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马克思|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吗?

时间:2018-05-03 15:59来源:大西北网 作者:央广网 点击: 载入中...
  央广网北京5月3日消息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中国之声推出特别节目《提问马克思》,邀请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哲学院院长、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郝立新;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艾四林;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吴晓明;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佘双好,共同聚首,深刻作答。
 
  王娴:第二个篇章基于一个新的设问:马克思主义过时了吗?我们收集了一些网友的问题,采取一位院长首先回答几位院长再来补充的方式。网友“安全出口”问:资本主义为什么没死?他还补充说,马克思主义诞生已经170年了,但是马克思所预言的资本主义的丧钟至今没有敲响。这是不是意味着马克思主义过时了呢?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吴晓明
 
  吴晓明:马克思那个判断非常宏大,是牵涉到整个文明类型的判断。要考察现代文明大概经历了多少年,如果从环球航行开始,1500年左右到现在是500年;如果从十七十八世纪开始是300年。马克思不是算命先生,不是说在哪个地方结束,在哪个地方崩溃,他从来不做这样的判断。马克思把现代文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看做一个历史事物,讨论它在怎样的矛盾运动中展开,在矛盾运动中必然会被一种新的文明类型所取代。
 
  王娴:您的意思是说马克思主义下的各种断言,验证它是否正确并不是放在一个星期、下个月、一年两年甚至一两百年的时间维度来看。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艾四林
 
  艾四林:网友刚才提问:资本主义为什么现在还活得很好?我认为它要感谢马克思,资本主义活得很好,从一个侧面反证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性,不是说马克思主义的失效。资本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实际上是马克思所作出的一些结论包括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才深深地引起了西方世界一些政治家和思想家的警醒。所以它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在调适发展的道路,包括二战以后,欧洲一些国家采取福利国家的制度,实际上是深受马克思对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的启示。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人们常说当资本主义发展得很好的时候,可能会忘记马克思。而每当资本主义出现了一些重大问题的时候,人们会想起马克思。
 
  王娴:网友“默默的莫桑比克”提问: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词,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有人认为这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已经不适合现在的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所以才要创新。都得发展创新了,还不能证明它过时吗?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郝立新
 
  郝立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需要创新,这是马克思本人一贯的理论风格。任何一种理论就像我们经常提到的一个比喻: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理论之于实践,之于现实,现实实际上是最活跃的,它是基础!理论要能够及时地反映现实,不断地去发展。马克思主义为什么有那么强大的生命力,有那么强大的影响力,就在于它是一种活的理论,是一种不断发展的理论。所以这个理论要创新,并不意味着马克思主义过时了,我们才去创新。对马克思的个别结论,我们要跟着实践的变化去调整,但是对它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我们始终要坚持。
 
  王娴:坚持最核心的、最精髓的。刚才郝院长有一个话我印象很深,马克思主义是活的,所以它要不断的创新,这是它自身的一种要求。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佘双好
 
  佘双好:马克思本人、包括恩格斯,认为我们的理论就是发展的理论。列宁也认为,马克思的理论就是在不同国家,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所以理论创新和理论发展,实际上就是本身内在发展的一个要求。
 
  王娴:刚才几位院长都提到,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本身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不应该把它做更狭义化的理解。网友“大胡子”的问题关于阶级。他说,在中国现在很少提到阶级这个词,但是马克思主义经常讲阶级,现在自我介绍,谁也不会说我是什么阶级,所以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最过时的地方就是他对“阶级”二字的痴迷。
 
  郝立新:前天在给博士生考试的时候,一个国外留学回来的考生,在念《共产党宣言》关于阶级的论述时念成了班级。class也可以做班级的意思,他的脑海里没有阶级这个概念。当时我们就感觉很有趣,跟这个网友的问题就不谋而合。如果我们从马克思的经典文本来说,在《共产党宣言》里面,专门讲了资产者、无产者,这是两大对立的阶级。阶级,是按照所有制的关系,按照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来划分的一个社会集团。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阶级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象。在资本主义社会,老板和工人就是两个不同的阶级,很明显。当然有些同学或者网友,可能会从当代中国社会的现实来看。我们在阶级对立的社会意义上来讲,就是阶级社会,这样来看,两个阶级的较量、斗争、对立依然存在。要把客观的社会现象分析同对当代社会的认识作具体分析,结合起来,不能照搬理论。但是也不能因为现在现实的复杂性,去否认马克思的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理论。
 
  王娴:“阶级”二字,我们不应孤立地把它放在当下社会来理解,放在历史的维度、不同的时间空间中,阶级又有着不一样的理解。
 
  
(责任编辑:苏玉梅)
>相关新闻
  • 让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无比坚定
  •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
  • 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 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现实着力点
  • 源于时代超越时代——习近平这样论述马克思主义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