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网讯 喧闹的都市生活让很多人感到身心疲惫,一些年轻人试图寻找一个减压的处所,商家们投其所好地设立了各种吧,茶吧、酒吧、网吧、书吧、迪吧、陶吧……你可以选择在喜欢的“吧”里面放声高歌、尽情狂舞或与恋人窃窃私语或与伙伴对酒当歌。不知不觉“吧文化”已经融入都市人的生活,它也昭示着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多样化了。
当大多数的现代年轻人沉浸在浪漫的夜色中,品味着各色的酒香,他们痴迷于酒吧中,不到沉醉不知归家,他们被戏称为“泡吧族”。而记者要向大家介绍这样一群人,他们的特征是:年龄界于50岁到80岁间,呼喊声回荡山间,登山健身自得其乐。他们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泡山族”。如何“泡山”?“泡山”有哪些乐趣?记者随行“泡山族”体验一下“泡山族”惬意的生活。
“泡山族”在山间好不热闹
位于兰州市有一座五泉山公园,因山上有五个著名的泉眼而得名,山上景色秀丽,空气清新,山泉流动,无论登上座山,沿着山间的清幽小道前行,总会看到这样一群人围聚在一起,年龄上至80岁,下到50岁,他们用一天清晨的时间畅游在群山之中。他们不像速上速下的年轻跑山族,也不像那些悠然自得的老年登山族。他们介于二者之间,这个群体有个好听的名字——“泡山族”。
记者在山上看到,一走进公园大门,便看到一群老年人围在一起,一位年龄大概75岁左右的老人,提着一个大毛笔,在地上写着毛笔字,围满了老年人观赏,接着往山上走一路上有跳广场舞的老人,打牌的老人,练习太极拳与太极剑的,演奏乐器的各类老人,真是热闹。
“泡山族” 山瘾一日不“泡山”就难受
“我要是一天不来山上坐上一坐,感觉身上哪都疼。”一位泡山族说。每天,这些“泡山族”都要到山中待一待,他们“泡山”有瘾,戒也戒不掉。昨日9时30分,记者来到五泉山山脚下。从山脚往上看,一大批身穿运动服的人已经开始往山下走,但与这些人相反的,却有几个提着宝剑与羽毛球拍的老人正往山上走。在登山的路上,记者看到有一批老人在林间打牌,记者随即采访了一位阿姨。据这位阿姨说,从1995年开始,她和老伴每天都要到山上坐上一坐,中午吃饭前回家,这一习惯已经坚持了17年的时间。阿姨告诉记者,大部分到这里“泡山”的人都是7时以后来。蒙泉前有一片空地,树木错落地排列着,遮挡了阳光,形成了一个天然的避暑胜地。“如今泡在山里的人,健身只是其中一乐,而我们这几个老朋友都是在这打牌认识的,大家聚在一起,打打牌,有说有笑的,可开心了,比闷在家里好多了。”阿姨说。大伙围坐在用树墩做成的桌子前,摸起纸牌。“哎哎——”偶尔在山间不时能听到的呼喊声,被“泡山族”称作“喊山”。一声呼唤后,常常引来此起彼伏的回声,老人们称,那是远处的“山友”在呼应。
“泡山族” 抒发自己的情怀
张永瑞老人,今年70岁,是一个书法爱好者,他告诉记者:“我每天早上八点都会上山来,提着我的大毛笔,走一路写一路,我打小就练习写毛笔字,中间工作后虽然有一段时间停止过,但一直都想把写毛笔字这个爱好重新拾起来,退休后,给我留下了充裕的时间,我就开始天天练习,先开始在家里,后来就想练习在地面上写毛笔字,自己制作了这支大笔,但是自己写无人交流,进步太慢,8年前我第一次提着大笔水桶来到五泉山上写,当时就引来了不少同样的书法爱好者围观,通过与他们交流,我的书法有了长途的进步。”“那您为什么一定要到山上来写字呢?”记者问到张大爷,他回答说:“我在这里练字是一边登山,一边写字,这山上的景色好,一处与一处不同,春夏秋冬也各不同,在不同的景色处,我就有不同的情感,写出的诗句也就不同,抒发的情感也就不同,现在一天不来都不行了。”
“泡”个好身体
记者从五泉山公园了解到,每天早上,住在附近的老年人凭免费进入公园内,约占公园游客量的65%。游客进入园内,赏山、观古迹,而“泡山族”也渐渐地成了山中一景。在“泡山族”当中,老年人占很大一部分。这些老年人退休后,便空出大量时间。有的老人虽然儿孙满堂,可孩子们大多忙“事业”忙“学业”,往往忽视了老人们晚年的精神需求。记者在与这些老年的“泡山族”交谈中了解到,老年人来“泡山”最主要的是与“老伙伴”说说心里话,排解内心的孤寂。“如果哪个伙伴连续两天不来,我们一定会打电话问问”,这是在“泡山族”中成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也许正是这一声简单的问候,温暖了老人们的心。大家一起来“泡山”既锻炼了身体,又增进了感情。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泡山族”也呈现年轻化,很多45-50多岁的人也加入了进来,他们已经成了“泡山”族的“后备军”。理由很简单,那就是:挣个好身体,将来也省下买药钱。
记者站在高山上,看着山下的景色,与“泡山”的老人,让人变得神清气爽。在收获了一整天的充实和快乐后,“泡山族”带着愉悦的心情陆陆续续下山。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