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报/大 西 北 网 讯 2019年6月23日上午9时,兰州轨道交通1号线首列电客车,迎着晨光从东岗车辆基地缓缓驶出,开启了兰州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的试运营之旅,为这个城市的交通动脉注入了全新的血液。这一天,也是我省城市轨道交通实现从无到有的好日子,沿线西关、西站、东方红广场商圈复燃,兰州大学、西站什字、西关站人潮如织。一年,十二个月,三百六十五天,8760小时,525600分钟。这一年,对于兰州地铁,是不断成长的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无数次的实战演练,无数次的彻夜不眠,这些数不清的所有的一切,都是只为畅达幸福。这一年,金城遇见地铁,旧貌换了新颜。
1号线全年客运量逾4900万人次
回望过去一年,兰州轨道交通1号线累计运营里程213万公里,累计客运量逾4900万人次,超过甘肃省人口总量;日均客运量达17万人次,最高日均客运量达24.9万人次,累计开行列车9.57万列次,列车运行图兑现率100%,正点率100%。一年中,兰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不断优化行车组织方案,先后5次调整运行图,每日运营时间调整为16小时,三次调整行车间隔,行车最小间隔4分50秒。安全运营365天,在“端午”“十一”小长假等重要节点实现平稳运营,全年安全运营零事故,兑现打造“安全地铁、快捷出行”的庄严承诺。西站什字站、西关站、兰州大学站位居工作日、双休日、节假日客流量前三位。
一年间,兰州轨道交通1号线,串联城市交通各重要节点,畅通城市血脉。选乘1号线的市民、乘客,在预计时间内正点到达,出行路况心中有数,干净舒适的乘车环境,准时便捷的运营服务赢得了市民的认可,也让广大乘客对兰州轨道交通有了更多的期待。
提升运营服务水平方便市民快捷、舒适、高效出行
自1号线开通试运营后,兰州轨道交通运营根据大数据分析结果,创造性采用非对称式运行图,通过超高峰时段采用不均衡运输组织方式,缩短行车间隔,增加上线列车数量,确保早晚高峰期间市民快速通勤需要,并密切关注客流变化及需求,对运行图适时进行优化调整,优化运输组织,采取增加备用列车、延长运营服务时间、压缩行车间隔等措施。运营时间从原来的6:30-22:00调整为6:30-22:30,运营服务时间延长半小时,工作日行车间隔由7分50秒缩小为6分20秒,全天运能增加10.53%;周末行车间隔由平均8分30秒缩短为平均7分50秒,全天运能增加11.82%。
一年来,市轨道公司通过强化制度建设、措施保障、技术比武等,进一步统一运营服务规范,提高服务标准。先后出台《客运服务提升细化方案》《“加强行业作风建设,提升公司服务水平”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等80余个。在面向市民的运营服务中,杜绝出现礼仪不规范、答疑不耐心、态度生硬、方法不当等情况,持续开展以评选“服务之星”“劳动技能技术比武”为主题的生产型竞赛,激励激发员工服务热情,增强服务意识,提升乘客服务工作标准,打造一支悉心服务乘客、竭力解决乘客困难的服务队伍。在过去一年1号线运营服务工作累计收到乘客表扬信400余封、锦旗80余面,为市民乘客找回各类丢失物品价值约30万元。
一年来,市轨道公司不断加强对1号线设备设施及列车的巡查、检修,确保设备设施高效运转、列车安全行驶。据统计,设备维修中心每日对电梯、自动扶梯、屏蔽门、供电、通号、信号、轨道等设备设施进行全面巡查,消除安全隐患,并按计划开展预防性计划检修近千次,应急演练检修120余场。车辆检修中心共计完成列车日检作业7000余次,双周检作业308次,季度检修作业66次,对检查作业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整改。为提升服务质量,全年共开展技术普查110余项。兰州轨道交通运营保障员工们以扎实、细致的工作,切实保障了1号线安全、高效、平稳运营,也得到了广大市民乘客的赞赏和认可。
一年来,市轨道公司在1号线日常安保工作中共查获违禁品2万余件,交驻站民警1200余件。各站安全保卫小队每日在1号线全线各车站、上线列车内实行全方位的巡查工作,每天巡查约16小时,阻止乞讨、散发小广告人员约355次;劝阻乘客不文明行为176次;帮助老、弱、病、残、孕等需要帮助的乘客132次。
