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疫情期间旅居滞留英国的甘肃牙医亲历漫漫回家路

时间:2020-06-10 16:18来源:大西北网 作者:刘恺 点击: 载入中...

  回家

  
  ■作者:刘恺(甘肃)
  
  家是游子永远的牵挂,回家是游子心中的渴望。我的家在遥远的东方,我远在他乡期盼着回家。在新冠病毒肆虐世界、自然灾难正向人类发起猛烈攻击时,我们终于回到了家!
  
  渴望回家
  
  渴望回家,但买票难,让我力不从心!回家的路,好像遥不可及……
  
  中国民用航空局2020年1月23日及1月28日下发通知:“各航空公司及其客票销售代理机构应为1月23日前购买机票的消费者免费办理退票。中国航空公司已停航。”
  
  接着,英国广播公司1月29日报道,英国航空公司宣布“暂停往返中国大陆的所有直航航班。”
  
  3月26日,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关于疫情防控期间继续调减国际客运航班量的通知》。自3月29日起,“国内每家航空公司经营至任一个国家的航线只能保留1条,且每条航线每周运营班次不得超过1班;外国每家航空公司经营至我国的航线只能保留1条,且每周运营班次不得超过1班,抵离航班客座率不得高于75%”。
  
  年前,我和老伴从兰州到英国儿子的家过春节,离开兰州前就预订好了3月15日天津航空公司从英国希思罗机场直飞西安的GS7988航班的返程票。可是由于新冠疫情的突然袭击,我们的航班被取消了。接着,我又订了4月12日国航CA856、1273航班,又被取消。再改签5月4日CA938希思罗机场直飞北京的航班,票价19234元/张,还是被取消了。由于疫情的肆虐,政策的调整,致使票源更加紧张,真是一票难求啊!我们不敢退票,退了票就没法改签了,只好等待,耐心地等待……
  
  我们天天关注着回国航班的消息。当获悉国航有优先订票的条件:1、老弱病残的;2、年龄特别小的;3、急需要回国的。我以1、3条为由,电话咨询中国航空公司服务热线,并上网查询国航官网。答复都是5月份内已没有机票,若订6月份机票请注意国航APP国际航班计划。急,急死人了!吃不下,睡不着,心发慌。从来没有为了机票这样心焦过。买机票比中彩票还难!回家真成了难上加难的事了。
  
  也许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国航服务热线打多了,一位热情的女服务员,知道了我的难处,也记住了我的手机号码。4月20日晚上,我看到手机显示有两次来电没接,于是赶紧打过去,是别的服务员接的电话——还是没票!突然,她发来信息了:“给你们申请改签了5月1日飞上海浦东,转至兰州的机票,航班号CA850。”“谢谢,谢谢,非常感谢!”
  
  激动得我拉着老伴的手跳起了欢快的华尔兹。孙子亮亮拍着手:“爷爷跳舞啦!”快!炒上几个硬菜,拿出珍藏已久的“九粮液”,喝上两口酒!这可是家乡的醇香。喜也喝酒,悲也喝酒。
  
  这时,只听亮亮喊:“天猫精灵‘国歌’唱!”起来……我们在幸福的旋律中要回家了……
  
  希思罗机场候机
  
  要回家了心情特别好。5月1日一起床就眉开眼笑,走起路来特轻松,觉得脚腿都特利索。首先检查随身带的消毒防护物品——这是抵御新冠病毒侵入的法宝,是最最要紧的。嘉禾说:“爸!尽量少带行李,健康最重要。”“是,这次回国的特殊旅程,要考验我们老俩口的身板。”
  
  希思罗机场位于英国英格兰大伦敦希灵登区,在伦敦市以西22公里处,希灵登区南端,是4F级的大型国际枢纽机场。这里是全欧洲最繁忙的机场。

  
  昔日希斯罗机场热闹繁忙的景象,今已荡然无存——人少,车少,人与人之间保持着距离,好像空气都凝固了。清冷的场景不由得让我加上了防寒服。我们提前3个小时到达这里,在值机柜台领到座位号64E、64H。
  
