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限起飞”可以改变机场起飞的延误现状,却很可能导致“空中排队”现象的增加。相关各方要为“不限起飞”的后续效应未雨绸缪,做好充分准备,真正让“不限起飞”根治航班延误。
为缓解国内民航航班大面积延误的痼疾,民航局日前提出在北京首都、上海浦东等八大繁忙机场执行除天气和军方活动外“不限起飞”的举措,及“每天10点前对首发机场航班不限制”的措施。
这些新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国内民航过多人为流量控制,及这种控制对航班正常起飞的干扰。应该说,“不限起飞”或许能够从根子上缩减旅客的等待时间,亦是提高飞机正点率的重要措施。
不过,在当前空管现状下,航路紧张的实际情况,是不会因流量控制的减少而获得根本性改善的,“不限起飞”可以改变机场起飞的延误现状,却很可能因此导致原本分摊在起、降两头的航空管制压力,被一并转移到降落一端,从而导致“空中排队”现象的增多。
通俗地说,“不限起飞”之前,乘客们经常会因飞机在起飞前的“地面排队”,而被迫忍受起飞延误之苦,如今“不限起飞”,“地面排队”和起飞延误现象将大为缓解。但鉴于航路紧张依旧,降落的压力反倒可能因此增加,从而令“起飞延误”变成“着陆延误”,乘客从“地面着急”变作“空中着急”。倘果真出现这种局面,飞机准点起飞,却不能准点降落,航班正常率的提升又谈何容易。
所以,相关各方要为“不限起飞”的后续效应未雨绸缪,做好充分准备。
就航空公司而言,相对于“地面排队”,“空中排队”的油耗更大,安全隐患更多,这势必要求航空公司改变以往的一些做法、习惯,也会因此增加不少运营成本开支。据新华社报道,一家航空公司,为了应对“不限起飞”增加的空中拥堵,目前航班起飞时携带的燃油量也有所增加。这是应对“空中等待”过久的必备之举,其他航空公司也理当有所准备。
而随着运营成本的可能提高,航空公司可能转嫁新增成本给旅客,这显然难以让人接受。有关部门需商讨对策,如何化解可能增加的成本。
与此同时,航管部门和机场调度方面更应未雨绸缪。一旦“空中排队”严重,降落的科学调度直接关乎安全。若航空公司和相关部门不能未雨绸缪,预见到“不限起飞”并不能解决所有航班延误问题,就很可能在日后被由此产生的新问题弄得措手不及。
实际上,“不限起飞”理应只是解决航班延误问题一系列综合措施的一环,而非全部,对后续效应最有效的未雨绸缪,是根据实际情况,稳步、有序推出后续的改进措施,真正让“不限起飞”根治航班延误。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