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体量极大,改革进行过程可能出现各种复杂的问题和矛盾。我们每个人都是这项改革的积极参与者,而不能是被动的旁观者和沉默的路人。”
国务院副总理马凯昨天向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2次会议作关于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险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报告首次明确,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已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通过。(相关报道见A4版)
改革的基本思路,一是“一个统一”,即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建立与企业相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行单位和个人缴费,改革退休费计发办法,从制度和机制上化解“双轨制”矛盾;二是“五个同步”,即机关与事业单位同步改革,职业年金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同步建立,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完善工资制度同步推进等。虽然改革方案全文尚未公开,但有了上述态度坚定、立场清晰的原则表述,广大企退人员和数亿在岗职工乃至全体城乡民众,不难感受到这项改革决断带来的暖暖春意。
上述“一个统一”,旨在抹平因基本养老制度长期不平等带给社会的不公平感,防止因此不公平而造成“社会撕裂”;“五个同步”则凸显此项改革是经过顶层设计,全国多领域、多层面同步推进的社会公平改革,政出一门,力求整体到位,同时又充分考虑到取消养老待遇“双轨制”面临的巨大阻力及操作上的困难。为此,取消养老待遇“双轨制”继续沿用了“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中人过渡法”的稳健改革思路。作为“三种办法”之间的平稳过渡与衔接,以及为缓解取消养老“双轨制”必然造成的既得利益群体的失落感,减少利益失落导致的过大落差,改革方案特向近4000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允诺,职业年金、完善工资制度(建立正常涨工资机制)将与取消养老待遇“双轨制”同步推进。同时,为稳定既有上千万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情绪,又允诺待遇调整机制与退休金计发办法一并进行改革。
基于国情现状,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最终拍板,因而具备最高权威的取消养老待遇“双轨制”的改革方案,应该是一个能为各方共同接受,且易于实际操作的成熟方案。社会各界尤其是社会舆论,可对该改革方案的最终落实抱有信心。
取消养老待遇“双轨制”提升为党和国家的最高决策议程,已非一年两年,从最高决策层到社会各界,对继续维系养老待遇“双轨制”带给社会的多层面伤害,更是早已有目共睹。这项改革之所以议论多年而迟迟难以落地,客观论之,也并非全部是因为“受到既得利益群体极力阻挠”那般简单。任何事关既有利益重大调整的改革,历来都是操作难度最大的改革,操作层面之所以难,首先难在认识上的统一及改革氛围的凝聚,还要考量和虑及改革的配套条件是否基本具备。假如相关条件尚不具备,光凭改革勇气而仓促推进,改革往往会煮成一锅夹生饭,以至于为了将“饭”煮熟,全社会不得不为此支付更大的综合成本。取消养老待遇“双轨制”改革终于等到了水到渠成之时,说明此项重大改革的各项内外部条件已基本成熟——因为水到渠道,改革才能势所必然,因为势所必然,改革才有可能重新赢回民意。
当然也要注意到,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体量极大,改革进行过程可能出现的各种新问题,很可能比方案论证阶段所设想和预期的还要多而且复杂。社会各界对改革的推进既要不断催促,社会舆论要保持一定的压力,也要充分考虑到改革推进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不适,舆论要保持一定的弹性。无论是直接涉及还是间接触及,我们每个人都应当是这项改革的积极参与者,而不能是被动的旁观者和沉默的路人。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