  3号航站楼只有唯一的一家Boots药店营业,并兼售食品供应。门前有专人负责放行,店不大,里面只能容纳6-7个人,出一个进一个,排队的人要间隔1米以上。儿媳为我们准备了茶叶蛋、一口一个的小饼子、巧克力,加上买的2盒三明治,2瓶矿泉水。我准备找一个地方,咥饱——这样在飞机上就不吃了!候机厅的座位上人们间隔1米坐着,早已坐无虚席了。其它的候机位拉了警示线——不让人坐。空荡荡的航站楼里只见为数不多的旅客散坐着,有坐在台阶上的,有坐在地上的。这里一位,那里一位,都拉开了距离分散坐。我也不管那么多了,找个空地,席地盘腿而坐,吃了起来了。不料,老伴偷偷地拍了一张照——“看看你在希思罗的吃相。”
  
  在办理托运行李服务时,每人都要填写一张《声明书》:1、本人以下遇到问题和困难;2、我过去14天内没有不符合要求的情况。本人保证以上声明内容属实,如有虚假陈述,愿承担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和后果。
  
  进入安检程序是需要摘口罩的,因为要验明正身。安检得脱鞋、脱外套,拿出包里的电子产品。还好,一切顺利!安检完之后就是等待登机了。
  
  不懂英文的我想,跟着穿防护服的中国人走,准没错!果然,毫不费力地找到了49号登机口。按要求,相隔1米排队候机,等待测量体温、填表。旅客都得耐心地填写《流行性病学调查表》,出示领事馆确认的“健康码”、前14天的体温报备信息。队伍排得很长很长,我都排到了46号登机口了,后面还有那么多人。排在我前面的一个女留学生,可能是家里寄来的防护服太大了,不合身,裤腿向上折了两圈。排了大约40分钟队,来了位会说中文的工作人员,见我们年纪大,让我们到前面去填写登记表。原来希思罗机场是所有中国往返英国航班必经的机场,所以英国航空公司特别在这里设立了华人接待部,工作人员全部为华人。在排得这么长的队伍里得到照顾,真有点不好意思。填写完表格,我真心实意地感谢他的好意。
  
  飞机上的防护
  
  “欢迎乘坐中国国航,欢迎回家!”
  
  急切的归家心情催着我踏进机舱。迎面看到的是微笑的空乘人员,虽然空姐们都戴着口罩、戴着手套、戴着护目镜、穿着防护服,但看到她身上写着“欢迎回家”的草书,顿时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我的眼窝子“刷”的一下子就湿润了——飘荡在外的游子回家了,心中感到无限欣慰……

  
  一直以来,总是担心飞机客舱有空气污染的可能——人员聚集,飞沫传播,接触传播,也有气溶胶传播的可能。因为气溶胶传播需要特定的环境,比如一个相对长时间封闭的空间,所以机舱极可能是病毒传播的场所。可是空姐告诉我们,飞机的客舱空气调节系统是由外部发动机引入的高温高压的新鲜空气,客舱空气是安全的。
  
  即使是在疫情期间,国航的服务仍然很到位。航空餐一改以往的惯例,送来的是方便食品——巧克力、三明治、酸奶、水果。不用摘口罩,从口罩底端就可以填塞式进食。饮用的是250ml的“农夫山泉”矿泉水。机上的乘客2/3都穿了隔离防护服,戴着护目镜、手套、口罩。谁也不接触谁,人人自危,个个严防,你防着我,我防着他,因为确实不知道谁是新冠病毒携带者。我虽没有穿隔离防护服,只戴了手套、N95口罩和老花镜。装备虽然简陋,也是严密防护的。登机后先用消毒洗手液将扶手、活动餐桌擦拭干净,确保万无一失,决不能由于大意而感染病毒。
  
  经过10小时40分的飞行,终于见到了浦东机场。看见窗外风景如画,心想着“到家啦!”情不自禁地泛出喜悦的泪花,祈福安全着陆。
  
  浦东机场检测
  
  着陆啦,安全着陆啦!飞机上的人都满怀着喜悦——总算回家了!
  
