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黑名单”能否让出游不再任性?

时间:2015-04-08 11:52来源:新华网 作者: 唐 华 点击: 载入中...

 

    今后,那些破坏景区公共设施的游客和“飞闹”们要小心了!因为他们的不文明行为很有可能会被“记录在案”。

    清明节小长假的最后一天,国家旅游局公布并正式施行《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被旅游业内称为“游客黑名单”。游客不良信息将被保存一至两年,会影响到游客再次旅游,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到出境、银行信贷等。

    被列入“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的有以下六种:扰乱公共汽车、电车、火车、船舶、航空器或者其他公共交通工具秩序;破坏公共环境卫生、公共设施;违反旅游目的地社会风俗、民族生活习惯;损毁、破坏旅游目的地文物古迹;参与赌博、色情活动等以及严重扰乱旅游秩序的其他情形。

    我们看到,常见且饱受各方诟病的游客劣习都被囊括进了这六种情形当中。《办法》的施行,将对打造健康文明的旅游环境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但仅靠这一措施是否就能杜绝旅游中的不文明现象了呢?答案是否定的。

    《办法》中将“游客不文明行为”定义为“游客在旅游活动中,因违反法律、法规及公序良俗等受到行政处罚、法院判决承担法律责任,或造成严重社会不良影响的行为”。

    可见,真正会被列入“黑名单”的是那些造成严重后果,甚至触犯了法律的行为。这也就意味着,多数不文明之举还无法受《办法》约束,其引导和震慑作用远大于处罚。

    《办法》之所以“手软”,恐怕在于一些绕不开的现实困境。比如,目前我国对游客不文明行为的处罚仍然缺少法律依据。只有通过修改旅游法,或者对旅游法做出进一步司法解释,才能让处罚有法可依;再如,要做到让游客为自己的不文明行为付出“信用”代价,需要国家诚信体系建设的稳步推进,建立公民个人信誉档案且全国联网。这表明,消除旅游不文明现象需要其他配套政策措施的同步推进,也需要各相关部门的通力合作。

    笔者还认为,纠正游客的不文明行为,罚款措施也必不可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国外的某些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曾有一种说法:新加坡的美丽花园城市是“罚”出来的。似乎国人也对新加坡的执法之严心存敬畏,我们很少听说中国游客在新加坡有过什么不文明之举。

    在这方面,我国的旅游业界也应该采取一些创新举措。比如,全国各大旅行社能否统一在合同中增加“文明旅游保证条款”,并提交保证金。游客若有违反就扣除一定比例的保证金,若无则旅行社全额退还保证金等等。当然,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对旅行社的监督管理,防止借机侵害游客权益的情况出现。

    无论是列入“黑名单”,还是罚款,都不是最终目的,我们要的是景区的优美环境和井井有条的秩序。希望每位游客都能够提高自身修养,做到文明出行,开罚单的事儿还是越少越好。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郭夏:开放创新“金砖+” 命运与共亚非拉
  • 博论|“主旋律”蕴含巨大精神力量
  • 四个自信”系列之二《理论之光》
  • 【地评线】守护“第五空间”,增进民生福祉
  • 从“闲人免进”到“城市客厅” 常州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有效破解
  • 【地评线】中国外贸为何“韧性”十足“逆势”而上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