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守信成为所有人立足社会的必选项,成为所有企业生存发展的硬通货
当前,“信用”已经融入人们生产生活的各种场景。信用高的个人,可以享受免押金租车、酒店先住后付等便利服务;信用好的企业,能得到融资贷款、财政扶持等优惠待遇。“信用越来越有用”,恰如网友评价,信用正成为个人和社会的一笔宝贵财富,是个人干事创业、社会有效运行的刚需。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强。”作为市场经济的基石,信用一直为社会各界所看重,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更为夯实信用的基础设施提供了新的支撑手段。从制定全国统一的信用信息采集和分类管理标准,到初步形成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再到全面实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步伐明显加快,在公共信息服务、市场信用监管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以说,能否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得更加完备,已是判断市场经济成熟度的重要标准之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突出的诚信缺失问题,既要抓紧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又要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惩戒机制,使人不敢失信、不能失信。这道出了抓好信用建设的关键。信用不仅体现为一种道德自律,也反映出当事人对成本与收益关系的判断。如果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步步难行,各个社会主体都会做出更理性的判断,以守信为最明智的选择。进一步加强信用信息的管理,确保在规范市场秩序、降低交易成本的同时,有效增强经济社会活动的可预期性与效率,才能让信用越来越有用,更好地为个人生活、经济发展、社会管理服务。
事实上,信用已经可以被视为一种生产要素,技术的发展让这一“虚拟资本”渗入社会的方方面面、各个环节成为可能。浙江义乌依托信用大数据,将人人都有的“信用分”,作为政府治理和社会化运用的重要依据;江苏南京以APP为载体进行“信用画像”,让信用与市民生活消费、企业经营贷款产生关联……近年来各地的探索实践表明,将技术与信用更紧密地结合起来,信用才会更便利、更有效地得到使用,守信才更有回报、更有力量。充分运用技术“赋能”,自觉树立“信用+”的意识,多角度开展信用管理服务创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就能更上层楼。
也要承认,虽然信用代码、信用信息平台建设正不断完善,但与社会期望还存在一定差距。在不少地方,类似机动车交通违章、社区违建、路边非法占道经营等行为,并没有纳入信用体系;而对于一些企业来说,招录财务、中高级管理岗位等职位时,也常常因为难以获得有效个人信用信息,不得不耗费大量精力调查应聘者的职业素养。社会的需要,就是下一步工作的起点。加快推进信用立法,根据实际需求,全方位健全国家和地方层面的信用标准体系,正是促进社会共治、营造良好信用市场环境的题中应有之义。
轻点鼠标,占满整个墙面的巨大屏幕上,来自公安、银行、工商等机构的各类数据,精确显示“老赖”的社会关系、消费情况、行踪动态。某地方高院“执行案件大数据管理平台”的运行场景,令人印象深刻。大数据时代,让信用数据联通起来,再隐蔽的信用违约,也逃不过技术的法眼。大力推进诚信制度化建设,让守信成为所有人立足社会的必选项,成为所有企业生存发展的硬通货,诚信就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人民日报》(2018年06月06日05版)
(责任编辑:张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