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小苹果”为啥“唱”的这么火?——来自甘肃静宁县的“苹果调查”

时间:2016-01-12 16:40来源:新华社 作者:陈俊 王衡 点击: 载入中...

  歌曲《小苹果》风靡大江南北。不过说到对苹果的感情,估计很少有人能比得上甘肃静宁人。当经济增速放缓让不少地方感受到丝丝寒意时,静宁县苹果产业却发展得红红火火,开着汽车、住着楼房的果农谈起小苹果,真应了那句歌词——怎么爱你都不嫌多!


  骄傲:小苹果“火”静宁


  羊年春节前后,静宁各家苹果经销企业就没闲着,各地苹果订单纷至沓来,一辆辆满载苹果的货车从静宁奔赴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


  拥有5万吨苹果贮藏能力的静宁常津果品有限责任公司经销的苹果曾被端上北京奥运会的餐桌。公司冷库里红彤彤一片,果香沁人心脾。公司负责人常继锋笑得合不拢嘴:“我们这儿的苹果在全国口感最好、价格最高,在大城市每斤十二三元,也不愁销路!”


  静宁果农们对苹果更是心怀感恩。治平乡雷沟村的沟沟峁峁都种着苹果树,甚至路边也见缝插针地种上几棵。“我们村几乎家家有小汽车,只有60户的三社,近两三个月新买和更换了8辆小汽车,都是十六七万元以上的。”村主任雷托胜脸上洋溢着喜悦,去年雷沟村苹果亩均纯收入2万多元,他家有9亩果园挂了果,收入30多万元。


  “静宁苹果以县为单位创了三个全国第一:面积最大、价格最高、贮藏能力最大。”推广苹果30年、堪称小苹果“代言人”的静宁县林业局副局长王国庆,说到静宁苹果一点儿也不谦虚:静宁苹果种植面积101万亩,是中国驰名商标,多年来价格稳中有升,去年农民人均果品纯收入379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四分之三以上,15万农民靠种苹果稳定脱贫。


  作为一个西部传统农业县,静宁缺矿产,没啥工业,城镇化水平却从2000年的13.7%提高到现在的26%,就是因为苹果产业的带动。许多果农虽然在果园忙碌,却在城里买房居住,孩子也在城里上学,每天开着私家车往返城乡。当地人戏称:“静宁是农村支援城市!”


  坚守:30年“谋”一果


  静宁苹果产业始于1986年,起步并非最早,气候条件也不是最佳,但30年后却一枝独秀,奥秘何在?


  静宁干部群众说,那是因为他们舍得坚守30年“谋”一果:


  ——不跟风。甘肃一些县苹果产业开始时势头猛,但品种更替频繁,花牛价高时就种花牛,过几年又改成“粉红女郎”,始终形不成气候。而静宁,30年来坚守富士这个品种,不断提升品质,终获市场肯定。坚持以卖鲜果为主,不盲目发展深加工。实践证明,卖鲜果农民最受益,而榨汁所用苹果,市价每斤只有3毛,亩产1万斤只能卖3000元。去年静宁苹果大丰收,产量60万吨。记者在静宁农村几乎看不到堆积的苹果,因为苹果刚从树上摘下,就被经销企业“抢”进冷库,静宁像常津这样的冷库贮藏营销型企业有48家,年贮藏能力45万吨。


  ——不盲从。30年来,静宁不断请专家来指导,但并不盲从专家观点。比如,富士苹果在原产地日本的种植高度是海拔800米以下,引入我国后,专家将其提高到1600米,认为果树超过此海拔会量少质低。按照这个结论,静宁符合条件的果园不足20万亩。静宁大胆试验,突破这一“极限”,种到海拔2000米以上区域,全县147万亩耕地中有101万亩成为果园。如今品质最好的苹果,恰恰是长在海拔1700米至1900米之间的。


  ——有定力。历届静宁县委县政府都把苹果作为富民主导产业来抓。但面对市场风云变幻,静宁曾有过“单一苹果产业是否保险”的争论,有人提出发展一点枣、桃、杏,用多种经营“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但静宁果业专家们据理力争,认为当地气候条件最适合种苹果,最终大家都成了坚定的“苹果派”。


  静宁干部群众说,30年的坚守,是基于对本地气候条件的深入研究和对产业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归根结底就一条,一切种植技术和产业模式都必须静宁化。”王国庆说。


  甘肃省委党校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李含琳认为,静宁苹果的发展历程对于农村经济如何顺应新常态很有说服力。农业要适应市场变化的同时,还要坚守规律、特色和优势,舍得花时间经营,切不可幻想一夜暴富而朝三暮四,摇摆不定。


  坚守不是保守。静宁苹果已在北京、兰州等城市开设苹果品牌形象店。在静宁网上销售苹果第一人王志伟的带领下,静宁苹果入驻天猫、京东等各大电商平台,仅在阿里巴巴采购平台的网店就超过30家。


  求变:小苹果唱新篇


  红红火火的静宁“小苹果”,新常态下也并非高枕无忧,眼下果农断代就让静宁干部群众放心不下——二三十岁的果农几乎没有,40岁不多,五六十岁的是主力军,有的70多岁了还在侍弄果园。


  记者在静宁听到这样一件事:小两口在城里打工,年收入5万元,老父亲的10亩果园却收入十几万元。老父亲对孩子说:“你们帮我种果园,我给你们发工资。”但小两口就是不答应。


  种苹果比一般的打工挣得多,苹果让果农腰包鼓了,果园却为何留不住“果二代”?雷托胜说,日子好过后,农民家里收拾得很干净,可出门一看,道路坑坑洼洼,垃圾乱堆乱放。果农虽然买了好车,却经常被堵在乡村道路上寸步难行。乡村富而不美,自然留不住追求生活品质的“果二代”,而农业人口减少更是大势所趋,传统果业又是劳动密集型,“十年后谁来种苹果?”的确是个大问题。


  “新常态带来新挑战,我们的‘小苹果’也要唱新篇!”静宁县委书记王晓军说。


  变化已经开始,静宁一家苹果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在威戎镇建起占地2500亩的现代苹果生产技术推广示范园,每亩果树数量能翻一倍多,机械化、智能化水平也大大提高,过去一个人只能管3亩果园,而示范园一个人能管上百亩。这种集约化经营模式,将大大减少对劳动力的依赖,不再费时耗力。


  从今年起,静宁还将对乡村卫生环境进行大整治,并加大交通、水利、文化等投入,年底就能实现村村通沥青(水泥)路。雷托胜风趣地说,只要果园能富,乡村能美,相信还是会有年轻人种苹果的。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甘肃省唯一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平台“陇明公”上线运营
  • 今年一季度,甘肃省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86.2亿元人民币
  • 甘肃省超九成规上工业企业复工
  • 甘肃省已完成春播面积1326.2万亩
  • 2020年夏季甘肃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报名通知
  • 甘肃助力白俄罗斯抗疫“甘肃方剂”将于本周抵达明斯克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