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做梦都想离开家乡的尚蕊丽,最近回到了舟曲。
这位24岁的姑娘,是舟曲县月圆村58户中的一名户主,也是她家户口本上唯一的家庭成员。
2010年8月8日凌晨,一场特大山洪泥石流突袭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县城。位于县城北部的月圆村,80多户人仅存50来户。
拼版照片:上图为2010年8月19日,挖掘机在舟曲县月圆村作业。从挖掘现场向上的城区泥石流核心,就是月圆村原址(新华社记者任正来摄);下图为2020年7月15日用无人机拍摄的月圆村新貌(新华社记者杜哲宇摄)。
随几位村民上山浇地躲过一劫的尚蕊丽失去9位至亲,成了孤儿。从那晚起,她眼中的家乡只剩泥石流般的灰色。14岁的尚蕊丽立下志向:考出大山,到一个一马平川的地方去。
从上高中起,尚蕊丽就开始勤工俭学。大学期间,她没有向任何人吐露过家事。这十年,尚蕊丽自己做饭、刷碗、洗衣、做家务,十年如一日,养成了自立、自强的习惯。
但谈起十年感悟,尚蕊丽的关键词并不是坚强,而是“感恩”。
她说,没有国家的关心,自己就长不大。虽然是一个人,但尚蕊丽照样分到一套两居室的安置房。孤儿生活补助和其他形式的补助一直发放到大学毕业,是她的主要生活来源。
她念念不忘“邹叔叔”,一位来自天津的慈善企业家。这十年,每次逢年过节,“邹叔叔”都会向月圆村的每个家庭送上慰问品,对她更是格外关心。
月圆村的村民们更是把她当自家孩子一样。生活上大家照顾她,全村开会议事,少不了她。因为她代表月圆村劫后幸存的一个家庭。
如今,虽然村里大多数家庭分散居住在罗家峪灾后安置小区,但村子的建制还在,村民们在微信上天天见面。谁家有事,大家闻讯就来帮忙。
十年,村里有不少大事、喜事。添丁进口是大家最乐意听到的喜讯。十年来,月圆村已从灾后的50来户150多人,增加到现在的58户171人。
这是7月15日拍摄的舟曲县新县城(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杜哲宇摄
月圆村人现在基本不种地了,所有山地退耕还林,绿意葱茏。全村58户人中,有10多个搞工程、做餐饮的老板。更多家庭开小门店、做小生意,或在外务工。在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时,村里认定了9户精准扶贫帮扶对象,到去年年底都已脱贫。
月圆村人爱聚会。“灾后那两三年,大家聚在一起,互相倾诉,三两杯下肚,有人就开始哭了。”村民何新朝说,“现在,大家聚在一起,互通做生意、务工的信息,互相帮衬一下。”
月圆村人也爱帮人。每次舟曲其他地方遇到灾害,月圆村人都会积极捐款、慰问。“我们有困难时别人帮过我们,别人有困难我们也应该尽一份力。”村民尚方方说。
月圆村人一如既往地热爱生活。走进村民家中,家家户户的阳台上,都有各式各样的鲜花。
月圆村是舟曲的缩影。舟曲灾害多发、深度贫困。这十年,舟曲除2010年“8·8”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外,还遭遇多次大的山体滑坡、泥石流。十年来,舟曲一手抓治灾,一手抓治穷,经济社会发展进程非但没有被阻断,在灾后重建和精准扶贫的帮助下,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已于今年2月实现脱贫摘帽。
月圆村也是时代的注脚。一时的困难再大,只要坚韧自强、同“舟”共济,幸福之歌、小康之“曲”终究会奏响。
其实,月圆村的原名叫月园村。但现在,人们更习惯称之为“月圆”。“月圆”寓意团圆,象征着生活会更美好。
尚蕊丽大学毕业后,在天津找到了一份工作。但一年多后,她还是选择回来。
“我是在很多亲朋好友的关爱下长大成人的,对家乡有许多眷恋和牵挂。”尚蕊丽说,因为在大学读的是护理专业,想留在家乡当一名护士,把自己得到的温暖传递给更多人。
尚蕊丽的微信名叫“暖蕊”,头像是粉红色的卡通小女孩。个性签名写着:“你在路上随便碰到的每一个人,都是别人曾经做梦也想见到的人!”
每次看到这句话,一个阳光女孩的形象就会浮现眼前:她个头高,做事麻利,声音清亮,笑起来就会露出浅浅的酒窝,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和自信。(完)
(责任编辑:张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