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兰州9月26日电(记者张睿)金秋时节,夜幕降临,嘉峪关百年关城之下,来自各地的108名山地自行车手在夜色中带着欢笑和泪水,荣耀与遗憾,相互拥抱、庆祝、放声高歌。25日,“陇越骑联”2020穿越丝绸之路(国际)山地自行车多日赛在甘肃省嘉峪关市收官。
9月22日,男子组选手李公加(左)在比赛中。新华社记者张睿摄
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主流联赛推迟、大型赛事取消,体育赛事与产业受到不小冲击。然而,这场在西北举办的大型山地自行车多日赛,却展示出山地自行车运动的蓬勃活力和产业复苏的强劲动力。
一批山地自行车“黑马”脱颖而出
在此次比赛中,黄世海和他的队友梁世重以总时长14小时2分17秒的成绩力压专业车手王祯、“山神”封宽杰等知名选手,夺得男子组冠军。
鲜为人知的是,这位“黑马”来自一个耕地破碎、十年九旱的贫瘠之地。虽然住在山里,但在上大学前,黄世海从未接触过山地自行车。
今年25岁的黄世海来自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的一户农家。
“上大一时,哥哥在兰州市开了一家车店,我第一次意识到骑车也可以是个人爱好。”黄世海说。
9月22日,男子组选手从起点出发。新华社记者张睿摄
黄世海并没有专业的教练指导,从大学生到车手,完全是靠他蹬着车子在兰州周边的山上独自苦练。
“大学四年,我几乎把兰州周边的所有山路都骑了一遍。”肤色黝黑、长相帅气的黄世海语气里充满了骄傲。
来自拉萨的年轻车手扎顿是黄世海因赛相识的好友。在此之前,他从未在西藏以外的地方参加过比赛。
“丝绸之路赛道的美丽与刺激超出想象,黄河、祁连山、戈壁滩,都是我以前没见过的。”扎顿接触到更多优秀的车手,也目睹了祖国的幅员辽阔。
据业内人士介绍,许多像黄世海、扎顿这样的“草根”车手,由于条件限制无法接受专业训练,但他们凭借热爱与努力,劈开了赛道与人生路上的荆棘丛。同时,随着山地自行车运动的群众基础越来越厚实,我国山地自行车运动向专业化、高水平发展的后劲也越来越足。
河西走廊成山地自行车骑行长廊
比赛期间,这些车手从兰州黄河之滨出发,穿过陡崖凌空的黄河石林,冲进祁连山脉下不为人知的野径,途经幽静神秘的丹霞,又义无反顾地扎进茫茫戈壁,在挑战自我的同时也领略了大西北的雄浑壮美风光。
据甘肃省体育局介绍,这次比赛的赛道中,硬化道路不足10%,绝大部分是原生态赛道。业内人士表示,古丝绸之路沿线,尤其是河西走廊,地貌多样,风景雄奇,确实是举办山地自行车的黄金赛道。
9月23日,两名参赛选手穿越祁连山区(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张睿摄
英国选手贾斯廷·詹克斯表示,虽然他已在世界各地参加过多次赛事,但长达五天的山地自行车多日赛还是首次尝试。丰富的地形地貌、壮美的沿途风景以及赛道所在城市的悠久历史让他印象深刻。
山地自行车是甘肃省的传统项目。据甘肃省体育局介绍,这项赛事也是甘肃省举办过时间跨度最长、规模最大的山地自行车多日赛。
“受疫情影响,此次比赛曾经数次延后,运动员也从起初的400多人降到了现在的100多人,可谓困难重重,但支持比赛尽快举办的呼声始终很高。”甘肃省体育局竞技体育处处长王俏说。
他说,甘肃正通过“体育+旅游”的模式,在推动自行车运动高水平发展的同时,促进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比赛累到不行的时候,即使摔得一身伤,我就是下车推着车子走,也要把前面的路走完。”扎顿说,“毕竟翻过那座山,就是更美的风景。”
“自行车王国”打造更多品牌赛事
曾几何时,中国被称作“自行车王国”,但彼时自行车在中国更多只是一种交通工具。近年来,休闲健身方兴未艾,自行车运动蓬勃发展,这一称号已被赋予新的含义。
据本次比赛的赛事总监陈以怀介绍,目前中国拥有数量十分庞大的自行车运动消费人群。在此基础上,自行车赛事遍地开花。
以西北地区为例,“环青海湖”自行车赛长期一枝独秀。随着自行车运动的普及,“环湖赛”赛道不断扩展,涉及青海、甘肃、宁夏各省区,大有“环西北游”之势。
9月22日,参赛选手骑行穿过黄河石林大景区二十二道弯。新华社记者张睿摄
新兴赛事也在不断增多。今年以来,甘肃省兰州市、酒泉市、陇南市、甘南藏族自治州等地先后举办多项自行车赛。各地创立西北自行车赛新品牌的动力强劲。
据王俏介绍,此次穿越丝绸之路山地自行车多日赛是甘肃省首次与第三方公司合作主办大型赛事,引进专业公司进行整体运作,成效明显。
业界人士坦言,当前自行车赛事虽然数量有所增加,但质量参差不齐。陈以怀认为,当前中国自行车运动与国外的差距,主要体现在职业化以及市场化运作方面。他表示,即使还存在许多不足,但只要坚持,更多品牌赛事、更高质量的骑行圣地终究会出现。
(责任编辑:张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