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刚:马克思的精神启示

时间:2018-06-08 16:33来源:大西北网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网 点击: 载入中...
  关键词:马克思;理想信念;治学经历;革命实践;学习方法
 
   小时候,家里书柜上就藏有厚厚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四卷本。这是我对马克思的朦胧认识。我知道马克思伟大,至于怎样伟大,那时并不清楚。长大了,每当看到这四卷本选集,我常常在想他何以那样伟大?听老师讲、从书本中看,得知他建立了不朽的业绩,被誉为“千年第一思想家”。既然如此,何不好好研究一下他如何治学的呢?2003年读研期间,学校开设了马列经典选读课。我从中文系资料室借来《马克思传略》、《马克思生平事业年表》,读后对马克思的人生道路、治学方法、家庭生活,有了深入的感知。
 
  一、马克思的道路
 
  马克思为何选择建立共产主义学说?我想,这与他的精神内涵有关。在中学时,他就立下了“为人类而工作”的志向。这是宏大的志向,不是为单个集体、单个国家,而是为整个人类社会。有什么能比得上“为推动人类进步而努力工作”的宏愿呢?当马克思立下这个宏愿后,他就开始锁定了目标,顽强地奋斗着。为什么他以后的道路遭遇贫困、污蔑、流放、病痛,都没有让他退缩和低头?我相信,强大的正义愿望一定会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对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无比热爱与忠诚,对全人类幸福的不懈追求,是马克思不畏艰难险阻、坚持革命道路的力量之源。
 
  马克思能有这样的宏愿,并不是一时冲动,而是建立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对历史与未来的充分把握的基础上,并与自己的行动统一起来。马克思之所以有这样伟大的志向,固然是受到家庭的良好教育、特里尔城崇尚自由环境的影响,更重要的是欧洲大革命时代的需要。伟人的与众不同,总能直觉洞察时代的走向,并与个人行动结合起来。孙中山本来可以当个好医生,并且已经是个好医生,但他走上了弃医救国的道路;鲁迅弃医从文,也是为从精神上解救中国国民;毛泽东独特的革命道路,不因循留学之径,不迷信本本、教条,从研究本国问题开始,引领中国走上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革命道路。这些都证明伟人能抓准时代的脉搏,个人的志愿坚决服从这一走向。马克思爱好诗歌,出了三本诗集,可以成为诗人;他最初学法律,课程优秀,完全可以子承父业成为律师。但他最终还是走上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并从事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伟大革命实践。
 
  青年时代的马克思大量阅读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的著作,这些德国的哲学大师无疑给马克思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养料,马克思批判地吸收了他们的思想,曾经成为“青年黑格尔派”的一员。但是,当马克思走向社会,成为《莱茵报》的主编,当面对《林木盗窃法》等涉及的一系列现实问题时,为了寻找科学真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他的研究逐渐从法律转向政治经济学。可见,马克思治学志向的转变,不是在书斋里发生的,而是与时代要求相一致的。乃至,他后来的治学,不仅一刻也没有离开时代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他创立的共产主义理论,成为无产阶级争取自由解放的强大武器,为世界历史开辟了新的纪元,指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
 
  由此,我们反对死读书,读书为什么?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如果我们缺乏预见的能力,盲目学习,缺少学习动力且不说,最终不易有大成就。马克思以一生的治学经历与革命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结合社会前进方向与个人的志趣成才的生动案例,是我们值得学习效仿的光辉典范和优秀楷模。

  二、马克思的治学动力
 
  有人神化马克思,说马克思是天才,对此我看完马克思的相关材料之后,不完全这样认为。马克思的确有超乎常人的才能,但更有坚忍不拔的意志。马克思是勤奋的,看他的生平年表,我们知道他从中学时代开始直至去世之前,每天都在勤奋地工作着。马克思在撰写《资本论》的岁月里,每天9点去大英博物馆查找资料,研究文件,一坐就是一整天,十数年如此。晚年的马克思疾病缠身,但仍在坚持学习与著述。
 
