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干部错时上下班“客串”家长
鑫报讯 开辟流动儿童“第二课堂”;建设“爱心家园”做好流动中小学生帮困救助;设立“快乐课后班”;针对流动儿童特点,不断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容,组织开展爱国大讲堂等活动。近期,酒泉路街道畅家巷社区根据实际情况,围绕“五园一湾”工作品牌,按照贴近流动儿童、贴近生活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活动,让流动儿童之家成为流动儿童健康成长的“第二校园”,使流动儿童在社区里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暑假临近,这段时间社区的工作人员又开始忙碌着为辖区流动儿童筹备假期丰富多彩的活动。“红色港湾”是社区爱国教育的主题活动。社区针对流动儿童特点,不断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容,组织开展爱国大讲堂系列活动。社区组织辖区内真心关爱儿童成长的老干部、老专家、老模范、老教师、老战士为主的“五老”志愿者队伍,开展“听知心爷爷讲一课”活动,不定期的将给孩子们讲课,用典型事例、典型人教育他们,加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增强爱国情感,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同时,社区还依托八路军驻兰办事处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坚持在流动儿童中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主义教育。并在七一、国庆等节庆日,组织辖区流动儿童,参观八路军驻兰办事处,听革命故事,观看红色影视作品,受红色教育,引导他们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的升华。
光搞活动还不行,社区还针对流动人口家庭子女放学后疏于管理,依托“流动儿童之家”,做好“四点半”工程,将社区多功能活动室作为流动儿童放学后读书、写作业的地方,社区干部实行了“错时上下班”,尽心做好管理和服务工作,保证孩子们的安全。为了使流动儿童进一步融入到社区融入到孩子们当中,社区还组织流动儿童与常住儿童开展了“一帮一”互助活动,不仅增加了又一次结识新伙伴的机会,而且更增强了他们之间“互帮、互学、互助”的关系。
“社区将流动儿童的救助工作纳入社区总体工作规划,重点做好中小学生的帮困救助工作。”社区书记曲艳玲说。
社区在城市低保工作中,优先解决中小学特困未成年人的保障问题,并围绕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民生政策,对符合条件的特困青少年一律发放了取暖补贴、物价补贴。同时主动了解流动儿童所思、所想、所盼,并对他们用心、用情去进行帮助:对他们建立帮扶机制,采取招募“爱心妈妈”、“爱心奶奶”、“爱心爷爷”或者安排邻居、居民代表与其结成帮扶对子,解决他们在生活、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为孩子的健康成长筑起一道安全屏障,促进了社区的和谐与稳定。同时社区在开展流动儿童之家活动中,社区干部和许多流动儿童家长成为朋友,经常关心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需求,解决他们的问题。来自银川的王晓娟一直支持孩子参与社区活动。社区工作人员在一次走访中得知她刚刚出院,于是就买了慰问品去看望她,她非常感动。她说:“我一直住在这里,之所以没搬走,就是因为有许多向你们一样的人,在关心我和我的孩子。”
社区书记曲艳玲介绍,社区流动儿童之家工作仅仅是刚刚起步,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如:资金的缺乏,人员组织不足,有些流动儿童因家庭和自身的原因不愿意到“儿童之家”与其他同学在一起等等诸多问题。“今后社区将针对这一些问题,进一步与家庭、学校相联系,努力为流动儿童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和监护条件,开展形式多样的娱乐活动、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引导流动儿童积极向上、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同时社区还要加强自身建设,强化责任,增进爱心,关心流动儿童的生活和学习,并在结对帮助等方面做好工作,使辖区内的流动儿童能够在社区这个‘流动儿童’之家,真正感受到‘家’的温馨和快乐。” (更多内容请点击大西北网 http://www.dxbei.com/n/xiguan/)