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印发“十三五”智慧城市发展规划,到2020年——
全市更多公共区域提供免费WiFi
大西北网讯 互联网让生活更智慧。近日,兰州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兰州市“十三五”智慧城市发展规划(2016-2020)》,《规划》提出,到2020年兰州市高校、三级以上医院、4A级以上景区等公共区域将实现WiFi免费接入服务,群众在政务服务、就医、交通等方面都将享受到互联网带来的便利,将基本实现城市管理信息化,建成“云上兰州,数据城市”新模式。
在全市更多公共场所提供免费高速互联网接入服务
《规划》提出,今后,兰州市将加快推进全光纤网络城市建设,实施城区铜缆光纤化改造工程,加快推进光纤入户到企,不断提升城市宽带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完善4G网络覆盖,提高网络质量,实现4G网络对城市地区的深度覆盖,以及对农村地区的有效覆盖。加大5G网络研发及实验支持。推动无线局域网络在全市重点区域的全面覆盖,为用户提供高速便捷的互联网接入服务。
在兰州市将要实施的信息基础设施提速升级工程中,重点强化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密集公共场所、交通枢纽、商务楼宇五大区域的无线信号室内分布系统建设,实现光缆、管道、基站等通信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支持基础电信运营商在兰州市开展5G网络的试商用。支持第三方信息服务商在全市高校、三级以上医院、4A级以上景区、四星级以上宾馆、大型商业场所及文化娱乐场所、机场、车站、住宅小区等公共区域部署无线接入点,提供免费高速互联网接入服务。
《方案》明确,到2020年,兰州市城域网出口带宽达到3000G。城区基本实现铜缆接入小区光纤化改造和光纤到楼入户,兰州市宽带用户平均接入速率超过30Mbps,城市家庭20Mbps及以上宽带接入能力达到100%以上,部分用户达到100Mbps宽带接入能力。宽带进入乡村,100%行政村通光纤,累计建成移动基站1.9万个,其中4G基站1.6万个。
推进“五证合一” 网上办事更便捷
今后,兰州市将推动政府治理现代化,聚焦“智慧强政”。将以现代信息技术推动政务资源集聚整合,实现各政府部门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信息资源共用共享和硬件设施共建共用,提升政府行政效能。构建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体系,面向市民提供网上行政、联审批和行政服务功能。深化社会保障、市场监管、住房保障、公共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等政府职能部门重点业务应用系统建设,推动跨区域跨部门的业务协同应用。围绕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等,支持部门信用信息系统与相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信用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首先将完善网上行政审批平台建设与深度应用。充分利用大数据中心和全市政务大数据平台,实现各部门横向联通和各县区纵向贯通,按照“平台统一受理、在线并联审批、限时高效办结、信息公开共享、全程在线监察、全程查询追溯”的原则,形成全市统一便捷的网上审批平台框架,逐步实现非涉密行政许可项目的审批、核准和备案。在实施“三证合一”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五证合一”申请、受理、审查、核准、发照、公示等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 加快实现“五证合一”网上办理,相关信息在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并归集至全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推进“智慧医疗” 线上看病不再排队
在“智慧医疗”建设推进工程中,兰州市将建立健全人口、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基础数据库,尝试推进三库合一,推动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就诊时电子健康档案的实时调阅,推动医疗基础数据库与兰州市数据中心、三维大数据云计算中心的融合。
集中建设全市统一的兰州市医疗支付信息平台及APP,引入支付宝、微信、银联等即时支付手段,实现全市市级医疗机构结算,集中提供线上咨询、预约挂号、候诊提醒、费用查询、线上支付等应用服务,缓解目前市民就医“看病难”问题。推进网络医院试点建设,构建连接省域三级医院、县(区)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连锁药店的互联网医疗平台,建立医院间会诊机制,支持基于影像资源互认的线上远程会诊、咨询、监测、培训,线下随时入院就诊、双向转诊等方便快捷的医疗服务。
推进“智慧交通” 解决堵车、停车难顽疾
在兰州市将要实施的“智慧交通”推进工程中,全市将逐步实现交通信息资源互通共享,为实现交通拥堵指数发布和智慧交通建设奠定良好基础。建设交通动态信息感知网络,强化对城市道路、交通枢纽、桥梁、河道的实时感知,对客运、载货机车船的动态监管和智能调度。支持市民卡、金融IC卡和移动支付等电子支付在交通领域的集成应用,统筹公交、出租、轨道交通等交通出行方式的支付终端。
支持第三方建设交通大数据分析平台,利用基础运营商用户轨迹数据,面向社会公众提供拥堵预防、路径优化等出行服务,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交通运输设施规划建设、安全运行控制、交通运输管理决策提供支撑。支持第三方在全市车流密集的商业区、医院、学校等公共场所,建设停车场诱导系统,对停车场进行智能化管理,提高安全性和使用效率。加快公共停车场建设,努力扩大停车位供给规模;推进停车位数字化管理,加快停车场诱导系统建设,加强停车资源共享利用。
(责任编辑:张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