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此生不去胡杨林,逢人莫说赏秋色
在秋风送爽、丹桂飘香的金秋时节,我们来到内蒙古最西端的额济纳旗,有幸观赏了这个世界上最大的胡杨林自然保护区。
胡杨,又名易叶杨,当地人俗称梧桐,是额济纳旗特有的一种古老的树种,据说距今已有6500万年的历史了。它的叶嫩时似柳,老时似杨,以抗盐碱、耐酷暑、抗风沙而著称,能在夏季酷热、冬季严寒、年降水量只有几十毫米的恶劣自然条件下生长。这里没有雨季的缠绵,没有湖波的滋养,干旱像黄沙一样处处都是。“风起西北亚,沙起额济纳”。这里是中国沙尘暴的发源地。正如诗人李益描写的那样“眼见风来沙旋转,经年不省草生时”。没有生命的雨露,它的根却向地下蔓延,在松软干旱的细沙中攫取微弱的养分,在常人看来无法生存的恶劣环境里,它们却奇迹般地存活了下来,被誉为“活着的化石树”。
胡杨要长成参天大树需要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时间,由于它具有惊人的抗干旱、御风沙、耐盐碱的能力,能顽强地生存繁衍于沙漠之中,其生命有三千年之久的岁月,“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到一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三千岁的胡杨,一亿年的历史。”铮铮铁骨千年铸,不屈品格万年颂。胡杨被称为“沙漠英雄树”,也是“沙漠的脊梁”。它就像一个个身披金色盔甲的勇士昂首挺立于大漠之中,向世人诠释生命存在的价值。
胡杨是沙漠中的宝树。千百年来,这种天然胡杨,总是默默地为人类提供各种财富。它的木质是优良的建筑材料;它的嫩枝和树叶是牛羊的饲料;从树干切口流出的汁液是食用碱和制肥皂的原料,还可以入药,当地群众称为“胡杨泪”或“梧桐泪”。胡杨林是荒漠区特有的珍贵森林资源,它的首要作用在于防风固沙,创造适宜的绿洲气候和形成肥沃的土壤。胡杨的一生就如絮状的种子随风飘散在各地,遇土生根、见水发芽,拥抱阳光而怒放世界!
在额济纳旗我们看到有一棵距今880年的“神树”,树干粗大、纹理绵密、颜色浅白、树皮皴裂,顶端是巨大的伞状树冠,树高有二十多米,阔六米多,6人合抱尚显不足。树冠上的叶子形态各异,有的细若柳叶、娥眉微蹙,有的半卷如扇、边缘若齿,有的形似椭圆、叶脉清晰,俗称“三叶树”。正是:一树一世界,一岁一枯荣。不见胡杨,不知大景之壮阔,不识胡杨,不知生命之辉煌。当然这里最美、最令人震撼的,还是胡杨林。有人曾说:如果你爱一个人,你就带她去看额济纳的秋天,因为那里是美景的天堂。那金黄色的、金红色的、金棕色的、金紫色的胡杨与湛蓝湛蓝的天空竞相辉映,呈现出一幅幅至纯至美的画面,肆无忌惮的释放着生命的能量,奏响了生命之魂的赞歌。
胡杨在蒙古语中被称为“陶来”,是世界上最美的树种之一。当我们站在这个世界上最古老的胡杨林前,触目的是一色的胡杨树,似天穹倾下的一池翡翠,与漠漠长天,茫茫沙海,构成一幅大写意画。高大的胡杨,迫使苍天低垂,那一束束巨大的树冠,在风中神奇地摇动着,天空湛蓝湛蓝,蓝得令人心澄,蓝得让你忘却俗事烦忧;那金黄、浓碧、淡红是胡杨的浓妆淡抹,绚丽得让人心醉,醉在远离喧嚣的静怡;胡杨的伟岸,驱使沙魔远避,刹住了狂沙的威风,那一尊尊土堡般的树墩,在沙滩上傲然站立着,把一片沙滩绿洲看得严严实实。随着沙海热浪迎面扑来的是浩瀚和苍茫,是诡秘和神奇,是大自然严酷的雕刀雕塑出的大美。
信步漫游林中,顿时一个新奇的世界展现在我们面前:早晨的阳光穿透金黄色的树叶,斑斑驳驳地洒在沙滩上,千年的狂风沙暴吹得大树东倒西斜,有的树干弯曲得像弓着背的老人。胡杨林盘根错节,龟裂的树皮纹路就像饱经沧桑的老人额头上的皱纹,胡杨林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它们生长于最为严酷的自然环境中,把根深深地扎入贫瘠的沙滩中,挺起魁梧的身躯,昂起不屈的头,夏日向人们奉献一片绿荫,秋天向人们奉献一片金黄,阻挡着千年风沙的侵袭,即便是死去了,也不倒伏地下,而是挺着光秃秃的树干,巍然屹立。仿佛是在向世人展示着生命的辉煌。
远处一片雪白的浮云,缓慢地滚动着,渐渐来到眼前,原来是林中觅食的羊群。粗犷的牧羊人甩着响亮的鞭哨,一副悠然自得的神情。羊群争先恐后舔食着林中的落叶,它们个个膘肥体壮。纯朴憨厚的牧人打着招呼走到我们面前,脸上洋溢着喜色,自豪地告诉我们,这就是他们的生命、他们的财富。这种人与树结成的共生共荣的关系,是我们这些城里来的人无法体会的。
一阵微风吹过林间,树冠发出大海般的涛声。抬头仰望,湛蓝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彩,置身在这金色的胡杨林中,我们远离了都市的喧嚣吵杂,忘却了人世的忧愁烦恼,仿佛来到了一个世外桃源。
(责任编辑:苏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