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次运用医疗大数据评出的“首届中国最佳临床学科排行榜”日前出炉,公布了19个临床学科、每个学科排名国内前15名的医院。榜单的出发点,旨在通过借助大数据的帮助,找到并建立一个能够全面、准确、公平地评价医院医疗水准的体系。评选方也说了,发布的目的不是为了简单的排名,更希望它能引导大家关注医疗服务能力、关注医疗质量安全。
榜单的积极意义不言而喻。因此我们也看到,每个榜上有名的省份,都把榜单中关于自己的那些单独拎出来广而告之,标题大抵是“入选”“荣登”“榜上有名”之类,自豪之情溢于言表,这是自然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成为广东上榜次数最多的医院,在19个临床学科排行榜中有14个学科进入了前15名,当然值得自豪。但是,容小子杞人忧天一回,大家在津津乐道该榜单的同时,也须注意它可能带来负效应的一面。什么负效应呢?因为榜单关注的重点是学科临床,而非承担项目,获得基金和发表论文的数量,这当中,医疗安全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有关医疗质量安全如患者的围手术期死亡率、非计划重返手术室率、术后并发症等均是此次重要的评估指标。一言以蔽之,它突出的是治疗水平。那么,在百姓有个头痛脑热也要尽可能涌向大医院的今天,榜单可能会产生指挥棒的作用。
我们当下存在的“看病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患者扎堆大医院。尽管分级诊疗的呼声不断,顶层设计也已经明确“构建布局合理、分工协作的医疗服务体系和分级诊疗就医格局”,以期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理想就医格局。然而,以我们的就医现状而言,恐怕还有漫长的、艰巨的道路要走。因为现实情况与理想格局刚好相反:一、二级医院往往门可罗雀,三级甲等医院则人头攒动。对这种现象,寻常人等的感觉和专业人士给出的分析不谋而合:分级诊疗本身存在短板。诸如基层医疗机构的设备不足、药品种类有限等,都是一眼看得到的;此外,服务能力较弱、服务水平较低制约着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提高,也是不争的事实。患者既然心存疑虑,扎堆大医院就自然而然。大家都有这样的心理,大医院的普通号可能也比基层医院的专家号来得更有分量一些,所以宁愿到大医院去排队几小时、看病几分钟。
背景是这样的背景,往大了说,国情是这样的国情,回头再看“首届中国最佳临床学科排行榜”的出现,其负效应就是难免对百姓关注大医院进一步产生“推波助澜”的效果。我没有一一核实,但是想来这些入选医院不可能不是三甲医院,苟确是,则榜单上的妇产科、儿科、耳鼻喉科、眼科、口腔科、肿瘤科等6个一级学科,还有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心血管科、肾脏内科、内分泌内科、血液内科、神经内科、普通外科、骨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心脏外科、胸外科等13个二级学科,就几乎涵盖了绝大部分的患者需求。如此顶尖的医疗机构一目了然,患者在今后有没有可能按“榜”索骥,就首选这些医院就诊?前面所说“产生新的指挥棒作用”,道理就在这里。
笔者没有否定“首届中国最佳临床学科排行榜”榜单的任何意思,只是想说,发布医院类排行榜宜慎之又慎,应当注意它可能带来的
负效应。直接地看,它可能会轻易地消解全社会正在为分级诊疗付出的种种努力,尽管它在主观上毫无此意,但客观上却很可能导致这样的效果。但愿这里真的是杞人忧天。
http://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15-05/29/c_11154460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