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仁”和苏格拉底的“善”有何区别?这些内容将在大陆首套国学教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全国中小学实验教材》的高中四册书中出现。据介绍,该套教材主要供高中一、二年级使用,除了《道德经》为原文全本讲解外,《论语》、《孟子》以及《大学·中庸》都是按主题归类讲授,预计今年秋季开学投入使用,学校可自行选择是否使用。(3月31日《新京报》)
每次这种传统文化入课堂的新闻传出,都会出现类似的争议。最常见的质疑声音有两种,其一是说学生的负担已经够重,再加上这些内容会令他们不堪重负,此外学生喜好不同,过于强调文科性质的内容,对于擅长理科的学生来说显得不公平;其二是说时代在发展,很多所谓的传统其实混杂着糟粕,不适宜登上如今学校的“大雅之堂”。
在探讨观点对错之前,起码要避免混淆一些基本事实。第一种质疑,担忧的实质问题其实是“道德经入高考”,而不是“道德经入课堂”。如果只是选修内容,增进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而不去“强迫”所有人达到标准,争议就会少很多。
实际上,从新闻来看,至少目前为止《道德经》等还只是作为选修,会不会纳入高考、以什么样的形式考,还没有权威说法。有专家建议,高考可以用政论或申论形式的传统文化论述题,考查学生对传统哲学理论体系的理解和独立思维。相信有关部门在决策之前,还会进行更广泛的征询和公共探讨。将来如果有了关于传统文化的新高考方案出台,有人觉得方案不合理,再去反对也不迟,但不能因为反对未必出现的“道德经入高考”,一棍子打死。
当然,单纯就“道德经入课堂”来说,也有人反对。不过笔者不禁以小人之心妄测,那些说《道德经》是糟粕的人,有多少是认真读过一遍的,有多少只是人云亦云的“本能”抵触?我们常说学习要以“批判性接受”的态度,但前提是有真实的接触,让大家多看看古籍原文,再去体悟到底其是经典还是糟粕。教育的重要价值,就是以尽可能开放的态度,为学生打开未知世界,而不是以“保姆”的姿态,把学生的视野局限在我们以为的“正确世界”里。
“道德经入课堂”确有很多值得探讨的。比如,中学的师资力量是否支持,教学中会不会扭曲国学等,这些“技术性”的探讨,才是“批判性接受”的态度。轻下“道德判断”只会令人视野更狭隘,如果运用在教育上,则会误己误人。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