  不要忽略一点,马克思是自学成才的大师。一切大学问家都有自学的本领。恩格斯中学未毕业,在治学的道路上,成为会二十几门外语、通晓众多国家历史、军事的学识广博的学者;毛泽东中师毕业,在波澜壮阔的一生中,成为学问渊博的革命导师。明末清初哲学家王夫之提出“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就很具有真知灼见,因为围绕一个人的社会实践,会带动许多方面的学习。只要你的实践不是盲目的,而是主动的、积极的,是最高意义上的追求,那么你就会在实践中促进学习,不断积累知识,提升理论水平。正因为有如此的实践动力,所以会迫不及待学习众多知识。
 
  马克思之所以能够做到知识渊博、学问精深,就是不断的实践给了他强大的动力。他总要解决许多问题,为研究地租完成《资本论》写作,他要学习俄语、学习数学;为研究西班牙历史,他要学习西班牙文;为研究波兰革命,他要学习波兰历史。就是这样,革命实践方向总是带动着他的治学与思想进程。我认为,革命实践是他的中心,他的著述围绕着他的革命实践来展开,涉及什么就学习什么,一切问题与困难,在他这种强大的动力面前都迎刃而解。正是这革命实践方向,才让他如饥似渴地读书,让他成为运用十几门外语、通晓众多国家历史、横跨文理学科的伟大思想家。这就给了他学识渊博的最好解释!
 
  学贵得法。马克思最主要的学习方法是摘录、札记。我认为,这是马克思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列宁的《哲学笔记》、钱钟书的《管锥篇》不都是在笔记中得来的吗?读书的形式就是合理吸收,形成自己的见解与观点,不然就是死读书。马克思的一切学问,就是在阅读、研究、关注现实中得来的。同时,马克思治学严谨也是有名的,为了某一个问题,他要认真查阅资料;为了验证自己的观点正确,他要等待实践的发展,不达到成熟决不发表。
 
  三、马克思的家庭生活
 
  马克思一生贫困,晚年又疾病缠身,三个儿女先后死于贫困,一度处于典当衣物、被房东撵走的状态。有时没钱买车票参加国际会议,甚至连寄稿件的钱都囊中羞涩。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夫人燕妮理解他、爱着他,他也爱着她和孩子们,全家克服着一个又一个困难,在伟大革命战友恩格斯和其他朋友的接济下,渡过难关。马克思不忘教育引导儿女,三个女儿都成为了革命者,并各自组建了革命者的家庭。由此可见,马克思不仅个人投身革命,还深深地影响着家人。成为什么样的父亲?马克思为我们作出了最好的回答,就是用自己的行动给孩子们言传身教。马克思与燕妮的爱情感染着我们,在今天注重物质的社会里,我们应该看看马克思夫妇,同甘苦、共患难,相互扶持走过重重困难,他们是一对情感真挚、爱情忠贞、荣辱与共的模范夫妻!夫妻除了是生活的伴侣,更是精神的结合,有了精神契合,才会相互信任,才有家庭的稳固,才能提供精神动力。
 
  马克思晚年备受痈病、肝病、腮腺肿、肺病等多种疾病折磨,是生活条件的恶劣、工作的劳累,令其疾病缠身。他为人类而工作,但却以损伤身体、影响家人的健康为代价,我们能不为他执着的理想精神所感动吗?马克思是真正的无私者,更是是精神的富有者!他为众多人所爱戴,即使被迫害入狱,广大民众坚定的呼声与支持依然高涨。
 
  就在如此困难的条件下,马克思不断地著述。他完全可以放弃这种困难生活,他想获得富裕生活太容易了,放弃理想就可获得高官厚禄,但他没有这样做,为了理想,他信念坚定。
 
  马克思的伟大,还在于他看到了资本在现代社会的决定性力量,但他却过着贫困的生活,像他那样深刻阐述资本运动规律、资本支配作用的思想家,自己却身无分文,甚至从未考虑过改变自己贫困的艰难处境,为了什么?是为了真理,为了千万贫困人过上不受资本奴役、自由解放的幸福生活!为此,他不惜牺牲个人家庭的物质条件,忍痛失去三个儿女,坚忍疾病缠身,不断发奋著述,指导革命实践。这正是马克思的伟大之处,我们应该向他致敬!致敬他“为人类而工作”的奋斗理想与战斗精神!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张云文)
>相关新闻
  • 让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无比坚定
  •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
  • 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 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现实着力点
  • 源于时代超越时代——习近平这样论述马克思主义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