  飞机是5月2日早上6点30分抵达浦东机场的。我们都在机舱里安静地等待着,等候穿着防护服工作人员引导我们下机。机场设置的“境外人员安全通道”是全封闭的蓝色隔断。我们间隔1米缓步前往“中国海关”。墙上“欢迎回家”的标语,让海外归来的人心里感到热呼呼的。先登记填写《入境健康登记表》、《核酸检测表》,然后在工作人员指引下进入临时搭建的钢结构工作间检测核酸(免费)。工作间没有门,一间挨着一间,差不多有近20间标本采集点。我被指定进入1号间,屋里有位个子高高的青年女护士,从防护镜里看到她的微笑。
  
  她说:“请伸出胳膊,抽血。”
  
  我声明:“血管壁由于缺乏水分,会有些难抽。”
  
  “不要紧,您幸亏碰到我了。”自信、娴熟的技术让我很踏实。
  
  核酸试样的采集让人有些难受。在取鼻拭子时,长长的棉棒难免让受检人心里有些发憷。
  
  “这么长的棉棒?”
  
  “是啊!叔叔,别怕!”
  
  采集标本时,我不由自主地往后扬了好几次头。她一直安慰我:“快了!1秒钟就完了。”我只好强忍着,憋住气,头往前伸,幸亏她训练有素。
  
  “怎么取出的带有血迹?是直取鼻中隔弯曲部的分泌物?”
  
  “您是医生?这样取,查得准确。”
  
  取完鼻拭子,我很长时间地喘气。得歇歇!
  
  标本采集完毕,不知怎么搞的,我的身子疲惫得难以迈步。在飞机上一夜都无睡意,回到家了却如此疲惫。
  
  入境检疫基于《检疫法》规定,也是世界卫生组织的核心能力建设制度,对由疫情严重的国家入境的旅客要进行更加严密的闭环式管理。旅客们都理解支持,也积极配合。只有严防严控新冠肺炎病例境外输入,才能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上海隔离
  
  按照国家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规定,境外归国人员必须接受隔离14天。一人一间屋,并签订《隔离知情书》。
  
  10点多钟,我们乘坐大巴去隔离的酒店,约有55分钟车程。我们下榻于上海浦江智能假日酒店,一人一间,260元/天(包伙食费,原价499元起/天)。隔离期间可以随意自费点购各种包装的方便食品、时令水果、饮料、啤酒等,共有44个品种,饭前送到,但禁止“叫外卖”等个性行为。每天医护人员上门,量两次体温。在酒店隔离的人核酸检测都是阴性,阳性者立即送往医院隔离治疗。
  
  我住的是6O27房间,配置不错,以往的两张单人床并拢成一张大大的床,整洁,干净。
  
  隔离期间每天都有人定时给送早、午、晚饭。在每间屋的门外有一张小圆桌,工作人员把饭放在桌子上,自行取食。
  
  早上7点40分送早餐,是一盒白米稀饭,一盒冷牛奶,二个小包子,一个鸡蛋,一点咸萝卜干,少量炒河粉。我的胃内缺乏牛奶的溶解酶,不能喝牛奶,一喝就拉肚子。因此,我每天都把早餐奶和住在6026房间的老伴对换成稀饭。因为我返兰后,要参加甘肃牙医足球队训练。为保证体能,我向送饭的工作人员申请两份早餐,得到了许可。我还提出,“能否让我拍张您俩送饭的照片?”他们也欣然接受了。
  
  早饭后约30分钟,两位护士敲门:“6027,量体温了!”噢!理解,在这里的14天里,我的名字就叫“6027”。好几百号人呢,她们那能记住每个人名字呢?她们俩一个量,一个记。
  
  中午11点20分又送来午饭,并敲门提醒:“吃饭了!”
  
  1点20分左右,又响起:“6027量体温了!”“36.4度。”
  
  5点10分,“请取晚餐!”
  
  看来,在这14天里,我能听到的就是送饭的工作人员、测量体温的护士的这几句话了。
  
  在房间里看到放置着26瓶“可口可乐中国‘冰露’饮用包装水/净含量550毫升”,我不敢随便喝。用房间里的电话拨“O”,问总服务台:“喂!你好!请问屋里放置的瓶装水是免费的吗?”
  
  “是免费的!还有一包饼干、一盒方便面都是免费的。另外,房间里有随意点餐的《物品单》,电话点物,饭前送达,解除隔离,统一结账。”
  
  “知道了,谢谢!”
  
