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全面推开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会议认为,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对于优化配置资源、加强基础教育师资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现行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始于上世纪80年代,在实际教职基础上增设一套评价体系以评定教师的专业水准,在当时起到了相当强的激励作用。但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师职称体系却渐渐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不仅难以起到激励作用,反而成为一部分教师的负担,甚至滋生了一些腐败现象。如去年有媒体曝光,在安徽省宿州市第十九小学,老师想要评职称得先和校长花钱买名额,职称俨然成为一些人的“摇钱树”。今年网络发起评选“教师十大烦恼”,结果评职称赫然名列榜首;《中国教育报》对近3万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显示,有68%的教师认为当前的职称评聘不能反映出教师的真实水平,54%的教师认为职称评定非常不合理。这些实例和数据,都说明教师职称评聘积弊颇深,亟需深入改革。
全面推开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对那些为职称疲于奔命的一线教师而言是一大福音。改革原则正中现行职称体系中的多处“病灶”:统一中小学教师职称、改变过分强调论文学历倾向、建立同行专家评审机制等一系列矛盾,从职称设置、评价标准、评价机制等多个方面入手,让人对此次改革的力度、深度和广度期待满满。
一方面,改革以公正合理为价值取向。比如此次改革提出的职称统一,就是看准了现行分开设立中小学教师职称的种种弊端做出的合理化修正。目前,中学和小学教师职称无法打通,中学教师最高可以评副高,小学最高等级却仅为中级,因此有老师在评上最高职称后,便会产生惰性思想。通过改革,统一将中小学教师职称扩大到初、中、高级,拉高了教师的“职业天花板”。这意味着只要工作有成绩,中小学教师也有机会在职称方面与大学教授平起平坐。再如职称评价,目前主要由行政力量主导,易造成一线教师吃亏、行政领导吃香的不合理现象,在改革后建立起同行专家评审机制,可最大程度让教学回归,提升一线教师的竞争力。
另一方面,改革还突出科学评价、有所侧重。不少教师之所以为职称疲于奔命,就在于评价体系与教学实际存在一定脱节,考外语、发论文、拼证书……这些都是教师能力的体现,却未必能“等值兑换”为教师的教学能力。由于这些标准都是“硬杠杠”,很多老师为了考外语不得不牺牲备课时间,本末倒置;强行要求中小学老师搞科研发论文,也不符合中小学教育的特点和取向。改革之后,对教学实践、师德的考量,让教师安心教书,让教师提升道德修养,才是提高教育水平的根本保证。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改革特别强调职称评价标准要对农村和边远地区教师倾斜,让广大的乡村教师群体看到了希望。以往,受制于客观条件限制,乡村教师评职称难度要比城市里的教师难度大很多。提升乡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对推动农村发展、推进教育公平又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因此,在评职称方面有所倾斜,这样的“关照”可以有、应该有、必须有。
“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肩负培养下一代的重大使命,改革教师职称评定体系不仅事关教师待遇和尊严,更是涉及国家和民族未来的一件大事。职称改革不论从何处入手,都必须秉承一个原则:引导老师回归教育本位,把心放在教学上。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