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效率的慈善,不仅会让爱心打折,事实上也会影响到慈善的公信力,以及慈善事业的持久性。
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双沙镇寨坪村两所小学的教学楼在去年年底都已成为危房,60多名小学生至今已在民居里上了一个多学期的课。早在2009年,一家企业就捐赠了60万元建校资金,但因村民在学校的取舍问题上争论不休,资金至今未使用。双沙镇表示,通过民意测评,已决定改建寨坪小学,让孩子在下学期开学前用上正规教室。
虽然事情最终得到了妥善的解决,但过程的一波三折,仍不免让人一声叹息。一边是企业捐赠的60万元建校资金早早到位,一边却是善款滞留达6年之久,孩子们只能借破旧民居上课,与猪圈相伴,这两者之间的落差与反常,恐怕也是贫困地区乡村教育现状的一面镜子。
人们常说,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但在现实中,教育和孩子却常常被利益所绑架。60万元的建校资金迟迟未使用,原因非常简单:寨坪村共有两所小学,相继成为危房。由于生源有限,只需保留和改建其中的一所。为了争夺学生的生意,各村组在究竟保留哪一所学校的问题上展开了竞争,以致改建一事一拖再拖,悬而未决。
在这件事情上,当地村民以及当地政府显然都难辞其咎。为了一点蝇头小利,不顾及孩子的读书环境,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些村民目光短浅、观念落后的表现。但另一方面,当地政府在长达6年的时间里解决不好一个建校纠纷的问题,其行政效率着实让人不敢恭维。当地也做了一些实际工作,比如寨坪村曾组织了一次“一户一票”的民意测评,但仅有这样的民主形式,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尤其是相对复杂的基层矛盾。在高大上的民意测评之外,是否还有更为细致、耐心的解释和说服?在无法达成共识的情况下,当地政府是否应该拿出点决断力来?
慈善效率的问题同样值得反思。60万元的建校资金6年未使用,显然是一个不正常现象,而捐款企业竟无半点干涉。企业资助乡村教育,这很值得赞赏,但好事要办好,除了出钱,还要出力,除了当一个捐赠人,还要当一个有心人。唯有如此,才能把善心落到实处,实现慈善事业的利益最大化。比如捐款流向的问题,捐赠者就应该当好监督者,以免捐款被滥用、乱用或者留滞不用。如果没有这样的精力和人力,不妨委托给相关慈善机构。
没有效率的慈善,不仅会让爱心打折,事实上也会影响到慈善的公信力,以及慈善事业的持久性。一方面要不断完善慈善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另一方面也有赖于每一个捐赠者的尽职尽责。要知道,慈善事业其实是一整套机制,而不只是一种行为。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