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网讯 昨日,由兰州市委宣传部、兰州市文联主办的“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纪实文学丛书— — 《人民至上》 、 《兰州蓝》 、 《崛起》首发式在兰举行,该系列丛书共计80余万字,作者云集了兰州市当代文学界的精英人物,近50篇佳作全方位呈现了兰州市双联、治污工作及新区建设的崭新风貌。
省文联副主席、市文联主席汪小平在首发式上说,由兰州市文联组织文艺家举办的“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系列主题实践活动自2014年10月15日启动,无论从写作进度,挖掘深度还是体裁的广度上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首先,作者聚集了代表兰州当代文学创作水平的40余位著名作家、优秀文字工作者;其次,全部深入到联扶村、兰州市治污一线、兰州新区建设前沿,历经两个多月的体验生活,凝聚了所有人的心血和智慧。双联、治污和新区建设,我们创作这三本书,是想还原兰州三大载入史册的工作,还原的目的就是让我们记住并激励我们再出发。 ”
中国作协会员、甘肃省作协主席马步升表示,“兰州新区建设,兰州蓝天工程,兰州双联行动这三个主题,不仅是兰州当下建设的重大行动,即便在兰州历史上,也有着自身独特的地位。如何记录,如何书写,权威部门是一种角度,社会机构和媒体是一个角度,作家又是一个角度。三种书写方式,出发点相同,立场相同,但角度不同,效果也会不同。以作家书写而论,不仅有现场实录,还加入了自己的现场观感和心灵体验,如果把三种不同的书写方式和书写角度组合在一起,对兰州的这三项重大行动的书写,也许更为全面准确,更有立体感,更能引起更广泛的社会关注度。
兰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程金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系列丛书中的作品可圈可点之处都提了出来。《崛起》中马步升的《兰州的新翅膀》,从2200年前兰州城的奠基,到新中国成立兰州市发展成为现代都市,再到目前的新区建设,使读者从历史发展的维度看今天新区的意义。《兰州蓝》中叶舟的《还老百姓一片蓝天》,从省市领导的感受、决心和具体实施讲起,充满激情地描写了从顶层设计到具体落实的进程;阳飏的《兰州:关于沙尘暴的文学溯源》充满有趣的历史知识,也很有现场感;人邻的《兰州——又见蓝天,又见白云》从日常生活的角度反映人民的渴望和工作成效。《人民至上》中康敏的《康庄大道——兰州市双联工作纪实》是对双联工作的整体俯瞰;陈昊《寻找张大宝》描写包村干部的事迹……等等内容都具有人类学书写的特点。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名作家张存学认为,在兰州,可歌可泣的人、可歌可泣的事可以说遍地都是,而作为国家任务层面上的扶贫任务,作为关系到兰州形象和兰州可持续发展的蓝天工程,以及在“一带一路”战略意义上的新区建设又是所有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兰州市文联选取这三方面的题材组织作家采写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兰州市文联发挥了自己的职能作用,广泛联系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另一方面也将抒写兰州的重任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来;第三个方面是以上三方面的内容能够充分显现兰州近几年的巨大变化,同时也能够向世人展现兰州人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这也恰恰是兰州市文联的特长所在。”
有人说,这套系列丛书是在记录一个城市蝶变的过程,也有人说这是在书写一个疾行的时代。但无论属于前者还是后者,每一个纪实背后的故事主角都是共同的主人公— —人民!丛书作者代表、兰州冬防工作者牛娅娅在发言中,由衷表达了一个写作者、一个劳动者的质朴心声, “我是无数个冬防工作者之一,我也是这片天空里一个小小的蔚蓝的分子。同时我是一个写作者,我经历着这座城市最伟大的变化,我有义务、有责任记录这个时代,记录这个时代的蓝天碧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