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巡视组”为公众广为知晓后,“督查组”一词近期频繁见诸报端和各大网络头条。“督查组”这把高悬在地方和有关部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最令人关注的莫过于国务院督查组和中央信访督查组在地方的频频亮相。前者主要目的是对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务院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后者则主要督查土地征用和城乡建设等敏感事项,被一些媒体称为“翻旧账”。
虽然督查组督查内容不同,但督查组所到之处,除了听取例行的地方党政领导汇报情况,督查组还要到工矿企业和城市乡村实地督查,了解落实国家相关政策的实际情况,倾听一线群众呼声,不留情面地向地方有关领导反馈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以中央信访督查组今年第三批督查为例,针对敏感问题和常年的信访积案,不是选择回避,而是主动将上述内容设置成督查重点。需要注意的是,为了让督查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推动有关政策的落实,这次的督查组有很多亮点。
首先,督查组成员实现专业化和科学化配备,进行了专门的政策培训,让督查组成员既能剖析老问题,还能发现新线索。其次,督查组一方面充分发挥督查职能,另一方面依靠基层解决信访积案,对涉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大是大非的问题不妥协。再次,督查组邀请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参与。这些新的举措,传递出中央信访督查组解决积案的决心,传递出依法办理和依靠基层解决有关信访问题的信号。
处理信访积案等老百姓关心的敏感问题需要督查组,解决当前宏观经济政策和大政方针落实难和不落实的问题,更需要督查组。当前,一些部门和地方的干部工作主动性差,存在“不求无功,但求无过”的心理,在其位,不谋其政,责任意识和宗旨意识不强,不仅本职工作干不好,还导致中央政策落实的“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存在梗阻与障碍。
事实上,针对不落实和不作为的问题,国务院常务会议已经多次重点强调,并把督查作为一项抓落实的重要手段。于是,从去年以来,国务院已经开展了两轮的全国性大督查,成效显著。
督查组来了,不仅仅是让一些部门和地方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抓落实压力,还让一些不作为的领导干部“红红脸、出出汗”,让他们认识到“为官不为”和“为官乱作为”也是一样行不通的。通过督查组督查这种形式,有利于及时发现并指出有关部门和地方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回应民生之盼,有利于解决政令不出中南海的尴尬。
人民群众期待,督查组督查不要成为一阵风,而要成为一把始终高悬的利剑。督查的长效机制和问责机制也需要尽快建立起来,这是依法治国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也可以让有关部门和地方形成对落实中央政策的紧迫感,形成对人民群众的责任感。同时,加大对一些重大问题的专项督查,让督查组督查朝着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向出发。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