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甘肃省中小学和部分高校已分批、错时、错峰开学。为进一步强化开学后风险防范和安全管理等工作,结合当前形势,经梳理分析研判,甘肃省教育厅发布2020年学校安全风险3号预警,各地各校要有效防范,确保安全。
一、高度关注疫情影响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各级各类学校均延期开学,长时间居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情绪烦躁、心理恐慌等。各地各校要高度关注、深刻认识疫情对师生心理带来的负面影响,严防受疫情影响直接或间接引发各类安全事件。要有针对性地摸排师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关注思想行为动态,对有异常表现的师生及时进行教育疏导;对特异体质、特殊家庭、特殊疾病等群体学生,进一步加大帮扶关爱力度,切实解决其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加强对本人或亲属染病等涉疫师生的心理疏导,积极营造理解包容、互相帮助的校园氛围,防止被刻意孤立、产生隔阂;集中排查化解涉疫情矛盾纠纷,优化教育教学安排和后勤服务保障,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深入了解高校毕业生群体的实际困难,点对点做好精准帮扶;持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卫生和疫情防护知识教育、安全知识教育、法治教育,引导广大师生进行科学防控、有效防范风险。
二、多措并举严防溺水事件
近期,气温迅速回升,汛期即将来临,溺水事件进入高发期,云南、海南、山东、湖北、广西等地已发生多起学生溺亡事件。从近两年甘肃省学生安全事件类型看,溺水已成为导致学生非正常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提请当地党委政府,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要求,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分工,落实防控举措,形成联防联控机制;会同相关部门加强对学校周边水域以及当地易发生溺水事件水域的巡查,全面排查安全隐患,定期发布预警信息,完善安全警示标识,配置安全防护设施,及时做好应急处置;加强宣传教育,会同有关部门通过广播电视、微信微博等多种渠道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介绍预防溺水安全常识,强化溺水警示教育。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中小学校要在放学、放假前等关键时间节点,组织开展好“每天放学前一分钟、周末放学前五分钟、节假日放假前半小时”的安全警示教育活动;要通过主题班队会、在校园宣传橱窗张贴防溺水挂图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做好防溺水“六不”宣传,教育学生自觉远离危险水域,了解熟悉防溺水知识,增强自救自护能力;要强化家校协同共管,通过家访、电话、微信、印制《致家长的一封信》等线上、线下多渠道、多形式,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联系,引导学生家长增强责任意识,切实担负起监护责任,重点做好放学后、周末和节假日等离校时段的监护陪伴,预防溺水事件发生。
三、强化寄宿制中小学寄宿生的安全管理
中小学寄宿生寄宿期间独立生活,往往缺少亲情关爱和呵护。特别是在校外寄宿的学生,监管上容易形成空档。各地和各中小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配齐配优管理人员,不断提高服务保障水平,原则上不允许寄宿制中小学学生在校外寄宿。因特殊原因确需校外寄宿的,要严格审批程序,建立完善管理制度,明确各方管理责任,加强日常监管。要全面掌握校外寄宿学生底数和家庭基本情况,形成工作台账报送属地公安部门进行联合管理。要建立健全校外寄宿学生安全管理档案,完善学生、家长或监护人、房东、学校、公安等方面的信息沟通通报机制,加强日常检查,随时掌握校外寄宿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日常表现等情况,真正做到时时有人管、事事有人管,全面防范各类安全风险。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对校外寄宿学生的安全教育,教育学生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各项管理制度,注意用电用气用火安全,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和日常行为习惯,远离危险区域和不良现象,确保人身安全。另外,各地各中小学要全面摸排掌握本校学生在校外托管机构(小饭桌)就餐就寝的基本情况,督促提醒家长严格履行监管责任。
(责任编辑:张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