  钟南山、李兰娟院士的团队及中国疾控中心分别从新冠肺炎患者的粪便样本中分离出新型冠状病毒。这一发现说明,排出的粪便中的确存在病毒。
  
  因此,隔离人员如厕时,要使用消毒剂——绿莎新爱尔施牌消毒片,这种消毒片的味道是酸的。便后需要朝马桶里投6粒消毒片,并盖上马桶盖,待排泄物浸泡1小时后再冲水。消毒要从源头做起,才能排入污水管道。
  
  夜深人静的时候,有时我会听到微弱的喊声:“啊!啊!”,据我判断是6029房间发出的声音。时针已指向北京时间凌晨1点15分,由于时差关系,我还是睡不着,看来还真有和我同命相怜的人。巨大的心理压力,向外无助地发泄,情有可原——疫情让人们心里难以承受。

  
  护士胡超英、郁濮丞又来测体温了,我问:“小胡,从境外回来穿的防护服,有些个人用品,如何分类?”她说:“有些属于医疗垃圾,如防护服是用黄色的垃圾袋,有些生活垃圾,也要专项消杀后处理。”她们说话热情,工作敬业。
  
  人生难得有这样的经历,我要习惯并合理安排隔离时间。核酸检测呈阴性,让我们心里得以安慰。每一天两次测体温,均在36.2-36.8︒C之间,也让人放心。
  
  每天早晨,我先打开窗户通风。从房门到窗户长约8米。我自己制定了一个锻炼的标准——不穿鞋袜光着脚在地毯上走、跑,从门口到窗户步行50个来回,慢跑20来回。
  
  在房间里是不准抽烟的。“禁止吸烟”的警示牌放置在台灯处,烟控报警器安置在中央空调旁。可是,有一天我无意中发现悬挂在窗户上的白色窗帘被烧了个小洞,小洞高度和鼻尖平齐,这应该是我的某位前任的佳作。从这个小洞可以反映出隔离者焦虑而复杂的心情。
  
  我从门镜看到,对面那位男生怎么不吃早饭?已经快到送午饭的时候了,好想叫他按时吃饭……每天都是休息,只能看电视、看微信。我不想刮胡子——反正不和人打交道,不嫌丑,怂管!到兰州再刮,也算留了个纪念。
  
  隔离期间无事可干,我开始写《回家》,记录我这不同往常的归程。闲着就写上一段!困了再睡!
  
  医疗组来通知了:“关于申请核酸检测的健康提示”,送来一张表格让填写,要收费100元。
  
  我问:“在下飞机时,检测过了,‘阴性’还用查吗?”
  
  “知道,那里检查没有检测报告。”
  
  “噢?国家级的检测标准,不给检测报告?是免费原因吗?”她说:“这次检测的原则是自愿、自费。”
  
  我想,解除隔离有结论就行了吧!我拒绝二次检测。同时我也想,回到兰州说不定还得重新检测呢!
  
  在隔离的日子里,我有大把的时间,想了不少问题。
  
  应该说大多数留学生都是爱国的。他们是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不远万里吃苦求学,锤炼才干,储备知识,以待大展宏图的机会。眼下病毒肆虐世界,他们能够安全顺利地回来,真的很不容易,特别是能健康而归就更不容易了。没有经历过这个过程的人可能体会不到。现在网上的传说太多,说法不一,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们的误解和恐惧。孩子远在异乡,家人的焦虑、不知所措都是正常的。对这些孩子来说,有这样的经历不是坏事。人在困难时支撑的是信心,通过这次锻炼,他们会成熟得更快。
  
  他大舅走了
  
  隔离的第七天,突然接到“他大舅病重了”的消息。
  
  可能是因为是在疫情期间,住院挺难的。费了不少劲,他总算住进了省二院。刚进病室,医生就下了“病重通知”,后来又追加“病危通知”。大夫说:“好好和他说说话,多陪陪他,让他心情轻松点!”这是亲切的临终关怀,家里人都听懂了。
  
  第二天,还是那个时间,他二舅打来急电说:“我哥因为咳嗽吐血了,昏迷了,无意识了……”我老伴接完电话,就拨电话和我商量。我们立刻向上海浦江智选酒店隔离医疗组报告,得到答复:“根据国家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规定——境外归来必须隔离14天,期满才能解除。请节哀!”
  
