城市规划协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中国建筑学会生土建筑分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现为甘肃省城市建设发展智库专家、甘肃省自然资源厅入库专家、甘肃省文物保护技术咨询专家、甘肃省建设科技专家委员会规划专业委员会委员、甘肃省土木建筑学会城市更新与既有建筑改造专业委员会专家、甘肃省住建厅应急评估、恢复重建规划专家、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兰州市规划和土地管理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兰州市爱国主义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兰州市工程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兰州黄河风情线大景区管理委员会咨询专家等专家,积极参加规划咨询服务活动,为甘肃省的城乡建设、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兰州市黄河风情线建设取得的成果作出了贡献。
兰州国际港务区总体规划建设照片
作为太行山革命老区、革命老兵的后代,曹军热爱党、热爱祖国,做“树成就梦想的规划人做心怀感恩的追梦人”就是他最真实的写照。他从事城乡规划工作35年,主持的规划及研究项目共获省部、市级奖项40多项。长期致力于兰州城市发展问题研究,在工作中注重新理念、新技术的运用,如在兰州市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他提出“大河青山蓝天孕中心城区品质、彰河汇百流九曲不回城市精神,绿廊坪台川地育十九片区风貌、显烟雨皋兰美丽山水城市特色”的规划构思就体现了他的专业素养;多年来他领导的规划院为兰州市城乡规划与建设作出突出贡献。
兰州商业网点规划-商业中心体系
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10)-城市总体规划图
曹军主持编制的《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10)》,明确提出了兰州要形成“一河两城七组团、一水两山三绿廊”的规划构思,现已成为兰州规划的特色得到传承;主持的《兰州国际港务区总体规划(2016-2020)》项目荣获甘肃省2016年度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一等奖,规划中打造以黄河文化为底蕴的休闲商务旅游新城区,具有山水、宜居、活力的国际贸易新城区,规划的实施已使兰州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金码头;主持的《兰州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2016-2020)》项目荣获甘肃省2017年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一等奖,规划中“4+1”构筑兰州大商业体系,商+景凸显城市大景区魅力,打造两大重点商区,建成了兰州城隍庙特色休闲旅游街巷区和北滨河路国际会展商区,引领了城区街巷商业的复兴和个性化;主持的《兰州市西固区河口镇总体规划(2016-2030)》项目荣获2017年度甘肃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二等奖,规划中保护了古镇原有的肌理和特色,保留了乡土气息,增添了新的活力,河口古镇现被评为第七次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并在2020年兰州市市委宣传部组织的“黄河之滨哪儿最美——市民最喜爱的十大景致大型评选活动”中评为第三;主持的《河*和*合语境下的城乡治理启示---基于西北自然特征的城市双休实践探索》项目荣获2019年全国生态智慧城乡实践大赛二等奖;主持编制的《规划千里生态屏障绘就大美山水画卷--大兰州2040规划愿景》收录于2017年建筑杂志社主编的《兰州城市发展报告》中,已有20多篇论文发表于国家级刊物;负责的规划院联合完成的《甘肃省兰州市黄河风情线城市设计》项目荣获2017年度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二等奖;负责的规划院参与完成的《兰州城市双修总体纲要》项目荣获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亚太区规划分析类“卓越奖”,在规划分析类的38个获奖项目中名列第十。
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兰州市轨道交通2号线土地控制规划
兰州市西固河口镇总体规划建设照片
兰州至中川铁路沿线综合整治规划-火焰山丹霞峭壁景区整治效果
兰州至中川铁路沿线综合整治规划九合段丹霞峭壁景区整治效果
三十五载绘蓝图,大美山水筑梦想。近年来,曹军院长积极创新规划实践工作新局面。创建了兰州《规划实是》内刊,作为规划宣传、展示和交流的重要载体,秉承“解读兰州规划实事,探求城市发展方略”的思路,开通网站和微信公众平台,做到城乡规划的公众参与,努力开创网上网下相互促进、有机融合的工作新格局。近年的实践探索,规划院从自上而下到上下协同,发挥协同治理的平台作用。结合协作式规划持续推进规划“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和公众参与,不断探索政府、实施主体、社区、居民、志愿者及规划部门多方协同的规划公众参与的工作机制。特别是结合生态修复、城市修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社区生活圈、城市更新等规划项目的编制与实施开展了“规划兰州,听我讲”“社区(乡村)规划师”“帮扶梦工厂”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创新活动,有效发挥了协同共治的平台作用,其中编制完成了《兰州市实施“山水城市、宜居城市、活力城市”规划白皮书》、《中国•兰州黄河风情线2020——兰州市黄河风情线5A级旅游景区规划愿景》、《黄河兰州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绿皮书》等研究成果,已作为有关部门决策的重要参考,得到了新华网、人民网、澎湃网、中国甘肃网等主流媒体的转载,扩大了兰州市及甘肃省的影响,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为兰州市及甘肃省奉献了规划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