为了满足广大市民多元化乘车需求,兰州轨道交通1号线全面推出微信、支付宝等扫码乘车方式,并与银联等金融单位开展1元乘车活动,还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率先实现了“兰州轨道”APP与长三角地区城市轨道交通乘车码互联互通。
缓解城市拥堵构建城市立体交通体系新格局
一年来,兰州轨道交通1号线为金城市民带来出行方式和城市交通拥堵环节带来大变局。根据兰州公安交警公布消息,轨道交通1号线开通试运营后,沿线的7条路段交通拥堵指数呈下降趋势,特别是西津东路下降明显,工作日轨道交通乘坐人数占公交承载总人数的9%左右,周末升至13.8%。兰州公安交警警务云策略系统,对轨道交通地面主线及并行的南北滨河路、南环路日均车辆自由流速、拥堵指数进行两周对比后,以上线路日均自由流速较开通前平均提高8%,拥堵指数平均降低11%。
从地下到地上,从陈官营到东岗,城市交通立体化初显,让空间、时间、距离都在缩短。在轨道交通1号线这条地下主动脉的带动下,20余条地面公交线路正逐步与1号线各站点形成无缝链接,让市民享受从地下到地上的便捷出行。
让地铁文明成为市民的“必修课”
轨道交通1号线在开通试运营一年来持续宣传“文明出行,有你有我”的轨道交通文明出行理念,主动引导市民参与到讲文明树新风有关活动中。一年中,市轨道公司牢牢把握问题导向,对逃票、车厢内外放音乐、占用公共区域、公共场所携带有严重异味、刺激性气味的物品、车厢内进食等不文明行为主动劝导,同时,利用各车站灯箱广告加强抵制不文明行为的覆盖宣传,不定期开展互动式宣传活动,吸引市民自觉加入到文明乘车宣传工作中。
在利用“硬手段”进行精神文明创建的同时,市轨道公司在轨道交通1号线多个车站设置了主题文化墙,让市民在地铁这一网红平台打卡的同时,以对标全国文明城市,教育引导市民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对精神文明建设的认知和认同,让地铁文明成为市民的“必修课”。
一年来,市轨道公司共组织5000余人次开展轨道交通1号线开放日、进社区、进学校活动以及文明出行志愿服务当中,累计制止不文明行为2000余起,张贴各类公益广告7000余幅,播放各类公益广告3000余小时,吸引近上万名乘客主动投身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为兰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交出了一份具有轨道交通特点的精彩答卷。
“即便只有一名乘客,也要保障其生命健康安全”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兰州轨道交通1号线做为全国少数不暂停运营的线路,全力保障全市人民的正常出行,众多兰州轨道人义无反顾选择了“逆行”,坚守岗位,在兰他们心中有这样共同的信念:“保护好乘客,就是保护城市,就是保护家人!”
过去6个月里,轨道交通1号线运营服务保障人员每天坚持对车站、车厢、闸机等使用率高、人员密集的区域进行密集地消毒清洁,加大全线各车站、车厢通风频率和次数。按照中央、省、市有关精神,督促乘客在乘坐1号线时必须佩戴口罩。投入一批红外线测温仪,最大限度解决因人工体温监测带来的乘客进站聚集问题。同时,四次调整运行图,持续完善运营组织方案,不仅满足了疫情爆发时期的市民日常出行,更为全面复工复产提供了必要的交通运输需要。在省、市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下调后,市轨道公司紧盯疫情外防输入关口,并在严格筛查登记进站乘客信息的同时,扮演好“心理疏导师”的角色,为乘客提供心理疏导和帮助。
2号线建设加速城市未来可期
目前,兰州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省政府站已进入开通试运营最后冲刺阶段,2号线一期工程等轨道交通及资源开发项目都在如火如荼进行中。作为兰州城市立体化交通格局下重要的公共交通,在给市民带来快捷便利出行的同时,也为这座城市增添了绚丽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