  远方的儿子得到了信息,第一时间和我们联系。英国的嘉禾和上海酒店6026室的妈、6027室的爸进行了三方视频。他妈说着说着就哭了,惹得娃也哭起来。身为军人的我本来很是坚强,可是劝着劝着,不知怎么搞的也流泪了。仔细想来,确实伤心——我们没法去送送他大舅。他大舅的病诊断为“白血病”,这鬼子怂的病也不知咋得上的。这两年经过精心治疗——家人尽心,医生也尽力,总算熬到现在。但反过来想,天堂里没有病痛!他大舅这一去,再也不受病痛折磨了,再也不和哈怂病魔斗了,也算是解脱了!视频的结论是,健康非常重要!娃说:“健康是看大千世界唯一资本。”我懂了,娃他妈也懂了。健康就行,活着就好!
  
  他大舅辞世,享年64岁。
  
  内侄来电话了!电话里的几句简单的话,让我感到他有了主事风格:“姑夫,我安排好了!安心隔离,放心吧!不设灵堂,不收礼金,不通知亲朋好友!”
  
  我们在上海遥祝他大舅一路走好!
  
  快回家了
  
  5月11日,早饭送来一张登记表——返程时间,登机航班。
  
  啊,快回家了!这几天得提前把衣服——外套、背心、毛衣都洗了。尽量把在酒店里隔离时穿的衣服洗干净,不把脏衣服带回兰州。我不客气地用了放在屋里的去屑洗发露。在取衣架晾衣服时,才发现衣柜里有小的数码保险箱,还有送洗衣服的专用洗衣袋。
  
  那天晚上6点30分看了48频道的《甘肃新闻》,知道3月11日甘肃省新冠肺炎防控从三级应急响应降至四级应急响应。我高兴地拨通“86026”,传来隔壁的老伴的声音:“什么事?”
  
  “喂,报告你一个好消息!咱们返回兰州隔离14天,可能取消了!”
  
  “好,太好了!”
  
  我想留下一张隔离期间护士测量体温的照片,于是给老伴打电话,打算让她帮忙照。她请示了工作人员——隔离人员不能出房间。只好请护士代为拍摄。
  
  上海的室外温度已经达到了32℃,可是酒店里没有开中央空调。病原菌是健康杀手,空调滤芯抑菌。从网上得知日本的游轮、美国的航空母舰上新冠病毒传播得很快,这与中央空调的空气传播有关系。所以无论怎么热,也要坚持到第14天!
  
  隔离解除
  
  5月16日9点10分,我们终于拿到上海市《解除隔离证明书》,太高兴了!因为我们的航班是次日起飞,我给总服务台去电话,想要续住一宿。我打算退掉一间房,再交300元,我和老伴只住一间房。可是,得到隔离医疗组意见是:持有《解除隔离证明书》也不能随便出入,不得擅自穿越污染区。于是,我们只好去总台退房,并请她推荐一家宾馆。
  
  总台的服务员告诉我们说:“不远处就有五星级的宾馆。你们是不是要便宜的?”
  
  “是要便宜的。”
  
  她问清了我们的航班是浦东机场的,于是建议我们在浦东机场翔远大酒店预定房间。
  
  “喂!是翔远大酒店吗?需要预订标间,价位多少?有送机场航站楼的车吗?”
  
  “标间一天180到200元,免费送机,包早餐。”
  
  “请订一间180元的,中午就到。”
  
  要出隔离酒店得填写信息,领取《解除隔离证明书》。
  
  我向为我们办手续的工作人员道谢:“陈医生辛苦了!明天是否有新的隔离人员入住?”
  
  “你们走后,需要彻底消毒,通风。3天后才可以重新入住。”
  
  “我观察凡是在这里隔离的人,核酸检测都是阴性,血液检查应无抗体,应该是正常人。”
  
  “是的,凡是入境阳性者就归专科医院隔离治疗;如果发烧体温37.3℃以上,属疑似新冠病毒感染者,也在专科医院医学观察隔离。”
  
  “谢谢您!我是否可以理解,我们乘坐的飞机航班无一人感染新冠病毒?”
  
  “是的!”
  
  “我能与您合影留念吗?”
  
  “可以,祝您一路平安!”
  
