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五泉街道采访居民自治,和楼院中大妈聊天,惊奇地发现她们中不少人都有自己的生意经。上山下乡,插队,返城,下岗……这些和记者父母一个时代过来的老人经历了半辈子的艰辛生活。如今,儿女们大了,大妈们到了安享晚年的时候,可她们可还闲不下来。不少人拿出家中的存款,帮孩子创业,也有自己利用现有资源理财,增加收入。听她们讲理财,会受到些许启发,还挺过瘾的。
在五泉花园居住的邓文退休前是城关区某学校的物理老师,老伴吴强以前是个公务员,两人的退休金有5500元左右。如今,邓老师还在带家教,每月有额外的代课费1000-2000元不等,除了一套120平米的住房,他们夫妇在渭源路还有套65平米的旧房子,出租后,每月能收租金1000元,这样,每月的退休金基本就都能存下来。“日常支出倒不多,但儿子明年结婚,希望能换个大点的房子,我俩多攒点,儿子就宽松点。呵呵” 邓老师笑着说,她和老伴商量过了,把那套出租的房产卖掉,再加上一点积蓄,帮儿子在市区买个好点的房子。“等孩子成家立业后,我也就不在去做家教了,也在家里好好享享福。”
和邓老师不一样的是,同院65岁的崔大妈讲起她和儿子的创业史有些激动。如今,崔大妈坐在自己装饰一新的房子里,看上去很舒服,但是15年前,是她拿出5万元的积蓄支持儿子开起了经营装饰材料的小铺子。当年50岁出头的崔大妈还义务给儿子当起了售货员,每天守店8个小时,风雨无阻。
“我和老伴这辈子在工厂安安分分的工作,那几年孩子从中专毕业,找不上一个稳定的工作。后来,他想要开个店。我和他爸就同意了,决定全力支持他。” 崔大妈用积蓄盘下了家具市场内不到8平米的小店,将剩余的钱全部进了曲板条、壁纸等本钱不大的装饰材料。“刚开始的两年,我就一人在店里顶着,孩子跑跑外。”小店内冬天没暖气,夏天很闷热。但崔大妈咬牙坚持了下来……几年后“小店”做大了,孩子开始经营板材,电动工具等大件,固定资产也上了百万, 崔大妈又回到家中开始了她的新工作,带孙子。 (更多内容请点击大西北网http://www.xbnews.cn/n/xiguan/)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