  我们用电话约了车。出租车很干净,行驶约50多分钟就到了翔远大酒店,车费126元。
  
  这个酒店的标间比隔离酒店差了很多,房间不大,不过床单还算干净。
  
  这是自由的第一天。我们匆匆地冲了个澡,乘上了浦东28路公交车。从起点坐到终点,这既是休息又是观光,一路上饱览了上海的乡村风光。在终点站龙阳路下车,吃了宜宾燃面,还要了南翔包子、虾饺,算是解了个馋。接着又乘地铁2号线直奔南京路,在“功德林”买了些糕点,想带回兰州。本来打算再去参观上海历史博物馆,可惜因为身份证没有登记“上海健康码”,谢绝参观,只好回到宾馆休息。
  
  我们期待着第二天启程返兰。
  
  回兰州啦
  
  我们乘坐的是7点10分上海至兰州的国航CA1935航班。凌晨4点30分,宾馆的提示音就把我们从睡梦中叫醒。5点,酒店配送了方便早餐。我们还没来得及吃早餐,宾馆的中巴就催促我们上车,把我们送往浦东机场2号航站楼。我俩只好在中巴车上狼吞虎咽地把早点吃了。只用了15分钟,车就到了2号航站楼。我们办了行李托运,值机座位号12C、12D,登机口是C221。这里没有一个穿防护隔离服的,但人们都自觉地戴着口罩。候机的人挺多,完全不像希斯罗机场那冷清的样子。候机大厅已无座位了,不少人都站着等。我突然发现有位仁兄,竟然躺在长条椅子上睡觉,也许是他起得太早还没有睡够。可是,没人去叫他让座。当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啦!反正马上就要登机了,站就站着,等就等一会儿吧!提前1小时开始验票,核实身份,准备登机。我深感,眼下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就是我们的中国。
  
  飞机在兰州上空盘旋着。熟悉的山,熟悉的河,熟悉的第二故乡,我们回到兰州了!
  
  中川机场一场虚惊
  
  上海到兰州距离1890公里。经过3小时20分的飞行,我们平安地降落在兰州中川国际机场。
  
  兰州中川国际机场是甘肃省省会兰州市的空中门户,位于兰州市永登县中川镇232乡道,距市中心约75千米,为4E级国际机场,是西北地区主干机场之一。

  
  在中川机场2号航站楼,我们经过严格的入甘肃境内审核,填写《来甘返甘人员健康申明表》,其项目包括:1、基本信息;2、入境信息;3、重点疫情地区旅居信息;4、告知事项。并注明:“以上内容属实,如隐瞒、虚报,本人承担一切法律责任和相应后果。”我眼睛老花了,看不清楚,由老伴带为填写,本人签字。经机场工作人员签字、核准,才允许用身份证刷卡出港。
  
  我用身份证一刷,突然显示出“红码”,顿时周围的气氛紧张起来。穿着公安制服防护服的工作人员、检疫人员都朝我望着,有位警官严肃地问:“请稍等!你怎么是‘红码’?”我拿出上海的《解除隔离证明书》,并请他们检查手机上显示的上海浦东机场的“健康绿码”。
  
  我说:“我们是从英国购买的直达兰州的机票,购票是用护照办理的。身份证刷卡是不是过时了,才显示的‘红码’?”
  
  他通过公民信息网查询护照信息,确认“健康码”是准确的。他十分客气说:“你们不用刷卡通过,请走机场工作人员通道。”
  
  到家了
  
  出了兰州火车站,我看到高高耸立的铜奔马。到家了,终于平安回来了!顾不上放下行李,直奔兰州火车站“伊百年牛肉面”。我想“牛大”,我馋“牛大”,我来个“双加”,“大宽”。功夫不大,一碗热气腾腾牛肉面上桌了,红红一层的辣子油,绿绿一层的香菜、蒜苗、葱花,清清地牛肉汤,香飘四溢。我被笼罩在浓烈的香气中,张大嘴巴,深深地吸气,就能闻到汤汁的咸香,面条的芳香,牛肉的鲜香。我连汤带面吃了个碗朝天,那个馋解得呀!那个齿留香呀!那个辣爽劲呀!嘿,真过瘾,那才叫个“满福”!一碗牛肉面,把我的疲倦统统甩的一干二净。嘴一抹,好舒坦啊!
  
  返兰之前,我们提前从上海发回了“健康码”、《隔离解除证明书》。社区当时的答复是:“谢谢,收到!安全出行须等待。请登录甘肃省卫健委官网,申请登记信息转化。”至于到兰州是否还要隔离?未作明确答复。
  
  后来社区又通知我们:“根据甘肃省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的规定,凡境外疫区归来人员,在兰州须居家隔离14天。以新政策解释权限为准。”并告知:“隔离期间可以进行买菜、理发等生活自理活动;不要聚集,出门戴口罩;必须向省卫健委公众号每天报备体温信息,至第14天。”
  
  5月17日我们到达兰州后,立即将信息报备社区。社区再一次通知:“在居家隔离期间,不要聚集,出门戴口罩。7日后在指定医院进行第二次核酸检测。‘健康码’更新须登录甘肃省卫健委公众号,每日报备检测体温,自动更新转换。”
  
  5月20日接到社区通知,要我们到指定医院免费检测核酸。我们按时赶到医院,检测取样点是在室外通风处。采样的检测人员是一位名叫侯玉婷的姑娘,她十分轻巧地采集了标本。我希望和她合影留念,她同意了。
  
  几天后,接到兰州社区通知:“核酸检测阴性。”
  
  我的“健康码”
  
  “健康码”是一款疫情期间被突击开发出来的新物种。它是以真
  
  实数据为基础,由市民或者返工返岗人员自行通过网上申报,经后台审核后生成的属于个人的二维码。“健康码”是市民在当地出入通行的电子凭证。
  
  2020年2月11日,浙江省杭州市首先提出“健康码”。3月5日,通过专家审核并正式报批;4月29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个人健康信息码》系列国家标准。在防疫期间,该系列标准从立项到发布仅用了14天,彰显了我国政府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治理中的创新思维。为了适应防止境外输入工作的新要求,国家又推出了《健康码国际版》。
  
  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的“健康码”几经颜色的转化,它记录了我这次回家路程的艰难,这也是难忘的人生经历。
  
  按照规定,回国前14天就要在“健康码国际版”上登录身体情况。于是,我们从4月17日开始报备体温信息。可是,4日23日怎么也报备不上,我真是着急。看到领事馆的“健康码”信息提示:“当前人数较多,请稍候再试。”我只好耐着性子一次又一次往上报,直到成功。以后每天报备体温信息,直至5月1日登机。
  
  回到国内后,在上海浦东机场,我的“健康码”登录了上海市卫健委公众号,转化成B类——在机场绿码暂时可以出行。
  
  隔离14天后,由上海闽行区卫生服务中心出具《解除隔离证明书》,才转化成“上海市健康码”。
  
  5日17日,一到兰州就在机场遭遇了一场“红码风波”。回到家里赶紧登录“甘肃卫健委公众号”,我的“健康码”是绿码!但用护照办的“健康码国际版”还需要转化成“身份证健康码”。
  
  5月27日也不知道我在忙什么,竟然忘记报备体温了。结果,我的“健康码”又一下子转红,警示了。我赶快报备体温,同时向我的“健康码国际版”报备体温。还好,由于及时报备,“健康码”恢复成绿色了。我想,回国后是否应该转入国内的“健康码”,否则出行依然受阻,于是又向社区咨询。回复是:“居家隔离14天后,自动变绿码,请耐心等待。”
  
  直至2O20年6日1日,报备满14天。甘肃省卫健委公众号出行码提示:“信息真实,二次核酸检测阴性,‘健康码’自动转化成‘绿码’。”我的身份证“健康码”标志呈现出绿色,我的“健康码”是绿码了,我再也不用每天报备体温,我终于可以和平常人一样,出行自由了。
  
  我把有关的“健康码”做了截频,这几张珍贵的截屏足以说明非常时期回家的不易……
  
  在疫战时期,回家的路是艰难的,是曲折的,是难忘的,是有故事的,是遵纪守法的。回家的感觉,真好!既难忘又有特别深刻的心灵感受,这是我人生的宝贵財富。我亲眼看到了中国人民在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下,众志成城,守望相助,坚韧不拔,顽强奋战,在抗击新冠肺炎病毒的战疫中,描绘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是严防国门坚不可摧的防火墙。
  
  作者简介:刘恺,陕西渭南人,退休军人,牙医,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







 
(责任编辑:张云文)
>相关新闻
  • 甘肃税务系统疫情期间推行“非接触式”办税服务方便纳税人
  • 兰州城关区线上线下多元联动维护疫情期间市场稳定
  • 安宁区:“三微三学”确保疫情期间党员教育不断线
  • 兰州华视眼镜有限公司疫情期间为职工送蔬菜
  • 古法“宅家”健身在甘肃兰州抗击疫情期间悄然流行
  • 甘肃延长疫情期间城镇职工及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缴费期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